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是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優化營商環境,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新形勢新發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圍繞市場主體需求,以深化“放管服”為主要抓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引我國營商環境優化工作的有序、有力開展。
天津市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實,精準有效服務企業,全力打造審批少、流程優、效率高、服務好的營商環境。2020年底,天津市對標北京、上海等地做法,制定《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圍繞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和人文環境4個角度出臺25項內容42條措施;2021年、2022年接續制定年度任務清單共211項措施,穩步推進三年行動計劃各項改革舉措落地落實;并對標《國務院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改革措施,借鑒6個試點城市的創新做法,結合天津市實際制定健全準入和退出機制、提升投資和建設便利度、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優化經常性涉企服務等10個方面109條改革措施。此外,推出實施“天津八條”、“民營經濟19條”、“助企紓困15條”、“服務市場主體36條”、“穩經濟35條”等一系列“暖商新政”。在2021年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天津的“市場監管”指標連續兩年被樹為“標桿”,“開辦企業”指標被評為“標桿城市”之一。
湖南國脈原道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對天津市2019年-2022年出臺的營商環境相關政策文件、標準規范等進行了匯編,按照國家發改委營商環境評價的18大指標進行了分類整理,共計200余個政策,1000余頁,80余萬字。該匯編將持續性更新,是各地各部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開展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