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是滄州一家商貿公司的負責人,近期參加招投標時發現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而被拒之門外,他急忙向市場監管部門尋求幫助?!耙驗樽约菏韬?,沒有按時年報,現在好不容易有招投標機會,卻因為信用受損被拒?!眲⑾壬f,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一對一”指導企業及時補辦年報,僅用一天半的時間就將企業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企業順利參加了招投標。
這是滄州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的生動寫照。一流的營商環境、規范的市場運行、高效的市場監管,既是經濟高質量發展所需,也是廣大市場主體所盼。今年以來,滄州市創新工作機制,優化工作方法,一體推進市場監管“智慧化”“信用化”“法治化”建設,促進市場主體保存量、擴增量、提質量,最大限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滄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以“智慧化”賦能市場監管提效。市市場監管局開發設計陽光餐飲智慧監管平臺,將1472家學校食堂和122家大型餐飲單位、集中供餐單位納入監管平臺,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依托滄州市網絡監管平臺,對7800多家餐飲外賣商戶設置安全防線,提高網絡訂餐安全系數,消除“看不見”的風險隱患;在7家農貿市場、17家商超、6家便民市場、5家食堂試點推行“一菜一碼”賦碼管理,確保食用農產品源頭可溯、去向可追;2200多家藥品零售企業全部入網“藥品流通追溯系統”,藥店經營數據上傳率平均達到98.5%。
以“信用化”賦能營商環境優化。滄州市積極探索“建立失信約束緩沖帶+開通數據共享快車道+設立事前提醒服務臺”,針對失信情形,運用精準比對信息對擬清理吊銷執照企業逐一電話提醒,對經提醒仍有意愿繼續經營的企業,允許及時改正后退出清理吊銷執照名單,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今年以來,全市運用信用風險分級分類開展抽查493次,檢查市場主體5936家,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企業6192家。
以“法治化”賦能行政執法改革。探索推進跨區域跨部門聯合執法,與衡水市、德州市建立區域聯動執法協調機制和“辦案直通車”快速通道,建立“津魯冀”七市(區)域聯動執法協調機制,與廊坊市、天津靜海區建立食品藥品安全區域聯動議事協調機制。同時,積極探索包容審慎監管執法模式,對新設立的“三新經濟”市場主體實施1至2年的“包容期”,期內采取教育提醒、勸導示范、警示告誡、行政提示、行政指導、行政約談等柔性監管方式?!斑^罰相當”“首違不罰”理念的應用,為市場主體健康發展打造了規范有序、寬松良好的法治化市場環境。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綠色低碳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超能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