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北區堅持“做的比說的好,干的比簽的好”理念,兩眼向上緊跟時代步伐、兩眼向外對標國際一流、兩眼向下服務市場主體,以更優的品質、更高的效率、更親的態度全力以赴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連續3年在市級考核中實現提檔進位,2021年考核位列主城都市區第一。
隨著《江北區打造最優營商環境10條措施》的發布推進,江北區正按照項目化、事項化、清單化要求,一項一項往前推,一件一件抓落實,形成優化營商環境的強大合力。
1 智辦 幫辦 快辦 打造“辦事最高效”的政務環境
便捷如網購、智能AI審批、秒批秒辦、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省時、省力、省心,江北區高效的政務環境是如何打造出來的?
“這個系統提示清晰明了,也節約我們的辦事時間?!痹诮眳^政務大廳,前來辦理公司變更登記事務的蔣女士通過智能引導申報系統,對快捷高效的智能申報平臺發出感嘆。
這個“便捷如網購”的智慧政務平臺便是以“渝快辦”江北區網上辦事大廳為載體,運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于一體的江北區智慧政務2.0平臺,上線不到1年時間,每天都讓百姓切實體會到“智辦”政務的方便快捷。
智能AI審批、“入學一件事”平臺、“房產+電力”線上聯合過戶……在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工作中,江北區出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在全市率先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智能引導申報,新生入學實現“遠程辦”“快捷辦”“輕松辦”,聯合過戶實現“客戶往返次數、資料提交份數、業務辦結時間”“三壓減”,個體工商戶登記智能審批服務終端更是能實現“秒批秒辦”。
持續推行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的系列舉措,解決了企業和群眾開具證明材料“多地跑”“折返跑”的問題,讓去相關部門辦事進入審批“快車道”,省時、省力、省心,受到廣泛好評。
除此之外,江北區還成功打造“小江都能辦”服務品牌,通過構建“政務服務大廳+各街鎮便民服務中心”幫辦服務體系,聚焦企業需求,常態化送服務、送政策,免費為企業、群眾提供全程幫辦代辦,全力打造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
已將企業落戶在江北的王先生對“小江都能辦”感受深刻:“沒想到在江北開辦一家企業,辦完全部手續,有專員全程陪同幫辦,僅2個小時就全部辦完了,在以前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p>
2 開放 創新 活躍 打造“競爭最有序”的市場環境
2022年1月-9月,江北區累計新增市場主體19661戶,同比增長40.69%,增速在全市名列前茅。其中,企業7859戶,同比增長16.31%;個體11802戶,同比增長63.53%。
如何打造競爭最有序的市場環境?江北區從開放、創新以及活躍市場主體方面大做文章——
自貿試驗區建設、服務業擴大開放、中新項目等開放試點融合推進,現在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初步形成國際樞紐港雛形,已經具備了綜保區、自貿區、中新多式聯運示范區和東南西北四向國際大通道等內陸開放的全要素,同時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積極開展“抵港確認”“離港確認”“船邊直提”和“抵港直裝”試點。今年1月—8月,全區完成進出口613億元,同比增長41.6%,高于全市31.2個百分點。
同時,江北區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首選區為目標,加速構建觀音橋國際知名商圈、江北嘴國際高端購物目的地等商貿多點支撐格局,中環萬象城等9個總投資約700億元的重大項目集中啟動,引進重慶品牌首店65個,舉辦品牌首展首秀29場……持續促進消費“嗨”起來、市場“活”起來。
通過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區,吸引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有限公司、西部數據交易中心等全國性或區域性金融要素平臺落戶,江北金融要素市場不斷完善。
此外,江北區對市場主體生產經營各項要素加大保障力度,自主開發的“小江幫辦——江北企業服務”平臺已上線試運行,提供政策精準推送、融資貸款、商機信息等“掌上”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江北區開通了24小時營商環境監督熱線(4008808080),暢通違背市場準入投訴渠道,構建公平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
3 擦亮名片 專項清理 打造“投資最安全”的法治環境
江北區人民法院通過智慧訴訟服務中心和“掌上法院”,共吸納品牌調解室8個,特邀調解組織51家,各類調解員470名;1月-9月執結案件1.9萬件,執行到位20.1億余元,訴訟保全平均辦案周期縮短至4日,作出裁定后平均3日保全完畢,力求讓投資的法治環境更安全。
今年4月,成都科倫公司專程從成都到重慶,向江北區人民法院遞交感謝信和贈送錦旗,以感謝江北區人民法院用文明公正的司法挽回外來民營企業500多萬元的經營損失,高效解決了其與重慶一家醫藥公司不當得利糾紛一案。
在此案件中,江北區人民法院在對川渝兩地企業司法服務保障上一視同仁,公平公正高效執行,是江北區把打造“投資最安全”的法治環境落到實處的生動呈現。
為推動監管公平公正,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打造“投資最安全”的法治環境,江北區擦亮兩個“法律服務品牌”,即建立西部金融法律服務中心、改造升級“人民法院老馬工作室”,自主研發“云上老馬”程序,為企業提供法治保障;積極推動監管公平公正,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落實過罰相當原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以及特別困難的行業和市場主體,實施包容審慎監管。
據統計,江北區目前已辦理輕微違法不予處罰案件66件,從輕處罰案件130件,減輕處罰案件458件;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開展執行案款專項清理行動,清理舊存案款5603件,涉及金額4.45億元;探索企業合法權益補償救助機制,以置換指標的方式予以補償中冶項目地塊因規劃調整收回的3.25公頃土地,讓企業發展創造安心、安穩。
4 貼心 主動 紓困賦能 打造“服務最親和”的政商環境
如果一家企業需要補辦產權登記,需要花費多長時間、跑幾個部門才能辦完?在江北,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無條件“當天辦”“馬上辦”“專員服務幫你辦”。
今年3月14日,企業服務專員在聯系服務登康口腔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時了解到,其位于江北區海爾路389號(A)宗地內4處房屋由于建設時未辦理規劃、建設手續,未辦理產權登記。隨即,便聯系江北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區住房城鄉建委等部門開展房屋預審工作,最終經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積極推動解決房屋辦證問題,解決了企業用地確權需求。
這種“一對一”聯系服務員,并主動提供管家式服務的工作方式,是江北區“百千萬”聯系服務市場主體全覆蓋工作體系之下一個生動的畫面。據了解,江北區上百家重點企業和經濟發展突出貢獻企業由區領導對口聯系服務,近1000家“四上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等成長性企業由區級行業主管部門聯系服務,超9萬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由街鎮以599個樓宇、網格為基礎單元選派服務專員進行聯系服務,力求為企業提供更貼心的優質服務。
目前,全區共選派企業服務專員718名、樓宇服務專員500余名,將“親清直通車”開進企業園區、工廠車間、商店門鋪,“四幫四服”助企紓困,即幫享受政策、幫解決問題、幫爭取支持、幫理清思路,主管部門對口服務、中介機構專業服務、樓宇專員管家服務、政務大廳一窗服務,為江北區營造了良好政商關系,優化營商環境。
除此之外,江北區還積極推出1000名干部走進企業活動、落實穩企惠企政策集中攻堅行動、“直播帶貨”云解讀政策、設置穩企惠企熱線電話等系列創新舉措,以“懂”的能力、“親”的心態、“嚴”的作風,真誠做到周到服務、真情做好紓難解困、真心愛護市場主體。今年前三季度,江北區累計出動服務專員超1.1萬人次,深入市場主體5.4萬家次,解決市場主體訴求2800余件,實現聯系服務100%覆蓋、市場主體100%受益。
對于企業來說,好的營商環境不僅是吸引力、集聚力,更是競爭力、生產力。江北區從服務到體系再到落實,步步深入層層滲透,對標國際一流,聚焦企業需求,落實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切實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讓江北區成為企業發展首選地。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