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政府建設是創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措施。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和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的打造數字變革高地的要求,近日,省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深化數字政府建設的實施意見》。
那么,浙江數字政府建設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未來有哪些具體目標?為向黨的二十大獻禮,浙江在線新聞網站聯合浙江省政府辦公廳推出《“向群眾報告”——浙江省數字政府建設進行時》系列訪談,邀請各相關廳局的負責人走進浙江在線演播廳,和網友們暢談數字政府建設的那些事兒。本期邀請到的是浙江省水利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施俊躍。
臺風到來,通過村村有雨量、鎮鎮有水位的自動監測網,實現水雨情態勢一屏掌控、一屏研判,讓洪水關鍵期預報精度達到優秀級,還可通過流域洪水風險研判等智能模塊的建設,實現了對多種調度方案的高效比選,這就是浙江水利部門利用數字化在災害天氣下筑起的堅實“防御墻”。
“目前,我們迭代建設‘浙水安全'應用,構建了水情雨情、流域防洪、山洪聯防、水庫納蓄、會商中心等五大場景,助力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月19日,浙江省水利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施俊躍在浙江在線演播廳和網友一起暢聊浙江關于“智水”的那些事兒。
鏖戰高溫護民生
今年,一連串40℃高溫“暴擊”浙江,全省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62%,部分地區出現旱情,如何保障群眾用水安全呢?
“喝水問題是老百姓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也是影響幸福感的民生大事,我們協同衛生健康、建設、生態環境等部門,建成了城鄉供水數字化管理平臺,通過‘用戶服務’‘安心水廠’‘清潔水源’等場景的建設,構建形成了‘源頭到龍頭’全過程‘智治+服務’的城鄉供水治理體系?!笔┛≤S介紹,浙江水利部門充分依托城鄉飲水保供預測智能模塊,對供水動態進行實時監測,對保供能力進行分析研判,預測出未來旱情發展趨勢,通過提前預警、及時響應等,保障飲水安全。
在訪談中,施俊躍還提到目前全省有60多處供水工程出現供水緊張情況,未來浙江抗旱保供水的形勢仍然嚴峻,他呼吁廣大網友在日常生活中從我做起,節約用水。
聯動治水見成效
“我們打造了‘九龍聯動治水’綜合應用,該應用入選了全省重大改革(重大應用)一本賬,也得到了水利部等上級主管部門的認可和肯定?!笔┛≤S說,“九龍聯動治水”綜合應用集成了“浙水安全”“浙水好喝”“浙水節約”“浙水美麗”“浙水暢通”“浙水清廉”六大應用,讓它們“抱團出擊”,是浙江水利系統數字化改革的標志性成果。
施俊躍介紹,六個應用都以水為核心,又各有側重,涵蓋了治水的方方面面,比如“浙水節約”集成取用水數據,構建水資源綜合評價、用水量分析計算等模型,重塑取用水閉環監管機制;“浙水美麗”集成部門治水、河湖長履職、公眾護水等數據,重構了“黨政統領、部門協同、社會共治”治水工作格局;“浙水暢通”重塑了水工程全過程閉環管控模式。
“大腦”升級強預警
“‘水利大腦'是水利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和能力集,通過‘水利大腦'建設,我們可以進一步強化感知、分析、評估等能力,實現預測更精準、預見期更長、問題發現更及時、解決方案更科學、風險防范更主動?!笔┛≤S說,水利大腦已經入選省領域大腦一本賬。目前,已接入各類感知站點17600余個,構建水利空間對象26萬個,研發水利業務模型(組件)21個,形成了“1+1+8”水利大腦總體建設框架,即1個數據倉、1個智能中心、8個智能模塊。
下階段,浙江省水利廳將加快“流域洪水風險研判”“山洪風險研判”“城鄉飲水保供預測”等3個已建智能模塊在全省的應用推廣,啟動實施“工程建設風險防控”“海塘防潮”等2個智能模塊,謀劃推進“用水雙控”“河湖監管”“水庫安全運行”等3個智能模塊。通過大腦能級水平的提高,進一步提升預測預警能力,提高風險防范主動性、預見性,增強抵御風險的底氣,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的精準供給能力,實現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的精準發力。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