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政府門戶網站適老化改造、“ i深圳”長者專區、高齡老人津貼、智慧養老、長者食堂、15分鐘養老服務圈……深圳通過一系列政務服務適老化與無障礙超前改造,不斷為政務服務“加溫”,讓“銀發族”共享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紅利。
深圳市民政局近日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市常住老年人達94.07萬人,老齡化率5.36%。預計到“十六五”時期,深圳將步入老齡化社會。
近年來,深圳市未雨綢繆,前瞻布局政務服務適老化與無障礙改造。作為廣東省首批試點,深圳市政府門戶網站“深圳政府在線”率先進行適老化改造探索。針對普遍存在的老年人、殘疾人政策“找不到、看不清、聽不懂”的需求痛點,深圳通過適老化組件開發,對全市政府網站進行統一改造,實現適老化界面標準化建設。據深圳市政府門戶網站有關負責人介紹,改造后的網站可實現“鼠標指哪兒,讀屏到哪兒”,為不同用戶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為進一步構建智慧型、服務型政府,提升政務服務能力,深圳以最快的速度推進適老化改造,“i深圳”作為全市統一移動政務服務App,于2021年同步上線“長者專區”。專區圍繞出行、防疫、就醫、養老、文旅等與老年人生活密切相關的辦事需求。此外,專區對字號/圖標放大、頁面極簡等適老化功能進行精心設計,頭部區域整合了實時公交、地鐵線路圖、天氣三項高頻服務,讓老年人享受更簡約、更貼心、更便捷的服務。
據介紹,年滿60周歲的用戶進入“i深圳”App辦事,系統將自動彈窗提示“是否需要進入長者模式”,讓老年人感受到政務服務的速度與溫情。與此同時,“i深圳”從多個角度切入不斷挖掘老年人的需求與痛點。針對高齡老人上新了高齡老人津貼服務,高齡老人可通過該項服務進行相關資質認證,認證過程實現秒報秒批,認證成功后津貼“免申即享”,以“深圳速度”解決了老年人口中的“麻煩事”。
為補齊社區養老服務短板,解決老年人就餐難的問題,2019年3月,深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長者助餐服務的工作方案》,面向全體常住老年人和助餐機構發放補貼,重點解決特困、獨居、孤寡、高齡、失獨、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吃飯難問題。
據了解,目前深圳市內很多街道都建立了“長者食堂”。為方便獨居老人申請補助,“i深圳”上線了“長者食堂”申請補助服務,老年人簡單填寫信息后即可在附近的“長者食堂”用餐。此外,在“i深圳”長者專區內還可查看長者食堂名冊,里面有深圳市內全部“長者食堂”和社區助餐點的地址和聯系電話,隨時隨地幫助老年人找到附近的就餐點,讓深圳的老年人都“食”有可依。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市各區結合自身發展特點,探索了一系列亮點紛呈的適老化改造新路徑。羅湖、福田是深圳較早建成區,老年人口相對較多。針對這一特點,福田區率先在全市實現街道長者服務中心100%覆蓋,養老“15分鐘服務圈”基本形成;羅湖區率先成立醫養融合醫院,在醫養護一體化基礎上提供老年人個性化“醫養融合”服務,開啟健康養老新模式。南山區依托智慧城區建設,促進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硬件等產品在養老服務領域的深度應用,建設精準高效智慧養老服務平臺。
未來,深圳將持續迭代升級“深圳政府在線”門戶網站和“i深圳”政務服務移動端相關適老化功能改造,以“深圳速度”為政務服務“加溫”,讓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數字化發展成果,讓“銀發族”生活充滿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