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提升不動產登記一體化服務水平,近年來,浙江省不動產登記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率先起跑,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積極開展不動產登記“多跨場景應用”集成改革,創新實現線上線下“一體辦”、多項業務“集成辦”、多跨場景“協同辦”,基本實現全省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跨省通辦”,有力地維護了不動產交易安全,保護了權利人合法財產權,提升了不動產登記服務。
截至2021年年底,浙江省不動產登記線上受理量已達765萬件,高頻事項網上受理率近60%;“抵押登記+金融貸款”總對總聯辦業務的網辦率達88.6%。
貫通平臺,實現“一體辦”
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是不動產登記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為全面實現不動產登記“全省通辦”“跨省通辦”,針對全省不動產登記業務系統分級部署、政務服務門戶不統一的問題,浙江省聚焦不動產登記多層級、跨部門問題,謀劃全省一體化總體布局。
統一門戶,“一網通辦”。結合浙江省數字化改革,不動產登記數字化改革隨之啟動。浙江省創新“不動產智治應用”,依托“浙里辦”(服務端)和“浙政釘”(治理端)兩個門戶,以“1+11”模式(即1個省級+11個市級),構建全省“網(掌)上不動產登記中心”,上線統一門戶不動產“浙里登”,聯通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現全省不動產登記“統一查、統一辦、統一管”。不動產登記窗口設立在線服務中心,把實體大廳、網上平臺、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四端”有機結合,構建“網上隨時辦、大廳就近辦”的“一網通辦”浙江模式,給企業和群眾帶來更多便利。截至2021年年底,不動產“浙里登”用戶數已有90萬人,辦理業務量達228萬件。
統一標準,規范業務。為落實主體責任,浙江省加強“全省通辦”“跨省通辦”省級統籌,統一全省登記業務規則和標準,開展事項“顆粒度”拆分,將不動產登記事項編制為69個子項和125個孫項,實現全省統一事項、統一流程、統一表單、統一共享,從而實現業務同標準辦理、線上線下無差別受理、全過程監控。完成“跨省通辦”事項的省市縣三級認領,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的不動產登記事項名稱、編碼、依據、類型等基本要素的“四級四同”,完善屬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建立“跨省通辦”事項的清單化管理和動態調整機制,以及事項清單化管理制度和更新機制。
統一機制,全省推進。針對過去登記流程環節集成難、部門協同推進難、信息數據共享難、全程網辦實現難等一系列問題,浙江省按照整體智治理念,省級統籌謀劃,整體布局,創新省級“總對總”服務模式,推動“一件事”集成改革和“不動產智治應用”數字化改革。省級層面做好規范標準制定、共享“通道”搭建,市、縣級層面做好系統接入、業務查詢辦理、結果信息推送等工作。通過一系列數字化改革,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的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
再造流程,實現“集成辦”
不動產登記關聯的多部門事項之間往往存在互為前置,甚至職能交叉和重復問題。浙江省聚焦多事項“集成難”,重點推動登記業務流程由“部門管理需求”向“群眾企業辦事需求”轉變,以辦好“一件事”為標準推進流程再造。
從“群眾跑”到“數據跑”。為實現從“可辦”向“好辦、易辦”轉變,浙江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不動產全生命周期“一碼管地”改革,以不動產唯一身份代碼“不動產單元碼”串聯業務信息。隨著“不動產智治應用”數字化改革推進,“一碼管地”迭代升級為“一表全息”,以不動產單元表串聯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順暢數據通路。部門內通過業務融合,在規劃選址階段,前置不動產地籍調查測繪并預編“不動產碼”,串聯業務信息,推進不動產權利從審批取得、規劃許可、綜合測驗到登記辦證全鏈“數據共享”,實現新供應土地“登記零資料”。部門間以不動產單元碼和單元表關聯其他業務系統,實現與公安、民政、市場監管等10多個部門的數據共享。目前支撐共享的數據包含30多個不動產登記屬性字段信息,省級不動產登記數據共享累計達4566.7萬次。
從“點對點”到“總對總”。在部分市縣探索不動產登記與銀行、法院、公證機構等部門“點對點”信息共享、業務協同辦理的基礎上,浙江省創新省級“總對總”服務模式,依托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務服務網絡和公共數據平臺,按照全省統一業務規范、統一數據標準、統一共享渠道的要求,通過流程再造、系統集成和信息共享,建立不動產登記與稅務、銀保監、法院等部門的“總對總”協作辦理機制,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業務協同。
從“紙質證書”到“電子權證”。浙江省推進不動產權電子證書(證明)建設與應用,建立和推廣全省統一的制證標準、應用規范,明確電子證書(證明)的核發、領取、存儲、查驗、注銷等全流程管理要求。在“浙里辦”中集成電子證書(證明)應用功能,實現權利人可隨時隨地在線查詢、瀏覽、下載和打印電子證書(證明),已實現全省不動產電子權證全面上線、全覆蓋應用。
通過在政府各部門、金融機構、社會公共服務機構等推廣跨部門使用不動產電子權證,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行業互認共享。截至目前,全省已頒發不動產權電子證書(證明)422.3萬本(份)。
跨場景應用,實現“協同辦”
為進一步實現不動產登記事項辦理更便捷、交易更安全、監管更到位、治理更有效的改革目標,浙江省組織開發了省級不動產登記“一窗云平臺”和“不動產智治應用”項目建設,搭建省市一體、分級部署運維、上下貫通、橫向聯動的不動產登記全鏈智治體系。
創新“不動產智治應用”數字化改革。浙江省采用“鏈式管理”思路,以不動產單元表作為載體,通過業務融合、系統對接、數據交互3種方式,最終實現智能服務、智能申報、智能查詢、智能審核、智能分析和智能監管6大功能。
又如,溫州市不動產登記對接19個部門,通過12項數據交互和67項業務融合,開展6大專題數據庫建設,實現以產權演變為主線的不動產全鏈信息回溯,充分挖掘不動產數據價值,發揮不動產數字賦能效應。
創新商品房登記“碼上辦”。圍繞跨部門、跨層級多環節高頻業務,浙江省創新“小切口大場景”的應用服務,推進商品房轉移登記與相關聯的抵押登記一并申請、一并辦理,實現“簽約即納稅”“納稅即登記”“交房即交證”。
例如,衢州市創新商品房登記“碼上辦”,整合9個部門15個事項,打通12套信息系統,推動13類數據歸集、存儲、分析、處理和共享。同時,縱向通過“不動產碼”聯通預售前、預售、竣工、交房等各個階段,橫向通過“不動產碼”關聯簽約、貸款、水電氣過戶、戶口遷移等,實行“交房即交證”“交證即開(過)戶”等全鏈服務,在全省推廣應用,真正方便企業和群眾。
創新多個“一件事”省級“總對總”服務模式。浙江創新省級“總對總”服務模式,推動全省“不動產登記+融資抵押”、企業“不動產登記+納稅”、“不動產登記+司法協作”、“不動產登記+公證”等多個“一件事”集成改革。通過“不動產登記+融資抵押”,群眾和企業在全省所有銀行辦理抵押貸款的同時,可以一并申請不動產抵押登記,實現“網上查、網上辦、零資料、零次跑”,保障抵押融資、轉貸、續貸、展期等無縫銜接,實現“無還本續貸”,有效減少過橋資金,降低群眾企業融資成本。目前,不動產抵押登記“總對總”聯辦已覆蓋全省192家銀行、5121個網點,辦結時間為平均4小時,涉及抵押融資資金達22141.6億元;通過企業“不動產登記+納稅”,稅務部門可通過不動產登記共享數據先行核稅,企業在線繳稅并開具完稅憑證,實現企業不動產登記與納稅“一窗辦理、一日辦結”,助推企業紓解困難降低成本。通過“不動產登記+司法協作”,所有法院辦理查詢、查(解)封登記都可以“全網辦、零次跑”。截至2021年年底,通過線上協同機制,全省共辦理司法信息查詢65萬多次,辦理查解封登記5.3萬余件。
浙江省將繼續堅持依法依規,嚴守法律底線,在進一步提升數據集成共享的質量和效率、擴大數據共享的覆蓋面和應用度的基礎上,持續深化不動產登記數字化改革,迭代升級全省“網(掌)上不動產登記中心”和不動產“浙里登”,推動“不動產智治應用”全省共享,提升“網(掌)辦”的便利度,推進浙江省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服務更高效、更優質、更便利,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真正方便企業和群眾。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