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報關協會在2022中國關務發展大會上發布2022年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測評結果,廈門榮獲最高等級——四星級,連續四年獲得此項測評最佳成績。
據了解,此項測評中,廈門與天津、青島、上海、寧波、廣州并列四星級(排名不分先后)。測評秉承客觀、公正、科學的要求,關注成本、時效、監管環境、商事服務、信息化及其他配套等領域,通過在線問卷調查、公開數據整理分析以及專項調查,匯總計算得出相應星級評價。測評結果顯示,在信息化與無紙化方面,廈門及其他四個口岸蟬聯最高級別評價。
口岸營商環境是城市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四年來,廈門跨境貿易便利化建設由廈門自貿片區牽頭組織,廈門海關、廈門市口岸辦、廈門港口管理局、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等單位協同配合,在國家發改委全國營商環境跨境貿易指標提升工作、海關總署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和廈門港口高質量發展指揮部港口通關環境優化提升工作專班工作中取得顯著成效。
搶抓先行先試的機遇,構筑改革開放新高地。今年廈門首次被列入海關總署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城市。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聯合各相關單位,通過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圍繞優化通關流程、清理規范收費、數字賦能提效、高效利企便民等四個方面,多措并舉,形成既有符合國家層面的“規定動作”,又有符合廈門實際的“自選動作”的具體措施共44項,構建穩定透明可預期的口岸服務環境。
為推動廈門港口高質量發展,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還牽頭成立了廈門港口通關環境優化提升工作專班,通過提升通關便利與時效、優化國際集裝箱中轉流程、提升口岸服務與配套能力、深化口岸數字化建設等四個方面,推出21項具體措施,在提升出口拼箱通關時間、繼續實施貨物港務費優惠、推動實施堆場端設備交接單無紙化、強化防疫保障、開通國內首條“絲路海運”電商快線、加快智慧化碼頭建設、打造全國首個實現零碳排放綜保區等各方面取得務實成效,有效解決企業難題,打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廈門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再創歷史最優水平,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24.34小時、1.09小時,同比壓縮20.35%和30.13%。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綠色低碳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超能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