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業務數據除了多維度直觀展示檢察工作成效,日常更多的則是從數據中發現案件管理問題,推動問題整改,提升辦案質效?!蹦贤ㄊ型ㄖ輩^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金志鋒表示。近年來,該院不斷強化案管部門業務“中樞”作用,抓好流程管理、系統歸整、業務分析“三駕馬車”,充分發揮大數據智能采集、識別、判斷、評價作用,打造“智慧案管”,為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增添數字驅動力。
流程管理“化繁為簡”——讓數據填錄更加精準
依托檢察業務應用系統,建立數據填錄管理審核制度,規范數據填錄,編制數據日常填錄手冊,將常見填錄流程、技巧、易錯點進行匯編,提升數據填錄質量。定期開展培訓指導,嚴把數據質量關,堅決防止假填、錯填、漏填、遲填等信息采集存在的突出問題,糾正數據審核流于形式、統計監管缺位等數據管理問題,推動辦案部門落實填錄主體責任、案管部門落實審核監督責任。
據了解,該院還同步加強對數據質量情況的通報力度,在業務監管周報中,將案卡填錄問題、兩項監督數據、認罪認罰適用、確定刑適用等作為“重點關注”內容,通報到案到人,明確提出整改要求,有效提升檢察業務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系統歸整“錯誤問題”——破解監督碎片化難題
以往案管數據管理員對案卡業務數據填錄的處理模式是“系統發現案卡填錄問題—數據員提醒承辦人修改問題案卡—數據管理員核實案卡修改是否正確”,這種模式下數據管理員只起到了一個“傳聲筒”的作用,填錄錯誤的同類型案卡項依舊反復出現。反復被動處理碎片化問題給數據管理員和案件承辦人帶來“雙重”困擾。
據通州區檢察院第六檢察部負責人介紹,該院深刻反思問題癥結所在,追根溯源,在日常提醒案卡填錄時對碎片化個案問題進行記錄、匯總,以季度為單位形成類型化易發多發問題“錯題集”,借助數據研判分析會商會與辦案部門對接,化被動為主動,將上季度“錯題集”分發給承辦人,便于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查漏補缺,推進后期工作有序開展。工作開展以來,案卡項填錄錯誤問題大大減少?!白詮挠辛恕e題集’,一方面提升了業務部門的綜合辦案質效,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從處理繁瑣的碎片問題中得到解脫?!痹撛喊腹軘祿芾韱T表示,這樣的工作模式既能保質量又能提效率,很實用。
業務分析“內伸外延”——拓展數字運用實際效果
信息時代,數據就是生產力,檢察機關案管部門最大的資源優勢是數據優勢,最大的業務優勢是數據分析研判。據了解,通州區檢察院案管部門以案件統一受理流轉工作為切入口,全程、全員、全力深挖數據資源,對受案過程中發現的司法救助、公益訴訟、法律監督線索,以及具有潛在價值的典型案例線索50余件,及時匯總分析后移送相關業務部門,定期督促、通報進展情況,提升檢察一體化履職成效。同時,該院還以辦案數據為基礎開展類案分析,向黨委政府報送法律監督、流動人口犯罪等研判報告30余份,獲得黨委及相關職能部門重視,推動開展專項整治,幫助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綠色低碳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超能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