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浙江省信用數字化改革應用場景觀摩評選活動推選出“十大示范案例”和“十大優秀案例”。這些案例涵蓋“信用+行業監管”“信用+金融服務”“信用+社會治理”“信用+公共服務”“信用+工作創新”等5大類型,是浙江信用數字化創新應用的一個縮影和寫照,直觀展示了省級有關部門、各設區市扎根本行業、本地區,大膽探索信用服務數字化改革過程中取得的顯著成效。本期內容為“十大示范案例”合集。

  2022年應用場景十大示范案例

  1.“信易貸”浙江站

  2.溫州“醫保信用數字監管”應用場景

  3.衢州企業信用管家應用 讓企業健康發展“信”心倍增

  4.企業信用報告(無違法違規證明)工作創新案例

  5.告知承諾信用管理應用

  6.桐鄉市“信用+四治融合”城鄉基層治理場景

  7.信用為本 數字賦能 余姚創新打造“道德銀行”

  8.長興縣打造“安騎+誠信”新模式 開啟“數智+共治”平安路

  9.政府合同履約監管應用場景

  10.溫州農業經營主體信用應用場景

  “信易貸”浙江站

  為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銀保監會關于深入開展“信易貸”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工作部署,浙江省按照“信息貫通、政策直達、專業運營、省市融合、創新普惠”原則,高質量推進“信易貸”發展,全力打造“‘信易貸’浙江站”場景應用。2021年11月,“信易貸”浙江站以全國第一的評分榮獲“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服務示范平臺”稱號。截至2022年8月末,“信易貸”浙江站已累計提供信貸服務超5萬億元。

  溫州“醫保信用數字監管”應用場景

  2021年5月以來,溫州市醫保局圍繞本地監管對象點多面廣、部門聯動協同不暢、行業主體內生動力不足等難題,通過聚焦溫州“951”醫保信用體系建設總目標(“9”即定點醫療機構等9類信用主體,“5”即制度體系等5大體系,“1”即一個數字監管平臺),縱向上打通省市縣三級數字壁壘,橫向上多跨10部門,應用上串聯數據歸集、評級等信用數據全生命周期,打造“醫保信用數字監管”應用,實現全行業分級分類閉環管理。

  衢州企業信用管家應用 讓企業健康發展“信”心倍增

  近年來,衢州市遵循省信用“531X”工程頂層設計,以“有感服務、無感監管”為理念,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互聯網+監管”等平臺,形成銜接事前(信用核查和信用承諾)、事中(信用風險監測預警和分級分類監管)、事后(聯合獎懲和信用修復)的“互聯網+監管+信用”綜合監管閉環。通過IRS數據互聯互通,建成服管融合一體應用(企業信用管家)系統,形成具有衢州特色的“一碼四端四色”,構建企業自知、自檢、自查、自治、自律的“五自”服管融合一體新模式,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維度信用服務,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持續鞏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創建成果。相關經驗做法相繼在國辦職轉辦簡報、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簡報等刊發,并獲省委常委、秘書長陳奕君批示肯定。

  企業信用報告(無違法違規證明)工作創新案例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有關要求,充分發揮信用的基礎性作用,杭州市在全省率先啟動了企業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改革,實現了企業信用報告(無違法違規證明)的全流程線上開具。

  告知承諾信用管理應用

  告知承諾制是指行政機關在辦理有關許可登記等事項時,由符合信用條件的申請人書面進行承諾,行政機關就不再索要證明,直接予以辦理的信用承諾制度。采取告知承諾制來取代證明,是持續推進“無證明化”改革和“證照分離”改革的必要條件,有關工作近日得到李克強總理的批示肯定?;诠ぷ鲗嵺`,省司法廳在浦江試點建設告知承諾信用管理應用。

  桐鄉市“信用+四治融合”城鄉基層治理場景

  袁家軍書記指出:要以四治立信,堅持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著力培育講誠信、重誠信、守誠信的文化理念,努力構建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體制機制。桐鄉充分發揮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和“三治融合”發源地疊加優勢,創新“信用+四治融合”指標體系,建成并上線“四治融合”綜合應用,列入“一地創新、全省共享”“一本賬”S0,成功探索以信用建設促進社會治理,在社會治理中涵養誠信風尚的“信用+四治融合”城鄉基層治理新模式,有效實現社會治理與信用建設的互促共進、互融共贏。

  信用為本 數字賦能 余姚創新打造“道德銀行”

  近年來,余姚市持續深化公民道德建設,迭代打造“道德銀行”,通過建立健全公民信用評價激勵機制,推動道德“與信貸聯姻、和禮遇掛鉤”,營造了“講道德有好報、守信用有回報”的良好社會氛圍。該做法先后獲省、寧波市主要領導批示,被央視《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浙江日報等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報道,入選省《黨史學習教育百法百例》《“浙江有禮”省域文明新實踐案例匯編》。目前,“道德銀行”移動應用已上線浙里辦平臺并覆蓋全市21個鄉鎮街道、261個行政村,累計入駐市民超60萬,月均訪問量超5萬人次,貸款戶數18928戶,貸款金額25.65億元。

  長興縣打造“安騎+誠信”新模式 開啟“數智+共治”平安路

  2021年以來,長興縣公安局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找準“騎電動自行車未正確佩戴安全頭盔”小切口,充分發揮誠信治理優勢,試點“安騎+誠信”數字治理場景應用。系統上線以來,路口囤積警力和志愿者的人力成本大幅降低,騎行電動自行車頭盔佩戴率明顯提升,騎行人頭部重傷的交通事故不斷下降,平安騎行治理成效初步顯現。

  政府合同履約監管應用場景

  針對當前政府合同履約監管存在著數據分散、監管真空、預警滯后等及時性、精準性不夠的痛點,建設政府合同履約監管系統,全面歸集政府及市級部門、事業單位和四大投、智造新城、智慧新城等主體簽訂的八大類合同信息,包括投資項目建設合同、招商引資合同、PPP、戰略協議等。通過建立協調、監督、問責機制,打破數據分割,統籌整合多層級、多領域、多系統的政府合同數據資源,實現合同履約監管數據歸集、研判、預警、處置、反饋、評價的閉環,提升政府合同履約監管效能。

  溫州農業經營主體信用應用場景

  2006年1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首次在溫州提出“三位一體”農村新型合作體系。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浙江省、溫州市相繼發布了關于農業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相關政策、文件。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用3年時間基本建成比較完善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體系”。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溫州市農業農村局率先探索“政府主導+主體參與+市場運作”的信用評價機制,從信用建設“常態化”、數據歸集“規范化”、主體畫像“精準化”、主體信用“指數化”四大方面入手,加快構建完善的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體系,使“信用+”成為農村的“硬通貨”,助力鄉村振興。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