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政府新聞辦昨日召開的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市政務服務辦穩步推進三年行動計劃各項改革舉措落地落實,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據介紹,2020年年底本市制定了《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圍繞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和人文環境出臺25項內容42條措施,計劃通過三年時間,使本市營商環境達到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標準。
2021年、2022年,市政務服務辦接續制定年度任務清單共211項措施,穩步推進三年行動計劃各項改革舉措落地落實。制定《優化政務服務助企紓困八項措施》,發布《簡化政府采購企業注冊程序新舉措》。印發《天津市“免申即享”政策清單》,涉及53項惠企便民政策。以市政府名義印發《天津市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其中認領國家行政許可事項本地實施的681項,天津市地方性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14項。制定《天津市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實施方案》,提出7項便利化舉措,編制3508項操作規程。推動市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改革,實現“一窗受理、綜合服務”,目前首批622項政務服務事項已進駐綜合窗口,計劃7月11日試運行。制定上線第一批“移動端”高頻服務事項79項和速辦服務22項。制定印發“一件事”工作方案,明確23項“一件事”應用場景建設,截至目前上線8個“一件事”高頻應用場景。建立營商環境常態化監測機制,今年上半年組織市級營商環境監督員開展季度調研,召開座談會13次,協調處理問題和建議29個。
今年上半年,市政務服務辦發揮“津策通”平臺作用,公布每條政策對應部門的負責人及聯系電話,確保政策兌現“落實到人”。今年以來,累計錄制12期“營商環境大講堂”視頻授課。此外,將推進營商環境建設的典型作法按季度匯編成冊,印發各部門、各區學習借鑒,主動對標對表,目前已發布14篇案例,并向國務院辦公廳和國家發改委報送7篇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據悉,市政務服務辦將按照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貢獻力量。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