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棗莊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頒布實施新聞發布會在會展中心召開。棗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恒,市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力,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郭繼存,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劉中波,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周慧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會上,孫恒介紹《棗莊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有關情況。

  制定出臺《條例》的重大意義

  《條例》的出臺和頒布實施,標志著棗莊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入法治化、規范化的新階段,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一是有利于提升社會各界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重視度?!稐l例》的制定出臺展示了棗莊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提振了企業信心,穩定了市場預期。將進一步增強各級政府以及各方面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重視程度,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人人參與優化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二是有利于促進棗莊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一系列新的有效制度供給有利于破解棗莊市營商環境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提高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棗莊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有利于提升棗莊市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稐l例》把棗莊市優化營商環境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固定下來、規范起來,上升為法規制度,充分發揮了法治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將為棗莊市“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實施和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條例》的主要內容

  《條例》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保障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加快“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實施為目標,堅持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以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政務服務、強化公正監管為突破口,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稐l例》包括總則、市場環境、政務服務、法治環境、法律責任、附則,共六章五十五條,其中“市場環境”“政務服務”“法治環境”是三個主要章節?!笆袌霏h境”一章主要對市場準入、企業開辦、生產經營、退出等重點環節進行規范,為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政務服務”一章主要對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推進政務服務規范化、標準化、便利化作出規定;“法治環境”一章以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為目標,主要對規范行政執法、強化監督監管等方面進行了規定。

  《條例》的特色

  聚焦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和提升融資便利度,全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一是精簡了企業開辦流程。實施一企(戶)一檔一碼,新開辦企業營業執照申領、社保登記等事項實行一網填報、合并申請、一次辦理,優化了辦理流程,壓減了辦理時限。二是依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公共資源交易活動,建立了招標計劃提前發布制度,實行公共資源交易目錄清單管理。三是對依法設立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和涉企保證金,實行目錄清單管理。清單之外,一律不得收取。四是完善了棗莊市的融資擔保體系,促進市場主體融資便利化。要求各區(市)人民政府通過組建本級融資擔保機構等方式完成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組織,拓寬可用作抵(質)押物的范圍,合理確定抵(質)押物的價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規定金融機構不得在授信中設置不合理條件,不得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設置歧視性要求,不得違規向服務對象收取費用。切實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優化政務服務,打造高效便民的政務服務體系?!稐l例》對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規范化、標準化、便利化水平作了規定,要求市、區(市)設立統一的政務服務中心,鎮、街道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設立便民服務站,推動建設集智慧辦事、宣教互動、公益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政務綜合體。各類政務服務事項應當進駐政務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辦理。為擦亮“棗辦好”政務服務品牌,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推行“午間不斷檔·全年不打烊”服務,以錯時、延時、預約服務,推進政務服務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智能辦,對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業務幫辦、上門服務等個性化服務。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優化辦事流程,精簡辦事環節,實現當場辦結、一次辦結。

  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對不同信用狀況的市場主體采取差異化管理措施,提升監管的精準度和有效性。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針對同一檢查對象的多個檢查事項,應當盡可能合并或者納入跨部門聯合抽查范圍,以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干預。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全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暢通企業訴求反饋渠道,健全市場主體權益保障機制?!稐l例》規定依托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構建“企呼棗(早)應、接訴即辦”平臺,受理企業和群眾反映營商環境方面的問題和投訴舉報,并明確了辦理時限。為最大限度保護市場主體權益,規定了行政機關為實現行政管理目的有多種行政措施可供選擇時,應當依法采用對市場主體權益影響最小的行政措施,并按照行政處罰法的規定明確了不予處罰的情形?!稐l例》規定市、區(市)人大常委會應當采取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執法檢查、專題詢問等方式加強監督,促進法規的正確有效實施。

  附答記者問實錄

  記者:《棗莊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內容涉及面廣,事關經濟發展和企業投資興業。市人大在立法過程中把握的主要原則是什么?

  李力介紹:優化營商環境立法涉及面廣、綜合性強,在立法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我們在立法思路上主要遵循了兩個原則:

  堅持圍繞市場主體的需求,用法規制度為企業提供保障和引領

  《棗莊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是一部為市場主體提供服務和保障的地方性法規,從總則到具體章節,全面貫徹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目的是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這也是棗莊市優化營商環境的總體目標和要求。我們希望通過這部法規的出臺,第一,能夠增強市場主體的獲得感?!稐l例》從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發,對與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開辦手續辦理、涉企收費、招標投標、融資擔保、破產注銷等內容進行規范;其次能夠增強市場主體的滿意度?!稐l例》圍繞推進政府公平、公開、透明、高效運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水電氣暖信”聯合報裝、優化辦稅繳費流程、涉企政策集成服務等內容進行了優化;第三是能夠增強市場主體的安全感?!稐l例》以建立完備的法治保障體系為目標,規定了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責任和義務,對暢通訴求反映渠道、創新監管方式、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等內容進行了規范,為市場主體享有優質營商環境、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了法治保障。

  堅持立法為民,創新方式方法聽取民意、汲取民智

  《棗莊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是市人大常委會貫徹落實市委營商環境提升的重點立法項目?!稐l例》從立項到起草、審議、修改、表決,社會各界和各級人大代表給予了廣泛關注和參與。立法過程中,立法專班堅持問題導向,創新立法意見征集方式,多渠道匯聚民意民智。一是線上線下相結合,征求社會各界的立法意見、建議。新一屆人大常委會創新了立法民意征集方式,除了采取傳統的新聞媒體、基層立法聯系點等形式收集意見、建議,還設計了“立法民意直通車”小程序,在人大代表之家和市政務服務中心人大代表政務服務聯絡站設置了立法意見建議征集工作站點,讓人民群眾參與立法工作有了更便捷的形式,能夠“沉浸式”參與立法全過程、各環節,為條例的起草、修改、審議提供了更為充分的素材和依據。二是按照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要求,進一步夯實了立法意見建議來源的群眾基礎。為了進一步密切立法機關和人民群眾的聯系,市人大常委會拓展了基層立法聯系點的范圍和數量,升級改建了立法專家智庫,讓更多的基層單位、法律專業人士、基層管理人員和人民群眾參與到立法工作中。在整個立法過程中,共召開各類座談會、論證會12場次,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讓各利益相關方、基層的、專業的意見都能滲透到法律條款中,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識,使《條例》準確反映基層的民意訴求,促進制度優勢更好的轉化為治理效能。 三是分門別類聽取各行業協會、各類企業的意見建議,提升立法的精準度。為精準把握市場主體需求,法制委、法工委根據企業規模、類別、所有制形式等,分門別類召開了高新技術企業、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座談會,聚焦企業關注的涉企優惠政策、融資擔保、人才招引、園區設施配套等難點、堵點問題進行了研究討論,并在《條例》中作了相應的制度設計,切實回應了各類企業的不同關切。

  記者:立法是一個規范、嚴謹的過程,在制定《棗莊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過程中,我們做了哪些具體工作?

  郭繼存介紹: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條例的制定過程和有關情況。

  市委、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條例制定工作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平專門就優化營商環境立法作了安排。3月7日,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朱國偉主持召開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擴大會,對優化營商環境立法進行了研究。3月9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恒主持召開了優化營商環境立法任務部署會,對制定條例的各個時間節點和責任分工進行了明確。3月15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優化營商環境立法啟動新聞發布會,介紹優化營商環境立法的具體時間安排及推進措施,并在會上發布了“立法民意直通車”小程序,向社會各界征集優化營商環境立法的意見建議。以新聞發布會形式啟動立法是全省第一次。市委、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的關心和重視為開展好優化營商環境立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條例的立法過程

  在立法過程中,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堅持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科學立法工作格局的基礎上,按照“重點抓、抓重點”的思路,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打破常規,從第一稿開始就全方位、全過程跟進。指導市發改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圍繞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開展條例起草工作,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制度設計。對立法中涉及的部門職責等有爭議的事項,法工委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及時組織有關部門會商研究達成共識,加快了立法進度,形成了整體合力。

  在市發改委起草階段,市發改委成立以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起草小組,抽調精干力量,全力做好起草工作。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廣泛搜集市場主體痛點堵點和訴求期盼,兩次赴區(市)開展立法調研,三次征求各區(市)和50余家部門單位、企業意見建議,在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指導下開展了11次聯合修改,形成了《條例(草案送審稿)》。

  在市政府審查修改階段,市司法局廣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見,邀請法律顧問、法治監督員、企業代表等開展論證修改,對《條例(草案送審稿)》進行了合法性審查。2022年6月22日,市政府第6次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條例(草案)》,報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在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修改階段,2022年6月28日,市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了一審審議。會后,法工委將條例草案發市直有關部門、區(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立法咨詢專家,并在《棗莊日報》、棗莊人大網、立法民意直通車全文公布,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7月中旬,孫恒副主任帶領法制委、法工委、發改委負責同志赴合肥等地學習優化營商環境立法經驗。7月28日,孫恒副主任率隊到滕州市、高新區等區(市)開展了立法調研,深入征集基層部門、一線執法人員的意見建議。先后召開了高新技術企業、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代表座談會,專題征求市場主體意見建議。8月3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立法咨詢專家論證會,邀請立法咨詢專家進一步提出修改意見。在整個立法過程中,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先后組織開展了4次立法調研、2次專家論證、33次聯合修改,調研征求意見范圍覆蓋五區一市、38個市直部門單位,16個基層立法聯系點,52家企業。8月30日,市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該條例,9月21日,省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會議批準了該條例。至此,條例的制定工作圓滿完成。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制定出臺《棗莊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僅僅是起點,抓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關鍵在于實施好這部條例,請市發改委、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等有關部門組織好法規的學習宣傳,抓好法規的貫徹實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將持續關注條例的實施情況和效果,并配合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專門委員會開展好執法檢查活動,以法治護航棗莊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記者:請問市發展改革委,下一步將采取哪些工作措施來貫徹落實《條例》,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劉中波介紹: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年初以來,按照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安排,市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棗莊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起草工作。起草組堅持開門立法,發揚改革精神,對標先進水平,科學合理定位,努力起草一個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充分體現棗莊特色的條例草案。法規的生命在于執行。下一步,市發展改革委將持續深入學習《條例》,立足職責抓好落實,切實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貼心服務項目建設。充分發揮項目主管部門職能作用,深入實施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全面落實“企呼棗(早)應、接訴即辦”,扎實開展項目專員幫包,用好重大項目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項目存在問題的日常調度、梳理匯總、歸口分類和問題解決的綜合協調、調度督導,為項目建設提供精準化、專業化服務。嚴格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統籌土地、資金、能耗等資源要素,健全市場化配置機制,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項目落地創造良好環境和穩定預期。特別是要集中優勢資源,盯緊靠上服務,推進棗莊民用機場盡快全面開工,力爭莊里抽水蓄能電站年底前立項、明年上半年開工,督促欣旺達、吉利欣旺達、創普斯、中材鋰膜三期等重大鋰電項目加快建設,為打造中國北方鋰電之都提供堅強支撐。

  爭取用好惠企政策。加大對市場主體的指導輔導,幫助項目單位科學謀劃項目、備齊手續要件,靠上匯報銜接,積極爭取中央省預算內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性貸款、科技創新平臺等各類政策、資金支持。特別是抓住用好國家新推出的政策性開發金融工具、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設備更新貸款貼息等機遇,在重點抓好已獲支持的高新區吉欣鋰電產業園、滕州老城區城市更新等項目建設的基礎上,靠上幫扶指導和溝通協調,爭取更多項目獲得資金支持。同時,抓好各級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及時協調解決政策落實中的難點、堵點問題,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要求,扎實做好新版國家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組織實施工作。組織協調有關部門提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信息公開力度,跟蹤清單落地實施情況,持續開展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問題自查自糾,清理取消對企業注冊及跨區域經營、遷移設置的不合理限制。積極探索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落地實施的新舉措、新方法、新手段,推動“非禁即入”落實落地。

  精心打造“誠信棗莊”。以實施《棗莊市“十四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為引領,對標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創建標準,進一步加大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公示、共享力度,更好發揮信用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作用。推動各部門在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雙公示”的基礎上,逐步拓展至行政強制、行政確認、行政監督檢查、行政獎勵、行政裁決等事項公示,推動各方全面踐行向市場主體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全面深化“誠信政府”建設。繼續探索創新誠信激勵應用場景,依法依規落實失信聯合懲戒,推動各級各部門開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建立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進一步提高行政處罰信用信息協同修復效率和水平,幫助企業保持良好信用記錄,打造更有溫度的營商環境。

  總之,市發展改革委將以《條例》施行為契機,擔當盡責,積極作為,全力營造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的濃厚氛圍,為實現“增速進位、總量前移、跨越趕超、重塑輝煌”的目標作出發改貢獻。

  問題四:政務服務領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前沿陣地”,《條例》對政務服務作出專章規定,下一步市審批服務局將采取哪些措施讓市場主體和群眾辦事更加便利高效?

  周慧介紹: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前沿陣地”,市審批服務局將自覺當好《條例》的宣傳員和實踐者,堅持“精簡、統一、效能、便民”原則,聚焦市場主體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著力提升服務質效,擦亮“棗辦好”政務服務品牌。

  健全標準,推行政務服務規范化。建立完善市區鎮村四級政務服務體系,推動政務服務事項應進必進,規范咨詢、辦事、幫辦代辦等窗口設置。規范線上辦事服務,統一網上辦事入口,優化網上辦事指引,提升網辦深度。加強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完善政務服務事項目錄清單和實施清單,打造簡明易懂的辦事指南,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線上線下“標準規范、四級統一”。健全審管銜接機制,優化互動平臺建設,促進審管信息實時共享。

  深化集成,推行政務服務高效化。持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改革,合并事項、簡化材料、重塑流程,實施“多評合一”“多審合一”“多測合一”“多驗合一”,推行水電氣暖信聯合報裝,創新“零增地”“棗開工”審批模式,助力企業早日落地投產達效。開展商事登記“全生命周期服務”,在實現開辦企業“1個環節、0成本、材料齊全當場辦結”基礎上,打造“證照聯辦一件事”集成服務場景,持續優化歇業備案、簡易注銷、代位注銷服務流程,營造“寬進寬出可暫?!钡氖袌鲋黧w高質量發展環境。

  暖心舉措,推行政務服務便利化。推行“午間不斷檔·全年不打烊”等錯時、延時、預約服務,最大限度滿足群眾辦事需求。加強周邊城市政務合作,構建“跨域通辦”工作體系和聯絡協調機制,實現跨域事項辦理無縫銜接。夯實“審批不出鎮”試點改革成果,持續完善政務服務地圖功能,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開展實體大廳無障礙改造和適老化提升,推進基層政務服務向“快辦、易辦、好辦”轉變。

  數據賦能,推行政務服務電子化。推進政務服務數據匯聚共享,配合市大數據中心選取高頻事項逐步打通數據壁壘,切實推進政務服務信息互聯互通。推進“無證明辦事”實施,推廣電子證照代替紙質證照,對可實現共享的材料免予提交。建設完善“1+9+N”交易平臺體系,推動數字證書無介質化應用,允許投標人通過手機APP完成實體數字證書解密簽章等功能,評審專家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云簽”,實現企業“零跑腿”“不見面”“零費用”參與交易活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hong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