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家住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的張女士吃完早餐,打開手機地圖導航,家里到公司的實時路況信息一覽無余。到了公司,她想起下周一要帶兒子去復診,于是在手機上打開“健康之路”完成了預約掛號。晚上,她要應約去和閨蜜吃飯,于是打開微信,讓閨蜜把飯店位置發過來……
如今,在八閩大地上,越來越多的人和陳女士一樣,正享受著數字時代帶來的各種便利。在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集中亮相的5G、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新產品,全景式立體化展現了數字中國的建設成果,進一步刷新了人們對數字生活的想象。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五年來,數字福建建設越來越貼近社會、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繪就一幅幅數字生活美好畫卷。
手機支付“數字化”
今年4月,福州、廈門入選我國第三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隨即,福州制定了《數字人民幣福州試點工作方案》,以交通出行、生活繳費和黨費繳納、文娛旅游消費、商圈零售等8大類通用場景為切入點,結合本地特色,推出數字峰會體驗、財稅領域、海上漁業交易、榕臺融合消費等5大類特色場景,逐步在全市全域推開試點。短短幾個月時間,這一全新的支付方式已深度融入福州、廈門兩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手機網絡信號不好,無法使用微信、支付寶繳納高速公路過路費,沒想到數字人民幣離線也能使用,而且速度還超快!”“使用數字人民幣加油,竟然優惠了20元!”……這份便捷和驚喜的背后,是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高速公路全場景應用在福建的落地。4月16日起,福州、廈門兩地高速公路的收費站、服務區加油站、商超、餐飲均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結算。
5月12日,廈門自貿委的69個在崗公務員和35個事業單位在編人員收到了單位發放的首筆數字人民幣工資,廈門自貿委成為福建首個以數字人民幣發放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員工工資的單位。
6月16日,在廈門思明區上班的王先生第一次體驗數字人民幣支付乘坐公交車。他對數字人民幣APP的“碰一碰”功能贊不絕口:“只需打開手機NFC功能,將手機對準收費機器掃描處輕輕一貼,就能快速支付車費。不用解鎖手機打開軟件,節省了不少時間?!?/p>
6月27日,廈門向在廈人員投放數字人民幣紅包2022萬元,包含18萬個金額為100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222個金額為10000元的數字人民幣“錦鯉紅包”。
7月18日,福州2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搖號開獎,20萬在榕人員陸續收到了百元紅包福利。家住福州晉安區的林女士就幸運地收到了百元數字紅包,她是數字前沿產品的“嘗鮮者”,前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一屆也沒落下,今年也不例外。和往年觀展之旅不同的是,林女士今年的行程,完全從“數”開始——從購買早點到搭乘地鐵,再到展館內各項消費,她全程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進入展館,隨處可見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的自助售貨機與“抓娃娃機”。多家銀行通過“1分錢購飲品”“10元買體育彩票立減5元”等優惠活動招攬新用戶,很多觀眾通過開立首個數字人民幣錢包,初次感受到了數字人民幣的便利。
自啟動試點以來,福州、廈門在交通出行、餐飲文旅、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積極布局數字人民幣線上、線下服務生態場景。截至6月30日,福州市共開立個人錢包113.19萬個,對公錢包8.03萬個,累計交易筆數251.05萬筆,金額7.28億元,落地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的商家達5.54萬家,機關事業單位232家;截至6月15日,廈門市累計開立各類數字人民幣錢包超過45萬個,累計交易金額達1.6億元,落地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的商家超過1萬戶。
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郭寧寧表示,安全平穩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下一步將持續落實地方政府試點工作主體責任,開展特色類場景的試點工作,持續深化數字人民幣研發應用,加快培育數字人民幣產業生態。
數字生活平民化
數字人民幣支付只是數字生活一個方面,近年來,福建全力打造“數字應用第一省”,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迎來了數字化升級。
在福州,家住鼓樓區金牛山高校住宅小區的張老師退休后幾乎每天都要到小區附近的西河智慧體育公園運動?!斑@里有很多運動器材,器材上都有小屏幕,可以實時顯示時間、步數、卡路里等數據,掃描器材上的二維碼,數據還能同步到手機上?!睆埨蠋熣f,這樣可以做到心中有“數”,鍛煉起來就能準確把握進度和適度,達到運動效果最大化。
在廈門,智能無人機不僅用于航拍,還能在應急救援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當災害發生時,智能無人機可對被困人員通信設備進行定位,通過機載攝像頭實時拍攝并回傳現場高清視頻畫面,便于救援人員針對性地開展營救工作。在智能無人機與搜救人員的無縫配合下,被困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救助。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智能無人機在空中有序穿梭,運送重要的樣本信息以及急需的醫療藥品;一些承載重量較大的智能無人機還能承擔封控區群眾生活必需品的運送任務。
在寧德,以鋰電池為電源的智能移動充電機器人,在滿電狀態下可同時為五輛新能源汽車充電。車主到達場地后,只需在手機上下單,機器人收到指令,即根據定位行駛至目標位置為汽車充電,實現了“車找電”向“電找車”轉變。
在三明,即使你處于疫情封控區也不用擔心買菜購物問題。如今,以數字生活為重要特征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正在加快推進,社交型便民生活圈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智能信包箱(快件箱)、智能冷凍柜、移動早餐車、自助售賣機等智能設施紛紛落地各個社區。通過“云買菜”,社區生鮮電商布局更密、配送更快、服務更好,市民買菜有了更多選擇。
泉州晉江正加快打造一批數字技術在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教育事業、綜合交通、文體旅游、社會保障等高頻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場景,全力提升群眾的美好生活品質。
縣域數字生活發展水平往往能更真實反映數字平民化的進程。根據北京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聯合阿里研究院2022年發布的《縣域數字鄉村指數報告》,福建的縣域數字生活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三。在全國數字鄉村百強縣榜單上,福建共有14個區縣上榜。
政務服務智慧化
“一網通辦”“跨省通辦”“一件事一次辦”“證照分離”“免審即享”……近年來,政務服務和治理方式創新接連不斷,極大地提升了企業和群眾辦事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福建,是政務服務的“優等生”。在2021年全國數字政府服務能力評估中,福建省位列優秀級,福州、廈門位列重點城市優秀級,“閩政通”在省級政務類APP調查評估中位列優秀級。這樣的成績背后,是福建在全國的多個“第一”“首創”——
全國首個省級疫情防控碼。2020年2月14日,為應對疫情大考,福建基于“閩政通”在全國率先推出“八閩健康碼”,實現了“實名認領、動態管理、跨域互認、全省通用”,并逐步優化升級為福建健康碼,持續提升平臺信息化支撐能力,使流調溯源時間從過去的幾天縮短到現在的2至6個小時,更加精準劃定中高風險區,更加精準鎖定重點人群。目前,福建健康碼已廣泛應用于交通出行、返崗復工、醫院就診、景區旅游、公務員考試、中高考等多個場景。
全國首個城市級人臉識別公共服務平臺。2020年5月14日,福州地鐵“刷臉”通行應用場景啟動,標志著全國首個城市級人臉識別公共服務平臺上線。乘客在“e福州”開通人臉乘車業務后,只需將面部對準地鐵進出閘機上方的人臉識別終端,即可通行乘坐地鐵。
全國首個新生兒醫保參保報銷秒批服務項目。2020年6月1日起,廈門市戶籍產婦及持有廈門居住證、在廈門參保且正常繳費的外地戶籍產婦均可通過申領新生兒專屬“兒童醫保碼”,直接持碼即時結算新生兒在醫院發生的醫療費用,創新實現出生“一件事”秒批辦結。
全國首創“跨省通辦”自助機政務服務平臺。2020年11月27日,閩瓊桂三省區自助機政務服務“跨省通辦”開通上線,實現了海南在閩13個部門230項跨省通辦事項,廣西在閩7類32項跨省通辦事項,以及福建在瓊桂兩地24個部門130項跨省通辦事項。福建對“跨省通辦”的先行探索對全國其他省市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全國首推醫藥費在線結算、送藥上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福建數字戰疫,利用“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建設契機,僅用4天時間就搭建了省級新冠肺炎遠程醫療指導平臺,接入全省91家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陸續上線的互聯網醫院,承接并分流了大量診療服務需求,尤其是全國首推醫療費在線結算、送藥上門,極大地方便了廣大患者及其家屬。
全國首個城市級水系科學調度系統。如今,福州城區積水排澇、污水處理效率比以前明顯提高了,這得益于福州創新建設的全國首個城市級水系科學調度系統。這一系統通過智慧城市大腦,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感知檢測預警的“眼”,預測預報、調度決策的“腦”,以及自動化控制的“手”,對城區1000多個庫、湖、池、河、閘、站進行智慧、精準管控。在汛期,系統讓城區庫湖閘站實現聯排聯調、錯峰調蓄;搶險隊伍、應急設備網格化部署,快速消除城市路面積水。在非汛期,系統運用機器人對2500多公里長的管網建檔排查,地下管網一體化運維監測體系實時感知、監控,實現管網“健康每一公里”,確?!拔鬯蝗牒?、河水不倒灌”。此外,這一系統還能實現低碳節能。其利用閩江潮汐、群閘聯動,精準開展生態補水,讓內河水位平均抬高1.2米~1.8米,主要內河流速達0.2米/秒以上,以自然潮汐能替代引水泵站,每年節約電費2000多萬元,節約用電3667萬千瓦時/年,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9萬噸/年。
數字福建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親自開創并大力推動實施的重大戰略,是數字中國戰略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作為數字中國建設樣板區和示范區,福建必將在更多領域打造出更多“全國第一”。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