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浙江省圍繞促進經濟穩進提質發展,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進一步破解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難題,激發市場活力,加快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和數字化營商環境建設。

  率先打造智能高效的數字化營商環境

  數字基座

  在推進打造最優數字化營商環境方面,浙江縱深推進數字化改革,持續完善IRS(一體化數字資源系統)功能,省市縣三級公共數據、政務云資源實現自動開通、統一提速,開通時效分別由2.6天、3.2天提升至分鐘級。全面實施《浙江省公共數據條例》,制定完善《公共數據安全體系建設指南》等24個配套制度規范。打造全國首創、全省共建的政務服務中臺,形成22個產品系列70個功能模塊,滿足2231項功能需求。

  泛在可及

  全面推進“掌上辦事”“掌上辦公”,“浙里辦”掌上可辦比例達到95%以上。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率達85%,861項事項在微信端同源發布,實現超150項“智能秒辦”事項,37類高頻電子證照實現跨長三角區域互認。實施準入準營“一件事”辦理,升級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應用平臺,企業開辦網辦率超99%。建立“照章、照銀、證照、稅務”企業注銷聯動機制。推行“一鍵申報(退稅)”、掌上辦和電子發票(票據),納稅人綜合網上辦稅率97.95%。

  多跨應用

  首創民營經濟指數,實現對全省各地民營經濟多維度、穿透式、可視化監測。持續優化“浙里辦”營商專區應用,實現涉企事項政策智能引導、精準推送。健全監測預警、整改提升、案例推廣的閉環工作機制,省市縣三級全面應用營商環境“無感監測”應用。打造浙里基本公共服務“一鍵達”應用,集成11大領域190項公共服務事項。浙里民生“關鍵小事”智能速辦應用,日均訪問量81.3萬人次,好評率99%以上。

  全面優化穩進提質的市場化營商環境

  助企紓困

  突出全面承接、精準高效,連續出臺“5+4”穩進提質政策包、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38條等5批助企紓困組合拳,已實現減負降本2753.98億元,全省兌付政府補貼補助類資金629億元,兌付率98.96%。

  創業創新

  開展數據知識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深化知識產權“一鏈條”保護,辦理案件5867件,專利優先審查受理量3950件,快速審查受理量7621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8185家、認定省科技型中小企業8389家,產業新領域高價值發明專利快速申請量7609件。

  金融保障

  創新信用貸款產品,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拓寬企業融資范圍,深化“貸款碼”融資服務,28萬市場主體獲得融資6905億元。全省普惠小微貸款增速24.5%,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8.8個百分點,率先完成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節點建設。

  加快營造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法治助企

  全面推行包容審慎執法,明確不予處罰事項和減輕處罰事項46項,開展“法治體檢”14.87萬家次,幫助解決問題2.89萬個。全省市場主體法律顧問動態覆蓋率近90%,律所與1919個工商聯及所屬商會建立聯系合作。

  公平競爭

  率先實施省域公平競爭政策先行先試改革,發布《浙江省省域公平競爭政策先行先試改革實施方案》。創新平臺經濟競爭智慧監管,覆蓋全國457家重點電商平臺、1854萬家店鋪。修訂《浙江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10月1日正式實施。推進《浙江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等法規條例的制定。

  制度創新

  實施多領域解紛“一件事”改革,構建專業機構參與市場化糾紛調解模式。建設破產數字化平臺,出臺推動和保障管理人在破產程序中依法履職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解決企業退出難問題,推行信用修復機制,增設歇業備案制度,已修復經營異常名錄22.49萬條。

  著力提升全面接軌的國際化營商環境

  擴大開放

  全面落實《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舟山港口岸獲國務院批復同意擴大開放,新增開放面積112.5平方公里。全省102家銀行、1345家分支機構加入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服務企業數和融資筆數全國第一。推廣新型離岸國際貿易外匯支持政策,落實多元化稅收擔保改革。

  通關能力

  深化“四港”聯動發展,集裝箱海鐵聯運、江海聯運、海河聯運量分別同比增長32.8%、22.4%和20.7%。推進“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兩段準入”“先放后檢”等通關便利化改革,實施7×24小時通關,手續“即到即辦”,貨物“即到即查”。企業單次準備報關資料由5分鐘降至0.5分鐘。

  跨境電商

  復制推廣跨境電商進口“退貨中心倉"模式,推動跨境電商B2B出口試點覆蓋全省各地市,杭州關區海外倉備案企業數排名全國第一。支持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設置跨境電商前置倉,支持省內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

  全力推進杭州市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

  政務服務

  推出第一批營業執照“一照通辦”251個事項清單,減少企業申報材料率41.57%;39萬家企業享受“多報合一”改革便利。工業用地的房地首次登記實現“零資料、零等待、零跑次”的“三零”發證,11類客貨運輸電子證照實現全國互認,申請量達16萬張。

  不動產登記交易和繳納稅費“一網通辦”,全部高頻業務納入通辦范圍。杭州市182個公安窗口90項高頻業務實現“一窗通辦”。

  對外開放

  創建全國首個且唯一一個跨境電商超期退貨倉。打造一站式國際商事解紛平臺,境內外80余家調解機構和1100余位調解員提供專業服務;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功能,創新數字金融服務,接入30家金融機構,為企業融資超14億。

  創新監管

  率先探索建立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制度,開展試評價。建立區域網絡商品質量抽檢信息共享機制,與其他5個試點城市共同發布網絡產品抽檢實施細則,制定紅黃綠碼監管檢查事項清單,推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