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的營商環境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以政府數字化轉型賦能營商環境,有利于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濱州市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生命線工程”來抓,牢固樹立“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理念,持續擦亮“濱周到”營商環境服務品牌,全力打造親商愛商的“服務高地”、興商富商的“政策洼地”和安商穩商的“投資寶地”,尤其在技術革新、信息共享、平臺支撐等數字賦能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新思路、新方案、新路徑、新模式,有力助推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
堅持多維賦能,跑出政務服務“加速度”
電子印章激發“新動能”。濱州市深化推動電子印章在全國政務服務領域先行先試,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合作成立“電子印章應用聯合實驗室”,積極探索電子簽章在遠程服務中的應用,大力破解審批服務在指導、踏勘、評審環節的數字賦能難題,全國首創“遠程勘驗+電子簽章”應用模式,實現了個人、企業、政府電子簽章簽名互信互認,電子表單線上“一鍵推送”。
中介超市釋放“新勢能”。濱州網上“中介超市”創新性融合“淘寶”“超市”管理理念,全國首創“均價比選”、省內首創“自主談判”“邀請談判”項目選取方式,1-2個工作日即可完成項目選取,項目最高節支率達87.5%,平均節支率為30%。建立全國首個跨省中介“城市聯盟”,與15省37市89縣市區簽訂合作協議,建立起競爭公平、管理規范、監督有力、誠實守信、運行有序的中介服務市場秩序。
電子地圖增添“新內能”。濱州市集成市、縣、鎮(街道)三級政務服務網點,整合全市91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服務內容、事項辦理要素,創新推出基層便民服務“百事通”地圖,兼具導航、掌上查、智能評、云上辦等功能,實現政務服務從政府的“供給側”向企業群眾的“需求側”深層次改革創新,有效推動了基層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就近辦”“快辦”“易辦”“好辦”的轉變,形成了出行、辦事于一體的智慧掌上政務服務新生態。
堅持全域提升,亮出投資環境“吸引力”
并聯審批改革“提標準”。濱州市重構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事項流程,推動市縣一體化工改系統與移動終端設備互聯互通,暢通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服務管理。探索出臺全國首部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地方法規,發布實施全省首部并聯審批運行規范,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構建“多元、動態、精準”的工程建設項目全方位并聯審批事項流程,累計減少企業申請要素43%,壓減申報材料67%,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2022年,濱州市并聯審批辦件率85.43%,列全省第1位。
施工圖審流程“提質量”。 濱州市自主研發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圖系統,實施“數字化審圖”,在線完成施工圖審查全部環節,讓數據多跑路,建設單位“零跑腿”,將辦事流程由“串聯”革新為“并聯”,平均各項目壓減辦事時間兩個月以上,啟用專門為施工圖審查服務的客服中心和呼叫中心,實現“12小時×360天”即時應答,將技術服務前伸至方案階段、后延至交付階段,在全省施工圖審查領域打造出了政府放心、企業滿意的“圖審模式”。
公共資源交易“提效率”。濱州市搭建公共資源交易“融e辦”融資保函服務平臺,打造“融資+保函+金融超市”綜合服務體系,啟用移動電子保函“掌上辦”模式,為企業提供“純信用、無押金”線上融資貸款和電子保函服務。實行“降費”“免費”雙舉措,在全國率先推出電子保函“中標即退費”惠企政策。
堅持固本強基,打出法治監管“組合拳”
實時動態監測“有精度”。 濱州市搭建全省首個獲得自主知識產權的審判態勢感知平臺,于今年3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平臺自動采集、計算各質效指標數據,從案件循環健康度、審判效率、審判質量和效果、單項審判四個基本模塊線上集成展示,將采集到的每日數據自動制作成折線圖,實現了質效指標趨勢的可視化展示和跨法院(轄區)對比,便于判斷營商環境相關指標處于上升期、平穩期、滑落期,或觀察是否存在異常波動,實現了營商環境相關指標實時動態監測。
解決企業困境“有深度”。濱州市上線“鳳棲梧”重整投融資平臺,面向全國吸納有意向的投資人,在引入資本“沙里淘金”的同時,為困境企業解決投融資難提供新的選擇。成立困境企業投資人庫,通過信息化方式建立困境企業和投資人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長效合作機制,解決困境企業苦于缺乏外部資金支持、投資人信息不對稱不敢投資的痛點堵點問題。
電子執法辦案“有力度”。濱州市高標準成立電子數據取證實驗室,構建集處理、傳輸、查詢和存儲功能的數字化、信息化電子檔案數據庫。在全國市場監管系統率先出臺《電子數據收集提取與審核認定暫行規定》,探索完善集現場勘察取證、在線取證、存儲介質扣押封存、電子數據檢查分析、審核判定等為一體的連貫式執法模式,實現了由過去傳統、單一的執法手段向系統化、規范化、科技化的轉變。濱州已入選成為全國市場監管執法辦案電子數據取證兩個先行試點城市之一。
堅持精準發力,結出惠企利民“新碩果”
惠企服務平臺“凝合力”。濱州市大力實施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搭建“企業家夢想網上直報平臺”,實現夢想即時激發、廣泛收集、快速響應、專人專辦、歸口統計的全流程閉環服務“高速通道”。自今年平臺搭建以來,先后推動項目建設、證照辦理、貸款融資等15項“夢想”高效落地,累計為企業爭取各類資金近2億元。迭代升級“惠企通服務平臺”,建立政策和企業通用指標體系,對企業和政策“雙畫像”,實現“一企一碼”精準推送,累計兌現獎補政策399項,其中資金類獎補涉及金額1.32億元。
線上智能辦稅“添動力”。濱州市拓展在線遠程辦稅平臺支撐,創新推出“智能辦稅一點通”幫辦問辦“碼上辦”辦稅繳費新模式,將新辦納稅人套餐、發票申領等15項業務移上“云端”,平均辦理業務時長壓縮在5分鐘以內,將辦理頻率較高的30項自然人業務、65項企業業務、36項熱點稅費政策生成“二維碼”,實現納稅人“碼上辦”。目前,濱州全市“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占比達到99.57%,位居全省第1位。
無證便民管理“激活力”。濱州市深入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依托無證明系統,持續擴大“無證明辦事”的適用范圍,提升電子證照和電子印章支撐水平。市無證明系統已對接市電子證照系統、市大數據管理服務平臺等數據資源,實現104項證照證明信息共享共用,已接入市政務服務網、網上公積金等業務系統,1500余項政務服務辦理事項所需證照均已關聯免提交電子證照。目前,濱州市的刷臉“零證”辦電、“水電氣暖信視”共享營業廳、旅館“多元信息化入住”等省級社會化領域試點工作已全部完成。
當下的濱州“五度宜人”,營商環境有溫度、人才政策有溫度、科創服務有溫度、民生保障有溫度、干部作為有溫度,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擦亮“濱周到”服務品牌已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共為。下一步,濱州全市上下將凝心推動營商環境“大提升”,持續擦亮“濱周到”營商環境“金字招牌”,奮力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濱州力量、展現濱州擔當。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