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簡政放權、全力實施改革創新、全速提升服務水平......近年來,濱州市秉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緊盯市場主體難點、堵點問題,多層面、多角度、全方位將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把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落實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個環節,全面助推法治濱州建設高質量發展,2020年7月被中央依法治國辦命名為全國首批,全省首家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2021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攻堅克難獎”,2022年6月被司法部授予“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大力營造“舒心高效”法治化營商環境
“原來辦這個證,跑這跑那,還得開各種證明,得好幾天,現在真是方便多了?!鼻安痪?,濱州市民王先生在濱州市交通局申請辦理道路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業務時,拿到證件的一刻既意外又激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濱州市委依法治市委員會先后出臺《濱州市優化法治環境工作協調機制的實施意見》《濱州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法治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全力解決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法治護航是營商環境的有力保證。持續推進“減證便民”,創新開展“證明材料不用跑”改革,通過告知承諾、信息共享、部門協查三位一體改革舉措,在“小證明”上做文章,幫群眾和企業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大問題”,積極打造無證明城市,最大限度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方便,真正實現“便民”“惠企”。截至目前通過告知承諾方式累積減少證明材料16萬余份。
營造“放心規范”法治化營商環境
“執法普法雙評議、紀法協同等改革創新舉措,進一步倒逼政府機關規范行政行為,提高政府機關的法治意識,進一步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濱州市司法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張雙成在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濱州市在全省率先創新實施執法普法“雙評議”,緊扣評議主題和事項,在評議團人員構成上,有側重的從三個方面選擇專業人士參加,確保評議的客觀性、公正性和廣泛性,針對市縣兩級10個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規劃部門,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綜合運用“查、觀、聽”三種方式,對被評議對象的執法普法工作進行全面評價,客觀全面的檢驗被評議單位的執法普法工作。截至目前,抽查執法案卷99卷,音視頻記錄26個,評議現場執法10次。
同時,濱州市首創實施法紀協同,增強督察力度。積極探索推動將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納入黨委巡察,全面推動紀法協同。以博興試點為模板,指導6個縣市區開展“雙察”聯動行動。截至目前,全市已先后抽調45名業務精英參與,督察巡察單位36個,發現共性問題3大類50余項,個性問題28個,已全部納入整改問題清單,做到限期整改。
營造“暖心便捷”法治化營商環境
“2020年我在工地上工作時不小心受傷,雇傭老板墊付了2萬元醫藥費后,就再也沒管過了,請你們幫忙想想辦法?!标栃藕恿麈偞迕裢跄臣庇暾埛稍?。了解當事人王某的情況后,濱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為其開辟綠色通道,當即指派了法律援助律師,讓王某及時獲得了法律援助。
近年來,濱州市加快建設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積極推進“智慧法律服務進程,加強“濱濱優律”小程序和“法援在線”平臺推廣使用,推動實現公共法律服務“掌上辦”;整合法律援助、公證服務、司法鑒定等資源,打造一體化的熱線平臺,開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動,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服務領域范圍,實現“應援盡援、應援優援”。截至目前,已建成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7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90個、有780名律師、3694個村(居)配備法律顧問。升級“12348”熱線平臺,今年以來接聽來電12000余個。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