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環節減時間減流程減跑動
“不見面審批”“一網、一門、一次”……近年來,各地政務服務不斷迭代升級。去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打造政務服務升級版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包括四川在內的多個省份迅速跟進,讓“一件事一次辦”進入大眾視野并廣泛受益。
“一件事一次辦”是什么?跟以往各地推出的“最多跑一次”“只進一扇門”等政務服務有啥不同?“一件事一次辦”又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了省大數據中心等相關職能部門。
什么是“一件事一次辦”?
從企業和群眾實際需求出發,讓“一堆事”真正變成“一件事”
“昨天申請,今天拿證,連公章都幫我刻好了!”2月16日,成都市成華區一家新辦企業的法人代表袁天棋從行政審批大廳領到了嶄新的營業執照和公章,喜上眉梢。
就在前一天,他登錄四川政務服務網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注冊公司,只在線填寫提交了一張申請表格,企業設立登記就完成了。與此同時,涉及企業開辦的住房公積金單位登記開戶、企業社會保險登記、發票領用和公章刻制備案等事項也同步辦理完成。
“太方便了!”袁天棋不禁感慨?;叵肫?016年第一次創業,由于企業開辦需要辦理的業務較多,復印材料、填表格、跑窗口,辦完上述事項,他足足折騰了兩周。事后,袁天棋進行了比較:跑動次數由原來的6次減少至現在的1次,原來需要15份材料現在只需提交1份。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政務服務升級帶來的紅利?!兑庖姟肪劢埂耙患乱淮无k”,梳理出“企業開辦一件事”“新生兒出生一件事”“員工錄用一件事”“靈活就業一件事”“企業職工退休一件事”等13個高頻事項,并通過統籌多個部門進行辦事流程再造,實現群眾辦事減材料、減環節。
“這里說的‘一件事’,在過去可是‘一堆事’?!笔〈髷祿行母敝魅乌w啟斌介紹,過去的“最多跑一次”“只進一扇門”多數情況下是指在辦理“單項事”時只跑一次,可能只涉及單個行業主管部門。而如今的“一件事一次辦”是將多個部門相關聯的“單項事”,整合為企業和群眾視角的“一件事”,其本意是一攬子事一次辦,而非其中每個事項一次辦。
同樣以“企業開辦一件事”為例,過去開辦企業所需辦理的住房公積金單位登記開戶、企業社會保險登記、發票領用和公章刻制備案等事項,都需要跑不同主管部門、填寫各種申請材料,是實打實的“一堆事”。而通過“一件事一次辦”梳理后,上述事項成為真正的“一件事”,企業和群眾辦事實現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的轉變。
據了解,除了13項國家重點“一件事”,我省也發布了首批47項省級重點“一件事”的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書。在這47項省級重點自行拓展的“一件事”中,“建設項目用地預審一件事”“入河排污口設置及環評審批一件事”“公積金貸款一件事”等在我省已實現落地可辦。
怎么實現“一件事一次辦”?
把辦事窗口搬到線上,數據實現一次收集多處分發、多次利用
最近,成都市民張娟的二胎預產期快到了,一家人開始為辦理小孩的出生醫學證明等事項而忙碌。在人社部門工作的朋友給她介紹了四川政務服務網上的“新生兒出生一件事”登記服務,讓她直呼方便。
張娟了解到,跟生一胎時不同,今后辦理出生醫學證明簽發、預防接種證辦理、戶口登記、社會保障卡申領以及城鄉居民參保登記(基本醫療保險),在這個平臺上就可以一次性提交申請,過去需要到線下窗口跑5次,今后只需要跑1次。
這是怎么做到的?“首先,我們搭建了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把已經實現的‘一件事一次辦’事項端口接入綜窗協同系統,支撐線上線下共同使用?!笔〈髷祿行恼继幪庨L張軍介紹,所謂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通俗來講就是我省政務服務系統的總樞紐,也是“一件事一次辦”的大腦。當辦事指令匯總到總樞紐,經過“解讀”,再分發到多個執行命令的子系統中,數據實現了一次收集多處分發、多次利用。
例如,省市場監管局利用自建系統集成后接入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企業簡易注銷”在全省范圍內落地推廣;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會同省醫保局、省稅務局實施專項攻堅,實現“靈活就業一件事”從零基礎到完成試點的跨越。
而對于尚未形成成熟流程的“一件事”,則需要重構辦事流程。省大數據中心政推處處長唐為之說,“新生兒出生一件事”就是由省衛生健康委牽頭,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醫保局配合,重新梳理辦理流程,5個單事項集成為“一件事”,最終實現了“一次辦”。
搭建平臺,只是解決路徑問題,支撐“一件事一次辦”,還離不開數據共享。
“一件事一次辦”的核心是電子證照、信息資料等數據在各個部門的業務系統間流動“跑腿兒”,從而減少辦事環節、減少填報材料、減少辦事時間。
以“新生兒出生一件事”為例,如果在四川政務服務網實名認證后,那么辦事涉及衛健、公安、醫保等多個部門業務系統都將直接調取申請人的身份證電子證件,出生醫學證明簽發、預防接種證辦理、戶口登記、社會保障卡申領、城鄉居民參保登記(基本醫療保險)等多個事項的辦理不再需要多次輸入相關信息。
“一件事一次辦”未來怎么發展?
要破除數據共享“堵點”,同時避免出現“數字鴻溝”
基于數據共享,重構辦事流程,進而實現事項辦理減環節、減時間、減流程、減跑動。雖然基本邏輯很清晰,但對于四川,面對53個省直部門、21個市(州)的不勝枚舉的各類業務,實現“一件事一次辦”,道路仍然遙遠。
不僅是四川,“一件事一次辦”在各地的實際推進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和“堵點”。
“‘一件事一次辦’的根本在于跨層級、跨地區、跨部門、跨系統的數據共享,使群眾和企業的關鍵底層數據能夠互聯互通,為一次辦成事提供支撐?!敝袊嗣翊髮W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認為,目前數據共享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一件事一次辦”。
從今年1月1日起,《四川省數據條例》正式實施,從法規層面保障我省政務數據的共享?!肮矓祿怨蚕頌樵瓌t,不共享為例外?!笔〈髷祿行母敝魅魏斡瓯硎?,我省將醫療、教育、交通、水電氣等涉及公共利益的數據納入公共數據管理范圍,并明確要構建全省公共數據資源中心體系和建設公共數據資源管理平臺,實現數據共享的目的,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服務民生保障。
此外,“一件事一次辦”的深入推進有賴于新技術應用,需要借助智能手機、自助服務機等設備設施。而在實踐推廣中,有可能會給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較低人群等帶來不便,容易形成“數字鴻溝”。
對此,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劉冰建議:在開通線上通道的同時,也要保持足夠數量、廣泛覆蓋的線下辦事渠道,讓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共享“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紅利。
在四川,不斷拓展的應用場景,正在讓“一件事一次辦”發揮更大效用?!敖Y合各地實際,設置具體服務事項?!碧茷橹榻B,例如,樂山市、瀘州市就印發了“扶殘助困”等一件事本地聯辦方案;四川政務服務網甘孜州分站點可以切換藏語模式,這樣的經驗下一步同樣可以沿用到“一件事一次辦”工作上。
除了省內的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的探索,更多跨省的“一件事一次辦”也將成為未來發展方向。日前,首個川渝區域地方標準《公共信息資源標識規范》發布,該標準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川渝兩地信息數據差異,讓跨?。ㄊ校┩卣垢唷耙患乱淮无k”成為可能。
他山之石——
上海
創新“一次告知”方式。通過遞進式問卷等形式,實施智能導引、精準告知,為申請人提供“一件事”一次性告知服務,實現由“一證一次告知”向“一事一次告知”升級。
安徽
發布“一件事一次辦”三年行動計劃。2025年底前,“一件事一次辦”事項范圍進一步擴大,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展,形成“皖事通”“皖企通”前端受理、“皖政通”后端辦理的“前店后廠”模式。
江蘇
提出富有江蘇特色的“十個一”辦理模式,即一張清單、一窗(端)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反饋、一次分辦、一窗(端)出件、一號服務。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