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落實28條公安“放管服”改革措施為抓手,充分釋放改革紅利,鞏固放大改革效應,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提升“快捷指數”,進一步深化線上“便民”服務。一是深化“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改革。借助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平臺進駐“銅城辦APP”,并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完成鏈接,市縣兩級公安機關微信公眾號開通網上辦事通道,政務服務效能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注冊用戶13萬余人,網上辦事42萬余件次,公安政務服務即辦事項占比64%,行政許可事項最多跑一次占比97.01%,壓縮時限比例72.67%,全程網辦率32.9%。二是深化“互聯網+交管”改革。優化“交管12123”APP相關業務辦理流程,升級“互聯網+交管”服務,做到材料網上傳遞、內部流轉審核、辦結郵寄送達,最大限度實現“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9月以來,共辦理郵寄送達業務85筆,完成駕駛證電子化申領11500人次。三是深化服務模式改革。推行交管“一廳一窗一體化”服務模式,實行網上網下互聯互通,在車管服務大廳優化自助服務區,配置自助體檢機,簡化辦事服務流程,做到“一窗受理、一站辦結”。開展警郵合作,切實把服務延伸到群眾家門口,讓群眾切身感受到簡約、快捷、高效的公安管理服務。學習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全市10個偏遠鄉鎮郵政網點辦理車駕管業務24筆。

  二、提升“滿意指數”,進一步推動落實“利民”措施。一是落實戶籍改革措施。印發《全國范圍開具戶籍類證明“跨省通辦”工作實施方案》《戶口遷移“跨省通辦”工作實施方案》,專人查收業務請求,及時辦理“跨省通辦”業務,定期維護遷移數據信息,“跨省通辦”出具戶籍類證明及戶籍遷移業務協同高效運行,辦理戶口遷移“跨省通辦”309筆,線上申報辦理、郵寄送達身份證9568個。二是落實惠商利企措施。推出外籍高層次人才“一對一”服務措施,嚴格外國人來華工作、留學入境和居留許可審查,有效防范化解輸入性風險。依托“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平臺,引導鼓勵群眾線上申報辦理暫住登記105人次,切實提升暫住登記便利化水平。推廣應用易制毒化學品管理信息系統,對58家涉易制毒化學品企業實行網上監督、動態管控、末端管理,助力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三是落實交管便民措施。全面落實二手車異地便利交易登記、車輛信息變更“跨省通辦”及“學法減分”等便民措施。9月以來,共辦理二手車異地交易登記323筆,完成減分2112人次。推出貨運車輛輕微交通違法免予處罰、提示放行,涉交通事故快速處置、快速放行等措施,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

  三、提升“安全指數”,進一步改善優化“護企”環境。一是強化涉企矛盾調處。重大建設項目掛牌保護、定期走訪,落實市區兩級包聯責任,重點圍繞涉企高發矛盾糾紛,積極推動落實屬地管理、源頭穩控和基層社會治理措施,組織警力開展“地毯式”滾動摸排,共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0余起,為企業健康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二是強化企業周邊巡邏。整合派出所民警、輔警、屬地企業保安隊員和農村社區群防群治組織等力量,開展重點企業項目周邊治安巡邏800余次,走訪重點企業、建設項目120余家次,發現整改安全隱患15處,全市重點項目周邊治安秩序持續良好。三是強化涉企案件偵破。堅持以打開路、打防并舉,加大涉企案件的查破力度,重點打擊盜竊、詐騙、敲詐等涉企侵財犯罪,共破獲破壞營商環境刑事案件1起,刑事打擊處理2人;查處治安案件7起,行政處罰8人。四是強化涉企執法規范。開展整治違規使用違法犯罪資金查控平臺凍結手段專項治理工作,排查在凍賬戶560個,整改問題賬戶75個,印發預防違法插手經濟糾紛問題發生指導意見和規范應用違法犯罪資金查控平臺凍結手段的若干規定,服務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