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一號改革工程”的決定

  (2023年2月4日杭州市錢塘區

  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市、區委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就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作出如下決定:

  一、增強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全區應當牢固樹立營商環境是重要生產力、核心競爭力的理念,深刻認識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不斷增強親商意識,強化服務,主動作為,善于擔當,切實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二、把握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總體要求

  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聚焦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堅持重點突破和系統集成相結合、堅持對標提升和自我革新相結合、堅持有求必應和無事不擾相結合,緊抓杭州市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重大機遇,依托企業“親清”全生命周期政務服務和產業全鏈式創新“雙線集成”改革,打造貿易投資最便利、政府服務最高效、干部作為最擔當、法治保障最有力、經濟生態最健康的最優營商環境,打響“最佳營商看錢塘”品牌,為打造現代化國際化一流新區提供有力保障。

  三、明確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的相關職責

  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協調機制,統籌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制定完善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相關政策措施,解決影響營商環境的重點、難點問題。

  區發展和改革局是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協調、推進和指導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日常工作,組織開展營商環境考核評估和監督管理。

  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相關工作。

  四、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依法平等進入。開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及時發現清理或者建議廢除市場準入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制定實施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的具體措施,為個體工商戶發展提供支持。

  進一步深化商事登記改革。實施開辦企業全業務“一網通辦”,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務。推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構建“自主申報、符合確認、信用監管”的商事登記體系。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涉及市場主體的經營許可事項以統一清單進行管理,實施“一址多照”、“一照多址”、“一證多址”等改革。

  全面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健全重大政策措施會審、公平競爭審查舉報受理回應、政策措施抽查等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

  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推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依法采用租賃、先租后讓、彈性年期出讓等方式供應產業用地并合理確定土地使用年限。綜合運用完善區域股權市場,擴大企業融資渠道。構建項目、平臺、人才、資金等全要素一體化配置創新服務體系,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五、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

  推進政務服務規范化便利化改革。以“投資之家”為載體,加快推進企業“親清”全生命周期政務服務集成改革,推動全域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掌上通辦,打響“辦事不求人、辦事依法依規、辦事便捷高效、辦事暖心爽心”營商環境品牌。推動政務服務向街道、平臺和社區(村)等延伸,在產業園區設立一站式企業服務窗口,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

  深入實施簡政放權。明確統一行政權力事項,編制行政備案事項清單,健全一次性告知、首問責任、限時辦結、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制度。

  推進項目審批便利化改革。加快投資聯審服務、凈地一件事改革等,深化“703020+X”項目推進機制。推廣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應用以及依法前提下的企業年報數據部門共享,減少市場主體申請環節和重復填報內容。

  優化涉企服務數智化水平。推進各領域政務應用系統集約建設、互聯互通、協同聯動,建立健全政務數據共享機制,完善營商環境“無感監測”體系,提升政府服務、治理和決策水平。以“錢塘企服新干線”作為對企服務主平臺,實現企業訴求線上跑、政策線上兌、信息一鍵達。建立健全企業訴求響應簡單問題一天解決、一般問題三天解決、較難問題五天回應的“135”機制,通過系統閉環推進助企服務閉環。

  六、打造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

  依法精準監管市場主體。推進企業糾紛處置便利化,把握創新發展與監管合規的平衡。嚴格控制對市場主體檢查的頻率和次數,推行多部門協同綜合查一次。建立市場主體綜合風險等級制,對誠信守法、風險低的市場主體,減少抽查的比例和頻次。推行移動監管、非接觸式檢查,提升監管的社會化、智能化水平。

  依法嚴格規范文明執法。推行行政執法大綜合一體化改革,建立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審慎運用行政強制措施。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等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分類制定和實施監管規則,引導健康發展。

  依法平等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建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市場主體提供高水平法律服務。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措施,對所有者、經營者、關鍵技術人員依法慎用拘留、逮捕等措施,盡可能減少對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

  依法懲處侵犯市場主體的違法犯罪行為。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依托錢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中心,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供給和綜合保護。深化打擊惡意訴訟、虛假訴訟,構建誠實守信訴訟環境。及時發現并糾正行政執法活動不當行為,依法保護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建立完善行政爭議化解中心,發揮各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作用,為市場主體提供一站式多元調解糾紛解決渠道。

  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深化信用錢塘建設,完善信用記錄,弘揚誠信文化,強化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健全信用評價、信用異議投訴修正等制度建設,為企業提供信用查詢、信用修復等服務。

  七、打造更高水平的開放環境

  提升投資便利化水平。外商投資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實施管理。推行外資行政許可事項“一網通辦”,依托綜保區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為企業提供試點備案、納稅申報、出口退稅、手冊核銷等全方位配套服務。

  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深化自貿區、綜保區、綜試區“三區”疊加優勢,實施“虛擬過卡”改革,有效降低企業物流費用。持續強化“城市貨站”功能,搭建“區港聯動”高效通道。開展入境特殊物品安全聯合監管機制試點,優化特殊物品入境管理程序。深入推進本外幣賬戶一體化,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平。

  優化涉外企業管理服務。加強涉外商事法律服務,深化自貿錢塘區塊“共享法庭”、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中心“共享法庭”建設,推進海外知識產權糾紛維權援助指導中心建設。

  八、打造系統完備的產業環境

  深化產業全鏈式改革。聚焦生命健康、汽車及零部件、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主導產業,深化“鏈式+集群”發展模式,以全鏈式創新集成改革,推動產業鏈深度融合。補齊做強基礎鏈、協同建設創新鏈、拉長做優價值鏈。鼓勵推進工業綜合體建設,試點產業社區,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和集群發展。

  完善產業人才服務機制。落實錢塘人才新政,升級錢塘技工等數字平臺,完善錢塘舉才官機制,開展錢塘工匠等評選評定,助力人才創新創業。加大藍領公寓、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等生活要素供給,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優化產業融資服務體系。發展和規范政府性基金,帶動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擴大融資服務。發揮產業基金支持產業發展作用,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強化政銀企信息互通,推動金融數據、產業數據、企業數據、公共數據集成共享,全面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

  支持各類主體創業創新。支持和規范眾創空間、科創平臺建設,強化創業創新生態鏈構建,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潛能和創業活力。加快推進區校合作,完善錢塘校融產學研一體化數字平臺,提高創新轉化率和成功率。

  九、加強對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情況的監督

  區人大常委會通過聽取專項工作報告、執法檢查、質詢、詢問或者代表視察等方式,加強對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的監督。

  區人大常委會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廣泛聽取人大代表特別是經濟界、企業界人大代表意見建議,精心組織代表主題活動,認真辦理代表議案建議,發揮人大代表在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中的作用。

  鼓勵和支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改革措施。對探索中出現失誤或者偏差的單位和個人,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予以免責或者減輕責任。

  加大對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的宣傳,構建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綠色低碳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超能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