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1月6日在寧波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2年工作回顧

  2022年是本屆政府的起始之年。近一年來,面對異常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超預期因素疊加沖擊,我們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按照省市黨代會的要求,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忠實踐行“八八戰略”,扎實推進“兩個先行”,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承壓奮進、銳意拼搏,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好于全國全省,實現了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建設良好開局。

  ——我們堅決貫徹國家關于穩住經濟大盤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實施穩進提質八大攻堅行動,奮力實現經濟運行企穩向好。始終把穩增長放在突出位置,強化經濟高頻監測調度,常態化開展掛聯區(縣、市)協調服務,千方百計擴內需、暢循環、穩企業,以寧波的“穩”和“進”為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預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1680億元,同口徑增長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7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5萬元,收入倍差縮小到1.71;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突破12.5億噸,增長2.1%,連續14年保持全球首位,集裝箱吞吐量達3335萬標箱,增長7.3%,連續5年居世界第三;外貿自營進出口總額超1.2萬億元,增長5%以上,其中出口超8000億元,增長8%左右。

  ——我們聚焦聚力塑造變革,加快體系重構、制度重塑、要素重組、能力提升,著力激發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建設強勁動力。圍繞推進“六大變革”、打造“六個之都”,精心編制行動綱要和重大改革清單,體系化、制度化構架數字化改革,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先行,深入開展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謀劃建立重大項目“1244”統籌推進機制,科學劃分市與區(縣、市)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加快建設數字政府,努力打造“兩勤兩?!备咚刭|政府團隊,調整成立城市規劃委員會,強化城市規劃統籌協調,切實抓好120項省級以上改革試點、21項牽一發動全身的重大改革,一批變革創新的大場景大成果落地應用,新型城市化、全域都市化和市域一體化的新模式新機制加快形成。

  ——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實筑牢疫情防控防線,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貫徹落實上級各項決策部署,因時因勢迭代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七大機制”和“五快循環”,以最快速度、最小代價打贏突發疫情阻擊戰;持續做好老年人群疫苗接種和重點人群加強免疫接種工作,60歲以上老人接種覆蓋率達92.4%,成年人加強免疫接種率達81.6%;全面提升醫療救治能力,全力保障藥品供應,努力確保從“防傳染”向“保健康、防重癥”平穩轉段。

  ——我們堅定扛起除險保安政治責任,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努力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扎實開展除險保安百日攻堅行動,全面排查整治各類風險隱患,深入開展夏季治安打擊整治、常態化掃黑除惡,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產,有效應對“軒嵐諾”“梅花”連續臺風和罕見高溫干旱不利影響,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領域風險,努力夯實社會治理基層基礎,高質量完成平安護航黨的二十大各項任務。高分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連續16年榮獲省“平安市”稱號,鎮海、北侖、奉化、余姚被授予省“一星平安金鼎”。

  一年來,主要做了八方面工作。

 ?。ㄒ唬┤σ愿爸蠹偫Х€鏈,確保經濟平穩運行

  堅持主動抓、抓主動,以超常規力度推進經濟穩進提質,攜手各類市場主體共渡時艱。助企紓困加力落實。第一時間全面頂格落實國家和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制定實施穩鏈紓困助企“47條”、穩經濟“16條”和接續政策,為企業降本減負585.7億元,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409億元,兌付惠企政策資金432.5億元。充分發揮金融“活水”作用,普惠小微貸款增速達35.5%,新增企業首貸戶2.1萬戶;新增制造業貸款821.3億元,增長16%。開展“千名干部助企紓困”、“三穩三提”企業服務專項活動,聯系服務企業4.2萬家,辦結企業訴求1.6萬件。穩鏈保供成效明顯。實施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制度,強化重點物資運輸保障和跨市協調,建成前灣新區保供中轉倉。優化港區防疫機制,實行不登輪作業、“一船多證一次通辦”服務等港口常態化運行措施。開展“標志性產業鏈群對接”活動410場,組建省級產業鏈共同體44家。全力抓好電力、民生商品保供穩價,發放價格補貼9億元,建成應急物資庫點538個。市場活力提振復蘇。實施優化營商環境5.0版,在“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中位列全國第五。完善企業“一站式”開辦、“極簡化”審批和歇業“一件事”改革,市場主體突破130萬戶。開展促消費十大行動,累計發放消費券近20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70億元,增長4.8%,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ǘ┣Х桨儆嫇寵C遇擴投資,重大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堅持發揮投資“穩定器”作用,搶抓國家政策窗口機遇,大力推動續建項目提量、新建項目提速、謀劃項目提前。有效投資擴量提質。實施擴投資優結構攻堅行動,推進工業投資“雙百”工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1244”機制強力推進通蘇嘉甬鐵路、寧波西樞紐、甬舟鐵路等一批重大項目提速開工,463個省市重點建設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要素保障扎實有力。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53億元;投放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141.4億元,規模居全省第一;92個項目獲國家設備更新改造貸款財政貼息支持,214個項目獲國家中長期貸款支持。政府投資基金規模超424億元。加強用地和能耗保障,國有建設用地供應6.9萬畝,增長16.9%,統籌形成65萬噸標煤能耗指標供給。招商引資大統籌成效明顯。構筑全市“一盤棋”大招商新格局,組建市投資促進委員會,成立投資促進署,出臺招商引資新舉措“25條”。深入實施“招大引強”專項行動和穩外資工作,吉利新能源汽車系列等重大項目簽約落地。引進內資1850億元,增長2.9%。實際利用外資37億美元,增長13.1%,引進世界500強企業項目6個。

  (三)堅定不移強創新增動能,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加快

  堅持創新驅動、數字賦能,以“大優強、綠新高”為導向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全球智造創新之都建設不斷提速。創新能力有效提升。石墨烯創新中心成為全省首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入選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慈溪通過國家創新型縣(市)驗收。開工建設甬江科創區,以甬江實驗室為龍頭的實驗室體系加速構建,獲批省級技術創新中心2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家。攻克深海耐壓防腐材料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獲省級以上科學技術獎勵48項。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績效考核蟬聯全國第一,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7萬件。研發投入強度達3.0%??苿撋鷳B不斷優化。實施“一城三地”人才新政30條,遴選支持全職頂尖人才項目4個、甬江人才工程項目402個,入選省“鯤鵬行動”計劃4人,新增國家級重點人才工程93人,均創歷史新高。新引進大學生超22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1萬人。啟用科技大市場3.0版,實現技術交易額500億元??萍夹椭行∑髽I貸款余額增長30%。制造業提質增效。磁性材料、綠色石化獲評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成立數字經濟局,實施數字經濟“雙萬億”工程,核心產業營收達4800億元。推進行業數字化改造,新增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和優秀場景18個,居全省第一。柔性電子未來產業先導區、功能材料產業平臺分別入圍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和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均超6%。編制完成工業集聚區規劃,改造低效工業區塊40個。服務業加快發展。實施服務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三年行動,新增省級服務業創新發展區2家。成為長三角唯一入選國家首批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北侖(奉化)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入選國家建設名單。金融機構存貸款雙雙突破3萬億元,科技服務業營收達420億元。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南塘老街入選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水街、韓嶺街區入選省級高品質步行街試點。企業培育成果亮眼。實施一流企業培育工程,新增上市公司11家、總部企業105家,18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引導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20個、專精特新“小巨人”101家。高新技術企業增長36%,居全省首位??萍夹椭行∑髽I突破2萬家。持續推進“個轉企”“小升規”,新增規上工業企業超500家、規上和限上服務業企業641家。

 ?。ㄋ模┏掷m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雙循環樞紐功能有效提升

  堅持放大港口和開放優勢,強化國際國內鏈接功能,不斷拓展內外合作領域,國際開放樞紐之都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港口硬核實力進一步增強。完成寧波舟山港總規修訂,與舟山引航一體化實現實質性突破,“兩場一倉”布局進一步優化。成功舉辦國際海洋經濟與海商事服務論壇,設立國際海商事爭議解決中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穩居全球十強。完成海鐵聯運145萬標箱,增長20.4%。國際郵件互換中心正式啟用。成為第五航權開放城市。開放平臺加快建設。高質量建設浙江自貿區寧波片區,獲批數字人民幣等國家級試點11個,落地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改革試點政策13項,獲評浙江自貿區最佳案例18項。高標準建設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范區,自中東歐國家進口增長40%。成立中國-中東歐國家創新合作研究中心,建成中東歐中小企業集聚區一期,新設駐中東歐國家聯絡處9個。對外貿易保持平穩。出臺外貿高質量發展政策,實施落實RCEP三年行動方案,外貿出口保持全國城市第五位。推出涉外商務人員出入境便利化舉措,全國首創商務包機支持外貿企業出境搶訂單,設立境外營銷中心9家。加快“一站兩倉”新型貿易基礎設施建設,新增海外倉42萬平方米,跨境電商進出口突破2000億元。服務貿易增長20%,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入選全國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培育省級內外貿一體化“領跑者”企業37家。備案(核準)中方投資額36.8億美元,增長51.4%。積極參加第五屆中國進博會,意向成交采購額達34.8億美元。區域合作取得新成果。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主動參與上海大都市圈建設,綜合性全球城市定位寫入空間協同規劃,滬甬跨海通道項目列入五大區域協調發展行動計劃,環杭州灣創新聯盟正式成立。深入實施唱好杭甬“雙城記”五年行動計劃,杭甬高速復線一期二期加快推進,社?!耙豢ㄍā钡?3項惠民利企事項啟動實施。編制寧波都市圈發展規劃,簽訂甬紹“1+7”合作協議,甬舟、甬紹、甬臺一體化合作先行區加快建設,甬舟103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市通辦”,六橫公路大橋二期開工建設。高質量做好東西部協作、山海協作、對口支援工作,有序推進與蚌埠、延邊、黃岡對口合作,6個案例入選“全球最佳減貧案例”。

  (五)著力統籌城鄉發展,大都市格局風貌初步顯現

  堅持全域統籌、城鄉融合、綠色發展,深化市域空間梳理、城鄉建設管理和生態環境治理,東方濱海時尚之都建設扎實推進。全域都市化框架加快構建。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啟用“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姚江兩岸、東錢湖等片區功能進一步完善。啟動寧波西樞紐先導工程。深入謀劃翠屏山中央公園。軌道交通2號線二期全線投用,6、7、8號線和市域鐵路慈溪線、象山線全面開工。環城南路西延、鄞州大道-福慶路(東錢湖段)一期、西洪大橋及接線建成通車。出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行動綱要。高品質城市建設扎實推進。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滾動實施精特亮工程,完成年度城市體檢。國際會議中心建成投用。建成精品線路27條、特色街區59個、“三江六岸”濱江休閑空間342.1公頃、兒童公園等城市公園9個。改造完成城中村1076萬平方米、老舊小區800萬平方米,新增未來社區20個、省級城鄉風貌樣板區12個。新改建綠道471公里,省級綠道實現主線貫通。打通斷頭路17條,建成海綿城市43.2平方公里,新建地下綜合管廊15.7公里。實施防洪排澇十大工程,建成海塘安瀾工程47.4公里,葛岙水庫下閘蓄水,開工建設清溪水庫、水庫群東西線聯通工程。全力打造“最干凈城市”,建成“席地而坐”城市客廳示范區域38個,垃圾分類整體成績穩居全國大城市第二。鄉村振興深入實施。糧食穩產保供能力持續增強,種植面積達172.5萬畝,產量達14.3億斤,均實現“七連增”?!安嘶@子”產品穩定供應,生豬出欄量增長15%,建成全國首個數字化“方艙”蔬菜批發市場?!梆畠?540”水稻列入國家主導糧油品種,6家企業(機構)入選國家種業陣型企業,寧海成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級制種大縣。新增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12條。所有行政村實現集體經濟總收入超50萬元和經營性收入超30萬元。打造跨縣域美麗鄉村風景線4條、省級未來鄉村38個、藝術賦能村50個。改造農村供水管網306.8公里。象山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生態環境有效治理。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出臺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全域建成清新空氣示范區,PM2.5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22微克。整治“低散亂弱”、高耗低效企業3431家,淘汰落后產能企業451家,建成綠色工廠686家。實施“甬有碧水”八大攻堅行動,地表水市控以上斷面水質優良率提升到93.6%,連續5年獲省“大禹鼎”?!盁o廢指數”水平持續位居全省前列,北侖、奉化、寧海獲評省三星級“無廢城市”。海曙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龍觀鄉成為全國首個生物多樣性友好鄉鎮。中央、省委生態環保督察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反饋問題按期全面整改。

  (六)切實強化改革攻堅,高質量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堅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一體融合、統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數字化改革和共同富裕改革,一流智慧善治之都建設蹄疾步穩。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試點扎實推進。實施方案獲自然資源部批復。整治面積62平方公里,集中連片整治永久基本農田9萬畝,盤活存量建設用地2.2萬畝。推進地下空間分層分類開發利用,實現地下空間多規融合。數字化改革成果加快落地。迭代完善“1612”體系構架,97個省級重大應用貫通落地,政務數據共享需求滿足率達到100%?!罢呔銕煛薄靶戮用褚患隆钡葢贸晒珖茝V,江北政務服務“一件事”集成改革成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高標準打造“5G+智慧港口”“浙里甬文明”等特色場景應用,入選全省數字化改革最佳應用5項、最優規則1項。深入推進“最多報一次”改革,市級報表精簡80.9%。建成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重點領域改革加速突破。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規上工業畝均稅收增長6%。59家制造業企業、28家服務業企業入選全省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均居全省第一。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市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至6家。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完成“1+8”執法隊伍整合,縣及縣以下執法力量占比達90%。扎實推進鄉村集成改革,閑置宅基地(農房)激活利用全市推行。

 ?。ㄆ撸┰鷮嵧七M富民惠民安民,共富幸福指數不斷走高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推進“浙里甬有”系列行動,第13次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城鄉幸福共富之都建設取得初步成效。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深入實施“甬上樂業”行動,建成“靈活就業在線”平臺,城鎮新增就業24萬人。全國首創“靈活?!逼栈荼kU,“穩業?!薄靶劫Y?!被菁?5萬名職工。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金標準全省第一?;踞t保實現市級統籌,城鄉居民醫保覆蓋面擴大到非本市戶籍人員。長期護理保險全面覆蓋基本醫保參保人員。全國首創種植牙醫保限價支付,升級“天一甬寧?!被菝裥蜕虡I補充保險。制定“擴中提低”行動方案,建立“全面覆蓋+精準畫像”數據庫,實施九大重點群體激勵計劃,低保標準、特困供養標準、孤困兒童平均保障標準、臨時救助力度均居全省第一,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1%。新改建標準化老年食堂152個,新增養老床位4000張、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9574個。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7.3萬套(間),首個共有產權住房項目開工建設。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教育衛生事業加快發展。新改擴建幼兒園、中小學36所,新增基礎教育學位4.6萬個,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公辦學校就讀比例超97%。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平穩推進“雙減”工作,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率達100%。優質示范高中定向分配比例達61.3%。獲批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江北獲評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新增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1個,東方理工高等研究院首批博士研究生正式入學。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牌數排名第四,世界技能大賽金牌實現“零”的突破。啟用市第一醫院方橋院區,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項目加快建設。獲評省醫學高峰高地建設工作成績突出集體,蟬聯全國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績效評價再次榮獲全國第一。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升。深入推進文明典范城市創建,開展市民文明素質養成行動,打響“在寧波,看見文明中國”品牌。建設“人人慈善標桿區”,新增慈善信托3629.9萬元,位居全省第一。天一閣博物院南館規劃建設正式啟動,河姆渡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獲批立項。成功舉辦首屆世界陽明學大會和海絲之路文博會,出版《四明文庫》首批文獻,《望道》《問天》2部作品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奉化獲評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建成“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860個、鄉村博物館46家、城市書房20家。獲評省競技體育突出貢獻獎,省運會金牌數、獎牌數均列第二。新增體育公園、百姓健身房和村(社)運動場138個。

  (八)狠抓政府自身建設,履職效能顯著提升

  堅持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政府團隊,著力提標準聚心氣、提能力強實操、優作風干成事、優機制增效能,加快建設整體智治、唯實惟先的現代政府。強化政治建設統領。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強化時時、處處、事事對標對表,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完善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健全黨組集體學習制度,抓好巡視、巡察、審計反饋問題整改,推動重大決策部署在政府系統快落地、早見效。強化法治建設牽引。出臺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強化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立改廢政府規章13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100%。依法接受人大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534件、政協提案475件。法治政府建設水平保持全國前列。強化專業能力和工作效能提升。創新實施重大任務“部門+專班”、“線上+線下”會商等扁平化、集約化工作機制,完善一體化政務協同平臺,加強和改進督查考核,推進“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考核化”。強化“兩勤兩?!?,有效傳導壓力、激發動力,形成你追我趕、爭先創優的生動局面。強化作風建設保障。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扎實開展“鍛造一流作風、營造一流環境”和“五問五破、五比五先”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加強廉潔政府建設,健全自然資源出讓、工程項目建設、國有企業運行管理相關制度。嚴格財政資金績效管理,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得到有效壓減。

  同時,我們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軍民融合扎實推進,民族宗教、審計統計、人防海防、哲學社會科學、史志檔案、外事僑務、港澳臺、信訪等工作切實加強,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老齡、紅十字、殘疾人、關心下一代等事業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事非經過不知難,過去一年的發展殊為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砥礪奮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勞動的全市人民,向積極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部省屬駐甬單位、駐甬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消防救援隊伍,向“寧波幫”和幫寧波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寧波發展的海內外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去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不及預期,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穩進提質的基礎尚不牢固,企業生產經營還面臨多重困難,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不強,支撐性大企業大項目大平臺不多,經濟韌性還需進一步增強;創新動能支撐不足,新興產業占比不高、帶動力不強,大院大所作用有待發揮,人才總量和勞動力素質尚不能滿足發展需求,動能轉換還需進一步加速;城市能級品質有待提升,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還有明顯短板,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中心城區極核功能偏弱、人口規模偏小,大都市建設還需進一步發力;市域社會治理領域仍有不少風險隱患,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環境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基層治理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應對處置風險能力亟待增強,生態環境承載力不高,城市本質安全水平還需進一步提升;政府自身建設還需持續推進,政策供給精準度不高,部分工作人員擔當意識、攻堅能力不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同程度存在,腐敗現象仍然時有發生。對這些問題,我們還需進一步加大力度,切實推進解決。

  二、2023年主要目標任務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省市黨代會部署、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

  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決策、省委部署和市委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握“六個更好統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提振市場信心和活力,突出鞏固現代產業和實體經濟優勢,突出增強創新發展和改革攻堅動能,突出提升雙循環樞紐能級,突出優化城市格局和功能品質,突出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先行,深入推進“六大變革”、打造“六個之都”,加快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建設取得新突破,為推進“兩個先行”、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市域樣板開好局起好步。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建議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繼續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外貿自營進出口總額保持全國占比份額;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以內,城鎮新增就業2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能源和環境指標完成省下達的計劃目標。

  做好今年工作,要重點把握好四個方面:

  一是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打好政策組合拳,推動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厚植“靠實力說話”的底氣,以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撐經濟穩進提質、領先領跑。

  二是牢牢把握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戰略部署,把開放作為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的重要法寶,彰顯“向東是大?!钡哪懽R豪氣,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更大力度引導企業用好超大規模國內市場、拓展多元國際市場,更實舉措推進有效投資落地放量、消費提檔升級,為經濟穩定可持續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三是牢牢把握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的重要要求,更高標準加強城市規劃建設治理,大力推進城鄉更新提速、公共服務提級和基層治理提效,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先行,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塑造“高端又大氣”的最美城市形象,全方位彰顯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的品質魅力。

  四是牢牢把握全球一流、全國領先、全省領跑的工作標準,加強高水平現代政府建設,敢闖敢為、敢干敢首創,盡顯“逐浪立潮頭”的膽氣,全力營造最優營商環境,構建最佳親清政商關系,大力提振市場主體信心,讓各種資源要素全面迸發活力,讓各項改革充分釋放紅利,讓各類主體競相在寧波創業興業。

  重點做好十方面工作。

 ?。ㄒ唬┘铀佼a業能級躍升,著力增強實體經濟競爭優勢

  圍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探索兩業融合新路徑,進一步提升實體經濟發展水平。

  發展壯大先進制造實力。全面開展鏈群培育,協同推進整零對接、進口替代、強鏈補鏈,持續壯大綠色石化、汽車、高端裝備等優勢產業集群,爭創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核心區2個、產業鏈共同體5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之城”,加快推進吉利新能源汽車系列等重大項目,建設新能源整車智造等四大高地。大力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導體、柔性電子等未來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和8%。加快甬矽芯片封測二期、拓普汽車系列等在建項目進度,開工建設杉杉鋰電池等重大項目。強化工業用地“兩區兩線”管控,開展新一輪“騰籠換鳥、鳳凰涅槃”行動,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整治提升三類企業3000家。持續培育“大優強、綠新高”企業,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20家左右,繼續保持全國城市第一;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120家、上市公司10家以上。

  超常規發展數字經濟。實施數字經濟投資“三年雙倍增”計劃,數字制造業、數字服務業營收均增長15%以上,核心產業營收達5800億元。推進寧波軟件園、芯港小鎮、鎮芯小鎮、前灣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軟件業務收入增長15%。爭創國家智能制造先行區、“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培育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10個,建成市級以上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100個。支持人工智能、區塊鏈、元宇宙等新技術創新應用,培育優秀應用場景30個。

  做優做強現代服務業。深入實施生產性服務業、港航服務業、專業服務業三大攻堅行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以上。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文化、健康等高端服務業,加快培育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科技服務業營收增長20%。建設服務業全景智治大數據平臺,新增省級服務業創新發展區2家。構建總部型、成長型、創新型企業庫,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1000家、總部企業100家以上。

  精準幫扶企業減負增效。持續抓好一攬子政策落實,深化政策直達快享機制,用真金白銀助企紓困,以真心誠意保駕護航。力爭兌現惠企政策資金360億元以上,為企業降本減負330億元以上。深化融資暢通工程,加大延期還本付息、無還本續貸支持力度,普惠小微貸款增長16%,制造業貸款增長12%,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14%。

  實施民營經濟新飛躍行動。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大力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為企業送上安心創業發展的“定心丸”、打造百年老店的“助推器”。開展“品質甬商提升工程”,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工程和科技創新項目建設。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探索推進柔性執法和企業信用修復。常態化開展政企懇談活動,探索設立企業家日,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切實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

 ?。ǘ┰鰪娍平倘瞬胖?,著力提升創新策源能力

  突出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地位,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不斷增強創新發展動能。

  加快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大力推動甬江科創區建設,高標準打造甬江實驗室,加快發展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增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5家。實施企業研發總部集聚行動,培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000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00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3000家。聚焦“前沿引領技術-關鍵共性技術-重大場景應用”全鏈條,開展市級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00項以上。實施加大研發投入專項行動,研發投入強度提升到3.15%。

  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施創新制勝科技綜合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技術交易額突破600億元。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3萬件。強化科技金融支持,天使投資引導基金規模增長100%以上。

  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實施新一輪高校重點學科專業提升工程,全力支持寧波大學“雙一流”建設,加快推進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校園一期工程,做好建校申報。支持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雙高”建設,完善中高本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建設省一流技師學院,打造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主動融入國家人才戰略布局,動態完善人才政策體系,打響“寧波五優、人才無憂”服務品牌,提升浙江創新中心能級,引育頂尖人才項目4個,新增省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200人,遴選支持甬江人才工程項目400個。深化青年友好城建設,引進大學生20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萬人。

 ?。ㄈ┩怀鰯U投資促消費,著力釋放內需潛力

  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為高質量發展蓄動能、增后勁。

  優化項目招商機制。強化招商規劃、政策、要素和項目統籌,落實落細“1+12+N”招商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重大招商項目推進制度。研究繪制“產業樹”“產業地圖”等招商圖譜,大力推進產業鏈招商、資本招商、市場化招商和數字化招商。實施全球招商合作伙伴計劃,優化全球“雙招雙引”網絡布局,積極走出去,主動對接全球行業龍頭企業,舉辦系列境內外“寧波周”、跨國公司高管圓桌會議等投資促進活動。引進內資20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0億美元。

  加大投資力度。優化發揮重大項目“1244”統籌推進機制作用,實施市級重點建設項目400個以上、完成投資2000億元以上。開展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行動,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5%。制定新一輪產業投資項目扶持政策,加大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重點領域投資力度,引導企業擴大技術改造投資,制造業投資力爭增長30%。激發各類民間主體投資活力,民間投資增長8%以上。

  加強項目要素保障。做好新一輪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接續儲備和申報,全力爭取財政貼息、資產盤活等政策支持。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國有建設用地供應6萬畝以上,統籌形成80萬噸標煤以上能耗指標供給,爭取更多項目納入上級項目計劃和用地、資金、能耗、排放保障。深化投融資改革,優化政府投資基金運營,積極運用PPP、REITs、EOD等模式,撬動更多市場化基金、引入更多戰略投資者。

  促進消費擴容升級。出臺促消費穩增長專項行動方案,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充分發揮消費券等政策支持引導作用。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加快培育智慧零售、特色街區等消費新場景,布局發展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無接觸消費等消費新模式,積極發展康養家政、文體休閑等服務消費,擴大新能源汽車、綠色家電等大宗消費。推動直播電商規范健康發展,網絡零售額增長6%。加快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國家級試點建設,爭創省級示范智慧商圈。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商業設施。擴大開漁節、開游節、雪竇山彌勒文化節影響力,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強化質量品牌培育,新增“品字標”品牌企業60家。

 ?。ㄋ模┏掷m深化制度型開放,著力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鍛造港口硬核力量,構建與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增強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

  提升一流強港建設能級。加快梅山港口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開工建設鐵路北侖支線復線和梅山支線,加快推進杭甬高速復線三期項目。深化“四港”聯動發展,海鐵聯運超160萬標箱。創新大宗商品海關監管模式,開展重點有色金屬保稅混礦試點,推進液體化工品保稅與非保稅貨物同罐共儲。打造國際中轉集拼基地,加快建設北侖(奉化)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爭取啟運港退稅政策,吸引航運總部機構和優質項目落戶,提升國際航運綜合服務樞紐能級。培育建設10個海洋產業特色功能區塊,海洋生產總值增長10%。打造區域性國際航空貨運基地,開通第五航權東南亞、歐洲貨運航線,全年航空貨運量超13萬噸。

  強化“兩區”開放引領功能。實施寧波樞紐自貿區建設提升戰略,打造國家重要初級產品配置中心。推進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集成改革,實施跨境貿易數智樞紐港等一批標志性項目。深化新型國際離岸貿易試點,加快油氣全產業鏈布局和項目招引,投用200萬方地下洞庫項目,爭取非國營企業進口原油資質。辦好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推進更多機制性活動落戶寧波。持續擴大中東歐商品進口品類和規模,推進波蘭農批市場項目,開展中東歐農食產品進口先行先試,中東歐商品進口額增長25%以上。

  積極打造外貿強市。實施新一輪外貿實力效益工程,全方位開展“百團千企萬人”拓市場促招引專項攻堅行動。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場,深化與RCEP成員國經貿合作,培育新能源汽車出口新優勢。謀劃建設海外倉綜合服務平臺,跨境電商進出口額保持全省占比,數字貿易增長20%以上。培育服務貿易特色園區,爭創全國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增長13%以上。積極開展內外貿一體化試點,“同線同標同質”適用范圍擴大到一般消費品和工業品,支持規模企業自建內外貿一體化數字平臺。

  深化區域協同合作。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加快建設前灣滬浙合作發展區。持續唱好杭甬“雙城記”,積極推進杭紹甬一體化發展,謀劃實施新一批惠民利企事項,深化實施產業鏈共建、科創協同。加快寧波都市圈建設,與舟山共建海洋中心城市。做深做實東西部協作、山海協作、對口支援、對口合作工作。

 ?。ㄎ澹┩七M更深層次改革,著力破難題增活力

  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進一步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形成更多具有寧波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

  加快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改革。完善工作體系、實施體系、政策體系和監管體系,推動跨城鄉、跨行政區域連片整治,探索指標跨區域統籌、交易等政策創新。加快11個國家試點片區整治,新開工整治項目147個,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8200畝。推動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智治集成應用建設,探索要素資源精準配置和重大項目空間適配智能管理,形成10項以上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

  打造數字化改革大場景大成果。持續迭代“1612”體系構架,加快建設城市大腦2.0和省級試點行業產業大腦,升級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深化“數智菜籃子”“甬金通”等重大應用建設。建設政務服務升級版,推進“跨省通辦”,“一網通辦”率達到92%。統籌全市域物聯感知體系建設,構建城市數字孿生數據底座,投用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制定國家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建設方案和重點任務清單。加快省級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落地,積極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主體和應用場景,打造專業化數據加工流通產業園區。創新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開展“限地價競貢獻”出讓方式試點,爭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國家試點。規范工業用地二級市場管理,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應。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深入實施“三江匯?!被旄挠媱?,壯大國有企業投資基金和市場化股權基金規模,完善薪酬激勵考評體系。盤活國有企業存量資產50億元以上,提升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水平,全市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突破10家。

  建設營商環境最優市。迭代升級營商環境政策體系,強化工作協同推進,積極爭取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加快數字營商改革,優化企報通、智慧稅務應用平臺,擴大電子證照、電子簽章應用范圍。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實施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實施社會信用條例,健全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探索信用報告替代無違法違規證明改革。

 ?。娀巹澮I統籌,著力提升現代大都市品質

  加快全域統籌發展,推進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建設、一體化管理,持續提升大都市人居環境、文化品質和形象魅力。

  優化大都市空間格局。做好“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傳導體系,加快縣鄉兩級總體規劃編制,推進詳細規劃編制(調整)和村莊規劃編制。編制三江口核心區城市設計、東錢湖—福泉山專項規劃。推動余慈統籌和翠屏山中央公園規劃建設,強化中心城區與余慈城區聯動,加快寧波大道、公園大道、東海大道項目前期,開工建設G228余慈段。加快四明山區域和南翼地區發展,強化象山港區域發展統籌,建設北緯30°最美海岸帶,凸顯山海相映、錯落有致,形成更美的天際線、輪廓線。建成投用杭州灣引水工程和江北下沉式再生水廠,加快清溪水庫、柏坑水庫、下姚江堤防整治工程和姚江北排一、二通道建設。

  大力建設交通強市。高標準建設西樞紐,開工建設寧波西站、櫟社機場四期,啟動國際博覽中心、門戶商務區項目。加快構建都市圈城際通道,建成投用杭甬高速復線一期、十一塘高速一期、金甬鐵路,推進建設通蘇嘉甬鐵路、甬舟鐵路、杭甬高速復線二期、六橫公路大橋,開工建設甬臺溫高速改擴建項目,加快甬臺溫高鐵、甬金衢上高速項目前期,推進滬甬跨海通道項目規劃論證。打造高品質“1小時交通圈”,開工建設環城南路東延、九龍大道、秋實路、世紀大道南延等快速路和余慈城際鐵路二期,推進建設軌道交通三期和市域鐵路,打通跨區縣斷頭路7條。

  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實施城市有機更新“系統補強”工程,全面推進城市體檢工作,建成江北姚江北岸、余姚“光電小鎮”等14個城市風貌區,推進慶安區塊、秀水街、丁家灣、梅墟、莊市老街等片區更新,加快羅城復興規劃設計。一體推進城中村、城鄉接合部、老舊小區整治和未來社區建設改造,建成未來社區20個,改造城中村100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100萬平方米。推動城市“凈空”工程,實現電力線路入地106公里、綜合通信“上改下”103公里,建成姚江新區綜合管廊一期(廣元大道)項目。加強街區設施、街景燈光、公園綠地等城市肌理更新,新增綠道140公里、綠地300公頃,提升打造甬江北岸、塘河兩側濱水公共空間,建設一批具有特色亮點的城市公園。開展農貿市場提質升級行動,省三星級以上文明規范農貿市場覆蓋率提升到67%。

  深化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實施文明風尚潤心行動,全面推動“七周邊兩部位”專項治理,不斷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實施中心城區“最干凈系列”行動,90%以上街道達到干凈等級。實施城市道路照明質量提升100條,開展人行道凈化110條。完成遷改關停生活垃圾轉運站50座,啟動生活垃圾填埋場綜合治理9座。

  彰顯港城文化魅力。開展紀念河姆渡遺址發現50周年系列活動,完成井頭山遺址二期考古發掘。組織創作一批文藝精品,重點打造陽明文化、王安石文化標識。建設一批新型文化空間,“15分鐘品質文化圈”、城市書房、文化驛站覆蓋率均達80%。推進天一閣博物院南館建設,完成河海博物館項目前期,實施旅游業“微改造、精提升”項目210個。開展新一輪“一人一藝”三年行動。全力辦好亞運會賽事。擦亮“奧運冠軍之城”金名片,加快奧體中心二期建設,推進體育名品培育工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75平方米,打造“運動寧波”城市品牌。

 ?。ㄆ撸┤嫱七M鄉村振興,著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促進城鄉融合一體,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

  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優化調整糧食生產功能區,推進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開展“百千萬”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完善四級田長責任體系。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71萬畝、產量保持14億斤以上,糧油儲備規模分別達到70萬噸和8170噸以上。加快推進奉化、寧海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設,實現蔬菜產量270萬噸、生豬產能149萬頭、水產品產量110萬噸以上。

  推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行動,創建綜合性農業“機器換人”高質量發展先行縣4個。推進種業強市建設,培育新品種30個以上。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提升計劃,新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0家。加快推行農業標準地模式,農業規模經營率提高到71%。實施“百船示范、千船整治”工程,加快老舊漁船更新改造。

  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深入實施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和高素質農民8000人次以上。深化“兩進兩回”改革,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建立健全鄉村招才引智制度,培育農創客2000名。健全片區組團發展機制,推廣強村富民公司模式,力爭人均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1200元。有效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推廣承包地經營權綜合抵押貸款,激活利用閑置農房2000宗。深化“一戶一策”干部幫扶制度,確保低收入農戶收入增長10%以上。

  提升鄉村宜居水平。開展新時代美麗鄉村示范創建,新增省級示范縣1個,建設“一環十線”美麗鄉村風景線4條、未來鄉村23個、藝術賦能村20個。提升同質供水水站100座。加快“四好農村路”擴面提質,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八)抓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

  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開展省級清新園區建設,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空氣質量穩定保持國家二級標準。鞏固“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成效,地表水市控以上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在92%以上。加強重點海域綜合治理和美麗海灣保護建設,入海河流(溪閘)市控以上斷面水質達到Ⅲ類及以上,近海海域水質持續改善。深化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創建省四星級“無廢城市”。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全面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推進十大標志性工程。優化完善能耗雙控工作機制,推進重點行業用能預算管理。深入推進清潔生產、循環化改造和綠色制造,新增三星級以上綠色工廠400家,開工建設可回收物分揀中心3座,推進首批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建設試點。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85萬平方米,新增綠色建筑1800萬平方米。開展“文明餐桌”、綠色出行行動,減少一次性產品使用,讓低碳節約成為社會新風尚。

  構建新型能源供給體系。推進清潔能源發展,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提高到25%以上。加快建設浙江LNG三期、寧海抽水蓄能、象山1號海上風電場(二期)工程等項目,新增光伏裝機50萬千瓦以上。推進加氫站建設,新建充電樁1500個。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實施電力負荷柔性管理,推進甘電入浙特高壓工程。做好能源保供穩價工作。

  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制定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劃,全面開展甬江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態修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千萬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創建省級森林城鎮6個。力爭全域建成省級以上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ň牛┘訌姾蛣撔律鐣卫?,著力構建大平安格局

  樹立大安全大應急理念,建設平安寧波,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整體提升城鄉本質安全水平。

  做好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打好疫情防控有序轉段、平穩渡峰主動仗,突出保健康、防重癥、強救治、優服務,全面落實“乙類乙管”方案,擴容醫療救治資源,強化醫療物資儲備保障,加快重點群體疫苗接種,補齊農村疫情防控短板,提升民政服務保障能力,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維護城市公共安全。健全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處置體系。開展?;?、消防、涉海涉漁、道路交通等重點行業領域突出風險專項整治,深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切實做好強臺風、超強降雨和極端天氣防御準備,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流域性洪水、城市內澇、森林火災等災害風險,新開工海塘安瀾工程45公里。強化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推進公共視頻監控一體化改革和“智慧安防”體系建設,持續開展重點領域掃黑除惡、養老詐騙打擊整治,爭創全國禁毒示范城市,營造安全穩定社會氛圍。

  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建設城鄉現代社區,實施社區分類治理,完善社區履責事項和協助配合事項清單,強化社區應急力量、應急物資儲備建設,加強社工和志愿者隊伍建設。全面深化“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推進執法監管數字應用平臺與“基層治理四平臺”聯動貫通。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促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推進12345與110對接聯動,建強三級矛調體系。建好基層智治大腦,打造一批賦能應用場景。大力推廣基層治理“一件事”集成改革,全面提升基層政務服務效能。

  加強重大風險防范化解。落實市縣財政金融風險處置工作機制,強化債務風險動態評估和監測預警,加大非法金融活動整治力度,維護良好金融生態。持續推進房地產市場風險有效化解,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十)加大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著力打造共富民生樣板

  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先行,持續擦亮“浙里甬有”幸福民生品牌,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完善靈活就業綜合保障體系,加強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建設高質量就業社區(村)100家,打造高質量充分就業創新城市。大力開展終身教育,新增社會人員學歷提升6.3萬名、“一人一技”終身職業技能培訓20萬人次以上。實施創業扶持政策,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億元。深入推進“擴中提低”行動,出臺相對薄弱地區加快發展扶持政策,形成一批共同富裕標志性成果。

  提升教育醫療水平。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33所,新增中小學學位2.5萬個、幼兒園學位4250個。加強普高學科建設,鞏固“雙減”成果,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推進“醫學高峰”計劃,加快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增三甲醫院2家,支持市第一醫院高標準創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成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遷建項目和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原地改擴建項目,加快建設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寧波大學醫學部和市第二醫院醫療綜合大樓項目。15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國家推薦標準。構建完善數字醫療服務體系。深化省中醫藥綜合改革先行市建設。

  優化“一老一小”服務。建設老年友好型社區20個,新增社會養老床位4000張、家庭養老床位500張,實施老年助餐服務“雙倍增”計劃。優化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加大新生兒疾病篩查和出生缺陷干預力度。構建三級嬰幼兒照護服務網絡,力爭每千人口托位數達到4個。實施“一老一小”明眸皓齒工程。爭創國家兒童友好城市試點。

  加強住房保障。健全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將符合條件的非本市城鎮戶籍住房困難家庭納入保障范圍。完善公租房管理辦法,提高公租房分配使用效率。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4.3萬套(間)。深化共有產權住房建設試點。

  加大社會保障力度。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推進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按規定參保。落實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開展個人養老金制度國家試點。繼續實施困難群眾資助參保,確保戶籍人口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9%以上。完善惠民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年標準提高到1.47萬元。加強國防動員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全域創建省雙擁模范城(區、縣),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

  各位代表!為政之道、民生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職。今年我們繼續按照“群眾提、大家定、政府辦”的理念,突出群眾關切、數字賦能和普遍受益的原則,經過多渠道征集、多方對接和會商討論等環節,篩選出13個民生實事候選項目提交審議和票決。我們將以更加務實的舉措,全力辦好各項民生實事,讓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進一步加強高水平現代政府建設

  新征程上,政府工作要有新作為、新成效,必須深入推動政府治理理念、方法和手段現代化,努力建設更高標準、更強擔當的現代政府。

 ?。ㄒ唬﹫远ㄐ拍铊T就絕對忠誠。持之以恒學深悟透做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自覺實踐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認真組織開展主題教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個步調抓到底”,立足全局、服務大局,推進上級宏觀政策、市級中觀實施、基層微觀落地的全線高效貫通,以忠實行動彰顯忠誠本色、以過硬舉措展現過硬擔當。

 ?。ǘ﹫孕蟹ㄖ螐娀婪穆?。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穩步推動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優化,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加強重大行政決策事前論證和事后評估,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抓好巡視問題和審計整改。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改進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深化政務公開,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發揮法律顧問作用,切實加強法治宣傳教育。

 ?。ㄈ﹫猿肿兏锾嵘ぷ髻|效。樹牢“整體政府”理念,加快變革型組織、創新型政府建設,推進政府工作的流程優化、制度重塑。深入建設數字政府,強化數字賦能和實戰實效,打造一批標志性成果。完善市政府領導掛聯協調服務、重點工作“比晾曬”、爭先創優動態督查評價機制,強化定期會商、清單管理和閉環推進。整合提升產業政策,推進財政資金“撥改投”改革。聚焦增強專業技術能力和專業科學精神,加強干部實踐鍛煉和專業訓練,形成“爭先進位、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ㄋ模﹫允爻跣腻懺煲涣髯黠L。嚴格對標對表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治“四風”、提升作風,堅決不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有效減輕基層負擔,加強對基層干部的關心關愛,落實落細盡責豁免、容錯糾錯機制。堅持人民至上、為民造福,始終辦實事、說實話、求實效,防止簡單化、亂作為、不擔當、不作為,匯聚眾智眾力推動實現更高水平均衡發展。

 ?。ㄎ澹﹫皂g執著打造廉潔政府。嚴格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堅持“帶頭干、帶頭不干”,縱深推進政府系統廉政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聚焦以制度管權、管人、管事、管錢,加強重點領域、重要部門等廉政防控,健全政企交往正負面清單。堅持“儉”字為要、過緊日子,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有效盤活資源資產,有效壓減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剛性支出,把有限財力更高效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上來。

  各位代表!新起點錨定新目標,新征程呼喚新業績。讓我們在中共寧波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以舍我其誰的使命感、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堅定信心、克難奮進,真抓實干、善作善成,為開創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建設新局面、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市域樣板而奮斗,努力交出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異答卷!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