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2021年營商環境評價結果出爐,漯河市市場監管指標得分82.14分,排名河南省第一位,較全省平均值高2.67分,助推漯河市營商環境評價整體位次由上年度的全省第六提升至第五。
對營商環境進步帶來的變化,市場主體最有發言權。漯河市某公司要參與一個項目招標,曾因經營中發生過過錯,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失信名單”,眼看要失去這次競標機會,漯河市市場監管局開通了信用修復“直通車”?!罢麄€過程一次都不用跑,全是工作人員上門服務?!碧崞鹗袌霰O管部門的服務效率,該公司負責人贊不絕口。
“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培育、發展、壯大的土壤,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变鸷邮惺袌霰O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煒介紹,近年來,該局牽頭市場監管指標,立足漯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完善協調機制,創新監管機制,力促市場監管指標和服務質量再優化、再提升,進一步增強城市軟實力,厚植發展沃土。
漯河卓匯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董曉輝有個感受,近幾年企業接受檢查次數變少了,因為職能部門來檢查,不再是單獨行動,而是幾家“組團”聯合進行。這番感受來自于越來越嚴格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在漯河,各職能部門平時不能隨隨便便到企業檢查,有年度檢查任務的,年初要列入全市的檢查計劃。由漯河市市場監管局根據檢查時間、檢查內容等,進行歸納合并后,制定出全市的“雙隨機、一公開”部門聯合檢查計劃,執行中嚴格按計劃進行。早在2018年,漯河市就在河南省率先實現了部門聯合雙隨機監管和市縣(區)兩級監管“四個全覆蓋”:即監管事項全覆蓋、監管對象全覆蓋、執法人員全覆蓋、成員單位全覆蓋。
今年以來,漯河市統籌疫情對企業造成的影響,進一步加大部門聯合開展“雙隨機”工作力度,整合優化部門抽查檢查事項560余項,建立部門聯合計劃91次,是去年的近2倍。截至2022年6月,開展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51次,是去年同期的近7倍。
為了做到對市場主體“無事不擾”,漯河市實施信用風險分類差異化監管。根據“雙隨機”監管結果,將市場主體風險從低到高劃分為ABCD 4個類別,對信用風險低的A類企業,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對信用風險高的D類企業,有針對性地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
2019年,漯河市作為河南省唯一的全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試點,開發建設了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歸集信息176.9萬條、風險預警信息36.7萬條,建標ABCD 4級全量信用風險分類,構建智慧分析、食安地圖、信用預警、綜合監管、移動平臺五大模塊,實現信息采集常態化、信用分類智能化、信用評價可視化、信用預警動態化、信用分析自動化、信息使用便捷化六大功能。在此基礎上,漯河市不斷推進食品、藥品和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信用監管,實現全量4級風險分類監管,引導市場主體加強自我約束管理,依法誠信經營。
漯河市還構建起以食品安全監管為特色的“互聯網+監管+服務”體系,對市場主體實現了智慧監管和精準服務。建成的“互聯網+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已將490家食品生產企業,1.6萬家食品流通企業,5058家小經營店,納入“互聯網+監管+服務”范圍,匯聚各類數據164329條。餐飲特色應用系統已將602家學校食堂、102家機關事業單位食堂、6203家社會餐飲單位納入“互聯網+監管+服務”范圍。
與此同時,漯河市服務于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真正讓市場主體“進出自由”;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實現企業開辦全面進入“一表填報、一網提交、一窗辦理、一照通用、一次不跑、一分不掏、一天辦好”的“1時代”;在河南省率先推行市場主體歇業“聯辦并審”機制,將市場主體歇業時申請辦理備案及市場主體歇業涉稅事項、職工參保登記等事項整合為“一件事”,實行部門業務內部網上流轉、限時辦結,切實提升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