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從銀川市審批服務管理局了解到,依托政務服務效能監管平臺和專網數據歸集,銀川市首創在線政務服務能力“數字體檢報告”,實現問題精準定位、短板有據可查、整改靶向施策,銀川市政務服務協同管理進入“數字時代”。
銀川市“數字體檢中心”按照全國一體化平臺建設要求,設置事項基礎支撐度、辦理成熟度、“好差評”服務滿意度、電子證照數據歸集度四大類“體檢項目”。各項數據由系統從數據中心自動提取并生成檢測結果,健康指標環比增減一目了然,實現了能力評估和目標完成相結合的綜合量化分析結果科學刻畫。
“銀川市‘數字體檢中心’借鑒醫院體檢報告內容設定,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均值分析、特定行業的規定要求以及比對業務辦理實際情況,設置了4大類26項檢測項目的參考值,單項指標的健康狀況分為極佳和欠佳兩種類別。通過數字化評估優勢強項和短板弱項,可科學公正評判部門、縣(市)區政務服務能力水平,并針對性督促整改?!便y川市審批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通過賬號分配,各職能部門可通過效能監管平臺“數字體檢中心”按月生成本部門數據體檢報告。所有檢查項目結果數據與參考數值對比后,“健康狀況”為欠佳的項目,系統將自動生成小節建議,提醒體檢部門針對性地提升優化,實現問題精準定位、整改重點清晰,讓使用者如同真實體檢般,明確知曉提高健康指數的方式方法。同時,為幫助體檢者快速理解指標的計算方法,避免優化提升措施采用不精準、實施不恰當等問題,系統在體檢備注中加載了指標詳解功能,以彈窗形式,對每個體檢項目指標的計算方式給予詳細解釋說明,降低了系統應用門檻,方便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人員使用相關體檢功能。
據介紹,銀川市審批服務管理局自去年啟動“一網通辦”綜合服務平臺建設項目以來,對接連通自然資源、市場監管、人社、醫保、公積金、住建廳、民政廳、發改委、交通運輸、水利、煙草、殘聯、稅務13個廳局的34個專網系統,實現不動產、人社、公積金、稅務、企業登記注冊、企業各類經營許可等120多萬條辦件數據按照國家標準統一歸集,房產證、社保登記、公積金貸款、工商登記、食品經營許可等群眾辦理頻次高、范圍廣的事項實現了辦理過程數據和結果數據整體歸集,為開發上線多部門、跨層級的在線服務能力多維度分析功能,開展“數字體檢”構筑了大數據基礎。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