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發展是當今的時代命題,余姚分局審批科緊跟時代步伐,自開展“最多跑一次”以來,不斷強化互聯網意識,持續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強化“數字賦能”,利用浙江省政務服務網、浙里辦等推行網上辦、掌上辦,實現生態環境領域政務服務事項100%網上辦、掌上辦,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實現“不見面”審批讓企業“零跑腿”。開展“線上線下”結合,讓政府部門多跑腿、群眾不跑腿,讓老百姓切實的體會到行政服務的高效、便捷,讓人民群眾在改革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
一是做好政務服務事項梳理及維護工作。指定專人負責對生態環境領域政務服務事項的梳理、充實、完善和維護工作,對已錄入的各項事項可用性及要素準確性進行定期跟蹤自查,及時更新變動內容,對上級部門新發布的政務服務事項,屬于本級權限的事項及時認領維護,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規范化、便利化水平,為辦事對象線上辦理提供強有力支撐。結合余姚實際,余姚分局審批還不斷在優化網上辦事流程,簡化網上申報材料等方面下功夫,確保辦事對象輕松、順利完成網上申報。通過強化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以獲取相關信息,用共享數據代替服務對象提交材料、通過科室之間內部信息流轉,強化內部信息流轉共享,避免服務對象重復提交材料;強化環評審批手續代辦服務。建設單位在自主選定環評單位后,從環評專家評審到報批等全流程各個環節的相關手續均可委托該環評單位的代辦員免費辦理,建設單位自身無需再跑環保部門和環評單位,解決了建設單位對審批流程不熟悉,網上申報流程不了解的實際困難;強化對現有材料清單的進一步優化。通過流程優化減少服務對象提交材料,減少服務對象的工作量。
二是開展線上服務搭建溝通云平臺。開展“在線服務”模式,積極推進網上申報、網上審核、網上查詢等在線辦理模式。目前,余姚分局生態環境領域所有的辦事事項均已實現網上辦理。對于項目的具體細節,通過建立QQ、微信等線上交流平臺,為企事業單位項目審批和備案提供線上遠程指導、提供多渠道、無差別、全過程的便捷服務,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避免企業“走冤枉路、花冤枉錢”。充分利用騰訊會議等線上渠道,建立建設單位、環評單位、審批部門三方線上會談會溝通機制,及時高效了解企業需求,一項目一對接,提供精準服務。通過“政府買單”的形式采用快遞送達服務,所有事項均已全面實現快遞送達服務,業主在單位或者在家中即可輕松領取,節約辦事時間,減輕企業負擔,提升辦事效率和速度,進一步方便群眾辦事。圍繞“放管服”改革要求,通過數字化賦能,全力推進輻射安全監管數字化轉型,從原來郵寄輻射安全許可紙質證照變成電子證照,切實提升輻射事項審批服務效能。
三是開展登記表備案專項指導服務。隨著登記表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后,辦事群眾“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大約10分鐘能完成登記表項目的備案,在享受生態環境政務服務領域的便利的同時,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項目類別選擇錯誤或所填內容不能如實反映項目建設情況等。為提高登記表備案內容準確性俞實際建設的相符性,窗口對提交的備案項目進行隨機抽查,發現不符合備案條件的第一時間與辦事對象進行核實,并從以前的“坐等上門”咨詢轉變為“深入現場”指導服務,“線上線下”雙重服務,推動項目盡早落地。
四是深度參與政務服務直通車服務。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審批服務便民化,余姚分局窗口將持續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審批,開展政務服務直通車服務,指定窗口業務骨干參與政府服務直通車專班,聚焦企業與群眾“難點賭點”,“面對面”直擊一線,下沉式主動服務,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業務咨詢,加強現場咨詢指導服務,引導企業群眾網上辦、掌上辦等線上操作,為企業群眾提供政策解答、聯審聯辦等服務,更好的滿足企業與群眾的辦事需求。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