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指導召開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創新研討會暨標準化與數字化轉型專題研討會。會議發布《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數字化實踐與洞察報告》,通過對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數字化典型案例進行系統分析,為灣區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明確方向和有益參考。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深圳牽頭為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最深入、最務實的服務支撐,實現各方的合作與共贏,是國際數字化發展領域的開拓性事件,也是深圳更好發揮先行示范作用推動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深圳市的重要使命。2021年7月印發的《廣東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支持深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數據平臺,設立數據交易市場或依托現有交易場所開展數據交易。今年10月,國際數字化轉型聯合會秘書處落戶深圳之際,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忠表示,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將與國際數字化轉型聯合會攜手,充分發揮標準在服務數字經濟發展、數字中國建設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數字經濟標準化賦能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字化轉型被視為中小企業破局發展的重要途徑。據了解,受到經濟下行和疫情反復的雙重壓力影響,全球供應鏈受到波及,給企業的生存發展帶來巨大挑戰。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自有資金不足、社會融資困難等問題,更容易受沖擊。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有利于構建全鏈條、全流程數字化生態,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還能為經濟發展不斷培育新的中堅力量。但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克服轉型成本高、資源投入多等挑戰。
數字化發展一直是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探索的重點,而深圳市又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上擁有豐富經驗,且成果豐碩。據了解,深圳市是全國商事主體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而中小企業是深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截至2021年年底,深圳市中小企業總數達241萬家,同比增長6.5%,彰顯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和創業活力。根據《2021年中小企業數字化指數報告》,深圳市中小企業數字化綜合指數總得分82.06,在百強市中排名第一。從分指標看,深圳拿下業務數字化、產業鏈數字化兩項單項冠軍,領跑全國。
近年來,深圳市多措并舉推動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中小企業在深圳經濟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為順應全球正在快速步入數字時代的發展趨勢,服務國家戰略,深圳出臺了《深圳標準發展“十四五”規劃》《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3年)》等多項政策,為產業數字化發展指明了方向。深圳市多部門聯合,整合平安智慧城市、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等數字化轉型服務商資源,為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管理和運營提供了可靠路徑。
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中小企業最大的短板還是人才短板,深圳通過將標桿企業的知識體系和數字化能力下沉給中小企業,來解決這一難點問題。其中,平安智慧城市推出知鳥企業培訓綜合解決方案,涵蓋智能做課、智能推薦、智能陪練、智能考試、智能直播、智能培訓管家等智能應用場景,幫助中小企業構建自己的內部培訓平臺,通過長效的教育培訓管理,逐步消除數字化轉型的認知瓶頸;華為云啟動了幫助中小微企業智能化創新的“云澤計劃”,通過與高校合作等方式培養和篩選專業人才。深圳通過推動科技園區的智慧化升級,持續推動園區內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其中,騰訊云發布“星·園計劃”,從云資源補貼、生態資源助力、技術護航等維度,為園區內的企業提供支持;平安智慧園區面向園區運營方提供數字孿生平臺、園區服務平臺、運營管理平臺、智慧招商平臺等服務,同時面向園區內的入駐企業提供智慧辦公、培訓、律師服務等組合服務。
近年來,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以標準化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助力出臺數字領域大灣區團體標準等,更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深圳,隨著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推進,中小企業隊伍不斷壯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其中,深圳云天勵飛十分重視企業自身的數字化管理,在數字化升級的同時,逐漸成為國內領先的擁有AI算法芯片化能力的數字城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憑借過硬的技術,該公司打造了多款AI疫情防控解決方案,研發成果受到中國工程院有關院士點名表揚。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