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省政務服務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全省抓投資上項目促發展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審批緊跟項目跑、服務圍著企業轉,不斷優化審批服務,創新審批舉措,切實提高項目審批效率,有效保障了全省項目快落地快見效。
加強項目前期指導。各地市均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工程建設項目領辦專區,對接重點項目儲備庫,建立協作機制,加強項目前期策劃生成,針對項目選址、環境影響、抗震設防和安全生產等建設條件和要求,指導意向投資主體及時開展相關評估評價事項,變企業“申請后審批”為政府“申請前服務”。
細化優化審批流程。在全省統一制定的政府投資類非新增用地線性改造工程、社會投資一般工業廠房(倉庫)類、帶方案出讓土地工程建設項目、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4類一般常用項目審批流程圖的基礎上,細化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鏈現代化提升項目、數字基礎設施及應用項目、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補短板項目等類別項目審批流程,進一步簡化申請材料,合并審批環節,制定審批流程圖。
全面推行聯審聯辦。積極推動“區域評估”“多圖聯審”“聯合踏勘”,成立聯合踏勘小組,對踏勘核查事項實行統一勘驗,對踏勘核查中發現的問題一次性告知并提出整改建議,現場協商作出聯合踏勘結論,為項目建設提供“加速器”。
積極推行容缺受理。鼓勵各地根據全省統一的行政許可標準化實施清單確定的申請材料,逐項分析研判,確定主次材料,制定容缺受理事項清單;鼓勵“分階段核發施工許可證”“施工圖承諾制”等改革措施在各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構筑項目審批“高速路”。
探索建設項目“一鏈辦”。根據區域發展定位和總體規劃要求,制定“項目建設全周期+行業準營全周期”的聯合審批標準和運作機制,整合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規劃、環保、消防、能耗、衛生、安全以及產業政策標準等,明確企業從拿地到生產達效全鏈條審批的資格條件、職責權限、辦事程序、辦事環節等,確保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環節銜接更周密、流程指引更優化。
落實審批服務幫辦代辦。緊緊圍繞河北省10個方面投資和項目建設重點,各級政務服務部門建立幫辦代辦組織,通過上門服務、現場指導、電話聯絡、專題研討等多種形式,對企業開展政策指導、辦事指引、疑難解答、矛盾協調等全方位服務。為重大項目提供定制化“管家式”服務,厘清相關審批事項的流程和批準層級,規范準備相關申報材料,提供“一企一策”精準業務指導。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