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司法廳日前出臺《云南省公共法律服務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充分發揮公共法律服務職能作用,著力優化穩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10條措施包括充分發揮法律服務平臺作用、提升利企便民法律服務水平、加大產權保護法律服務力度、保障市場主體依法誠信經營、降低市場主體維權成本等方面。

  其中,在發揮“三大平臺”職能作用方面,將織密涉企法律服務全方位覆蓋網絡,依托15923個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運用公共法律服務機器人、“云南掌上12348”微信公眾號、云南法網、12348熱線,為市場主體提供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提升涉企法律服務效率,實現法律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0%以上,全程網辦率達60%以上,即辦率達30%以上。

  在提升利企便民法律服務水平方面,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涉企法律服務“三減”行動(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次數),優化涉企公證服務,提升涉企司法鑒定質效,提高法律援助便捷性。在深化鄉村振興、強邊固防等專項行動方面,延伸涉企法律服務觸角,推進優質法律服務向鄉村、向邊境、向法律服務需求無法滿足地區延伸。

  在加大產權保護法律服務力度方面,助力保護市場主體財產權,積極服務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公民財產權保護,助力企業健全內部監督制度和內控機制,加強破產管理領域法律服務。在服務保障市場主體創新行為方面,創新拓展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加快構建完善的知識產權預防性保護機制,加大跨境貿易法律服務力度。

  在多維度保障市場主體依法誠信經營方面,持續推進法治民企五年行動,推動企業依法經營、依法治企、依法維權、誠信守法、合規管理,建立“千人法律服務顧問團”,為民營企業從業者提供全方位、高標準的法律服務。在降低市場主體維權成本方面,暢通維權渠道,充分運用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等方式固定證據、解決爭議、保護權益,形成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快保護機制,節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提升維權效率。

  在助力緩解市場主體融資貴融資難問題方面,充分發揮公證預防糾紛職能,規范開展賦予債權文書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服務,為市場主體辦理授信、借款合同、還款協議、抵押保證合同、保理合同、融資租賃合同等公證事項,促進市場主體規范融資行為,防范非法集資風險,切實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10條措施還明確,暢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途徑,通過調解、公證、仲裁等多種矛盾糾紛化解方式,為市場主體提供多樣、高效、便捷的矛盾糾紛解決途徑和服務。同時,強化專項調研及法治宣傳,助力市場主體提高依法依規經營和風險防范意識。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