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1日開始,我市衛生健康領域將啟動實施“首違不罰”,首批明確對涉及六大專業13項內容的初次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為了推進包容審慎執法,促進我市經濟建設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營商環境,市衛生健康委將通過“首違不罰”制度鼓勵當事人主動糾錯、自我糾錯、主動消除或減輕社會危害,以督促整改、批評教育等方式引導行政相對人依法依規誠信經營。
我市衛生健康領域“首違不罰”是指行政相對人首次發生此次確定的六大專業13項內容且危害后果輕微,在衛生健康行政機關發現前主動改正或者在責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內改正的,二年內初次違法的,不予行政處罰。市衛生健康委將對“首違不罰”實行清單化、動態化管理,根據執法實踐以及衛生健康法律、法規和規章的立改廢情況,動態調整清單并及時向社會公開。
首批明確的六大專業13項內容包括公共場所2項、生活飲用水1項、職業衛生7項、放射衛生1項、傳染病防治1項、醫療衛生1項。如公共場所經營者安排未獲得有效健康合格證明的從業人員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同時具備相關條件可不予行政處罰,包括符合文件規定的前置要求,人數不超過3人,持有健康合格證明但有效期超期不超過7天(如無證人員為新上崗人員,該工作人員上崗時間不超過7天)等。公共場所未按照規定進行衛生檢測,同時具備相關條件可不予行政處罰,包括符合文件規定的前置要求,檢測報告過期不超過7天,已進行采樣但尚未出具檢測報告或者已經簽署委托檢測協議等。
據介紹,我市衛生健康行政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將通過衛生健康監督信息報告系統、我市行政執法監督平臺、案卷檔案材料等,查詢相對人在違法行為被發現之日二年內是否存在違法行為,以此確定是否屬于“首次”違法。危害后果輕微的認定,將從影響范圍、損害損失大小、社會危害程度等方面客觀判斷。針對適用清單的情況,執法人員將充分考慮違法行為特點,主動進行普法宣傳,采取告知承諾等方式教育、引導、督促其自覺守法,達到執法效果。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