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市積極創新工作思路,以“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為方向,將大數據+互聯網與政府采購相結合,打造政府采購電子化平臺。棲霞市財政積極將科技優勢融入到政府采購全生命周期之中,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的采購模式不僅簡化了采購流程和審批時間,而且還提高了信息透明度和公開化程度,有效促進了政府采購的公平競爭,優化了采購工作環境,提高政府采購效率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促進營商環境的優化。
推進大數據+互聯網在政府采購電子化平臺高效運用。全面實現供應商“不見面”開標,供應商足不出戶實現標書“隔空投遞”電子標書云解密,在線對專家提出問題進行答疑,真正實現了零成本參與投標。試行“遠程異地評標”各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緊密配合,實現“1+N”評委在線“面對面”完成查看標書、評標、評分匯總、形成評標報告等環節的進行,有效解決了各地因評審專家資源不足造成的評審專家單一化的問題,規范了評審專家評標行為,為政府采購健康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推進大數據對政府采購流程出現關鍵節點問題風險預警。政府采購過程中,對采購文件是否具有傾向性,評分標準編制是否合理、采購合同是否及時簽訂、履約驗收是否及時等問題通過大數據對系統進行分析,在相關節點到期前,通過系統向采購人、供應商、監管部門發送預警提示信息,向預留人員手機發送預警短信,變“人找事”為“事找人”,實現采購人和監管部門分級管理和全過程監督。
推進大數據比對結果應用。一方面,積極將大數據比對結果應用到評標過程中。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名單”“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名單”與“信用中國”“信用山東”“信用煙臺”進行職能比對,采購人及評審專家能及時甄別有“黑名單”記錄的供應商,為政府采購公平公正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保障。另一方面,積極將大數據運用政府采購監管流程。政府采購實現線上監督。采購全過程留痕,實現網上視頻監管模式,監管部門可以即時通過上線清廉政采云監督APP系統,實現開評標直播監管,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解決,保證采購順利實施;實現大數據監督。運用大數據手段對政府采購的“海量”歷史數據分類進行量化分析,實施專業化處理,打造全面準確的“數據鐵籠”,幫助監管部門找出采購過程的痛點和風險點,便于有針對性進行監管,為財政部門加強政府采購風險防控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