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廳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結果導向,聚焦影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堵點痛點難點精準發力,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逐步形成“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的工作格局,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滿意度。
一是服務國省重大發展戰略。推出8項服務“一帶一路”倡議、12條服務自貿區建設和15項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措施,出臺《全省重點建設項目治安保衛工作方案》,與重慶市公安局簽訂《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警務合作框架協議》,增加永久居留推薦主體,擴大永久居留申請對象范圍,實行兩級分類、全面放開、區域調控的落戶政策,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向全省大中小城市和“一干五區”中心城區均衡落戶,持續為服務國省發展戰略提供重要支撐。依法嚴厲打擊各類擾亂民營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的犯罪行為,全力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制定實施《規范辦理市場主體經濟犯罪案件指導意見》,依法慎用強制措施,持續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二是鞏固提升“一網通辦”能力。制定出臺《四川省公安機關行政權力指導清單》,調整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行政權力事項874項,省本級實現公安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100%,“最多跑一次”事項100%,“全程網辦”事項90%,承諾時限比法定時限平均減少62%;推進居民身份證、居住證等7類公安電子證照在全省旅店住宿、網吧上網等多場景應用;編制11個公安廳牽頭的“一件事一次辦”辦事指南,跨部門協調推動“不動產登記一件事”“出生一件事”“入學一件事”等事項落地實施。
三是推出系列便民利企新措施。全面落地“川渝通辦”、西南五省“跨省通辦”“省內通辦”等共計88項公安政務服務事項;在全國率先實現川渝跨省“一站式”戶口遷移,開通戶口遷移“川渝黔藏跨省通辦”業務;推行車管業務“加急辦、網上辦、預約辦、延期辦、容缺辦”;在全省建成39個外國人服務管理站,承擔外國人住宿登記、簽證證件受理、涉外矛盾糾紛調解、社區涉外服務等職能;精簡企業申請制造弩、申請爆破作業許可材料,一系列具體辦法聚焦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準發力,便民利企舉措進一步充實。
四是助力拼經濟搞建設穩大盤。出臺《全省公安機關服務保障穩住經濟16條措施》,全省21個市(州)公安機關制定服務保障措施372條、縣級公安機關制定措施3140條;促進汽車產業消費,在4S店銷售點、汽車產業園區、二手車銷售市場加強機動車登記服務站建設,全省109個登記服務站均可以辦理二手車業務;優化機動車檢驗制度,今年10月1日起,將私家車檢驗周期調整為10年內上線檢2次,15年后每年檢1次;放寬城市道路貨車通行限制,全省各地每天允許貨車配送通行時間均超7小時;研發“川e宿”微信小程序,指導鄉村民宿落實實名信息登記等管理制度;建立來川復工復產、保工保產“快捷通道”,實現人員出入境業務手續辦理和接受疫情防控閉環管理的無縫對接,服務華為、京東方等大型企業在川用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開通防疫重點車輛通行“綠色通道”,上線運行“入川即檢”視頻監控系統,為全省拼經濟、搞建設、抓發展持續貢獻“公安力量”。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