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競爭力、吸引力,更是創造力、驅動力。為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大創新”“十強產業”“十大擴需求”2022年行動計劃的通知》要求,推動改革由專項突破向系統集成升級,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近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臨沂市營商環境創新提升2022年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包含19個領域180項具體工作任務及落實措施,為有效破除開辦企業、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領域中的隱形門檻和壁壘,給出了“一攬子”解決辦法。

  ■關鍵詞:開辦企業

  “一窗通”服務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

  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度。優化升級企業開辦“一窗通”系統,9月底前,實現開辦企業全流程(名稱申報、企業登記、印章刻制、涉稅辦理、銀行預約開戶、社保登記、醫保登記、公積金登記)一環節、零成本、半日辦結。

  深入探索電子營業執照融合應用。6月底前,擴展電子營業執照承載功能,將電子印章、電子檔案、涉企電子許可證等信息關聯到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序中,實現“電子營業執照+N”融合創新應用。9月底前,實現涉企信息歸集“一企一檔”、共享共用。

  推行企業辦事“一照通辦”。6月底前,推動各部門單位自建高頻涉企服務系統支持企業使用電子營業執照辦理業務。9月底前,在行政審批、社保、醫保、公積金、稅務、銀行開戶等涉企服務領域,深度應用電子營業執照。

  探索開展市場主體除名和強制退出制度。5月底前,選取部分縣區試點探索市場主體除名和強制退出,明確市場主體除名和強制退出適用范圍、業務流程以及救濟途徑等內容。12月底前,總結推廣市場主體除名和強制退出改革成果,加大對“失聯”和“僵尸”市場主體清理力度。

  探索實施“一證多址”改革。6月底前,選擇部分高頻辦理的經營許可證,探索允許企業在一定區域內開設經營項目相同的分支機構時,就其符合許可條件作出承諾后,免于再次辦理相關許可證,相關部門加強事后核查和監管。

  ■關鍵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

  實現“只登一扇門”審批

  實施社會投資類項目“用地清單制”??h級以上人民政府在地塊供應前應開展地質災害、地震安全、氣候可行性、水資源論證、水土保持、防洪、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等評估,并對地塊進行文物、歷史建筑保護對象、古樹名木、人防工程、地下管線等現狀普查,形成評估結果和普查意見清單。9月底前,建立“用地清單制”工作機制,按規定將涉及土地儲備工作的相關評估和調查費用納入土地儲備成本。

  推廣線上云踏勘、云評審模式。拓寬云踏勘、云評審以及專家函審事項范圍,推動更多事項實現一次申請、政府部門統一受理、同步評估、同步審批、統一反饋。5月底前,修改完善踏勘評審工作制度。

  對帶方案出讓工業項目全面實行“拿地即開工”。9月底前,實現企業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后,1個工作日內獲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一次性繳清土地出讓金和相關稅費的,可同步申辦獲得不動產權證。

  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提升市、縣(區)兩級政務服務中心投資項目審批專窗事項覆蓋面,5月底前,實現“只登一扇門”“只對一扇窗”“只見一部門”。6月底前,建立市級工程建設項目服務中心,推行市、區項目審批全流程一體化在線辦理,實現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務。

  持續深化“多測合一”改革。11月底前,推動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工程審批系統、不動產登記系統、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網上中介超市等相關系統互聯互通,實現測繪成果在線共享應用。

  ■關鍵詞:勞動力市場監管

  推廣訂立電子勞動合同

  深化“就好辦”公共就業服務品牌建設。12月底前,推進各縣(區)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實施智慧就業服務大廳建設,健全完善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制度。

  加強新業態用工保障。7月底前,制定用工靈活、流動性大的基層快遞網點優先參加工傷保險政策,推進基層快遞員優先參加工傷保險。

  深入推進實施就業服務質量提升工程。12月底前,基本形成公共就業服務“一刻鐘服務圈”,推出一批群眾認可度高、社會反響佳的區域就業服務品牌。

  推進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聯合辦。按照省人社廳部署,9月底前,實現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登記、申報繳費基數、繳費在移動端聯合辦理,提升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便利度。

  推進職工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證明查詢打印全省通辦。8月底前,實現職工養老保險當月待遇領取證明查詢打印全省通辦,方便參保單位及離退休人員及時獲取領取證明。

  積極推廣電子勞動合同應用。推廣使用山東省電子勞動合同訂立平臺,支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訂立電子勞動合同。

  ■關鍵詞:政務服務

  持續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

  打造“2.0版無證明城市”。開發建設“無證明城市”信息核驗系統,結合“無證明之省”部署,6月底前,分批次公布“免證辦”事項清單。12月底前,深化省市電子證照系統縱向橫向對接,推動電子證照證明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共享調用,實現電子證照“亮證即用”,助力“無證明之省”建設,實現8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證明材料免提交。

  加強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高標準提升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服務水平,開展鎮級便民服務中心達標建設,全市政務(便民)服務中心實現“十統一”。6月底前,推動年辦件量排名前50的個人事項下沉基層辦理。12月底前,建設完成速度快、標準高、協同聯動、一體運行的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將更多服務事項納入銀行自助服務終端辦理,實現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

  推動惠企政策直通、直達、直感、直享。出臺政策直通、直達、直感、直享方案,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升級改造“政企直通車”平臺,推動企業和政策精準匹配,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5月底前,組建市縣兩級企業服務中心,開設小微企業公益講堂、定期舉辦見面交流會,推進政務服務進園區、進市場、進企業,搭建政企常態化交流通道。6月底前,強化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應用,推動一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初步實現政策直通、直達,企業直感、直享。

  拓展跨域通辦服務模式。做實做細132項跨省通辦、298項全省通辦、626項全市通辦事項,12月底前,新增8項跨省通辦和23項全省通辦事項。深度對接長三角區域、淮海經濟區城市,積極探索與徐州等城市異地數據共享,持續擴大通辦事項范圍。

  探索市縣一體化審批新機制。9月底前,對具備條件的市級行政許可事項,試行“縣級一口受理、市級后臺審批、縣級統一發證”,努力實現企業群眾辦事“大事不出縣”。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