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揚中公安政務服務大隊著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放"字上動真格、在"管"字上更精準,在"服"字上增能力,念好“優、實、幫、強”四字訣,做到"不找警種、不分區域、一次辦成",下好營商環境“先手棋”“暖心棋”“關鍵棋”“制勝棋”,實現政務服務質效提升,持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安全感。
在“優”上做文章,下好創新改革“先手棋”。
今年以來,揚中公安政務服務大隊以解決企業、群眾辦事“難點、堵點、痛點”為切入點,大力開展公安政務服務提升攻堅行動,每月召開“頭腦碰撞”會,大隊全員積極參與,暢所欲言,不斷挖掘政務服務金點子,擦亮政務服務金招牌,讓“金點子”真正成為打造政務服務“金招牌”的“金鑰匙”。
一是支部建在窗口,黨建引領政務。大隊以新建的出入境管理大隊黨支部為依托,探索“黨建+政務”工作新模式,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依托大廳現有服務陣地,以“三會一課”為抓手,常態化推行“周一晨會”制度,組織開展政務大講堂、志愿服務文明實踐、初心故事分享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為黨支部“激活力、添動力”,推動黨建與政務融合互促。
二是推出“證照聯辦”改革新舉措。以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為導向,壓縮外國人就業申請的審批時限和跑動次數,主動協調市科技局,通過流程再造、資源整合,打破部門壁壘,建立“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工作類居留許可”協同辦理機制,設立外國人工作、居留許可“一件事”聯辦窗口,符合條件的外籍人員只需前往出入境大廳就可以一次性提交所有申請材料,不再需要跑兩個地方,時間上也縮短了三分之二。
三是創新開展“變身體驗員”活動。大隊領導以普通群眾的身份,從“管理視角”轉換為“服務視角”,以“辦事人”的身份參與體驗辦事流程,沉浸式體驗窗口業務辦理全流程,真正掌握窗口在辦理事項中存在的短板弱項。
在“實”上出真招,下好窗口服務“暖心棋”。
揚中公安持續優化服務舉措,做實窗口服務,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讓廣大群眾享受到“更有溫度、更有速度、更有精度”的政務服務。
一是建強實體大廳“主陣地”。持續優化大廳功能,配齊配好引導咨詢區、自助服務區、網辦區,大廳分區不斷優化;針對不同群眾和不同特殊時期,在大廳設置“老弱病殘孕”“商務暢通專窗”多種綠色通道,提供“一對一”服務;推行“現場導辦”“幫辦代辦”,明確服務流程、職責、范圍,由簡單咨詢引導轉變為全程幫辦代辦,讓辦事企業和群眾盡享“VIP”保姆式服務,切實提升服務水平,辦事效率提高25%。2023年以來,開展延時服務31次,開辟綠色通道50余次,幫辦代辦230件。
二是筑牢線上大廳“服務鏈”。精準梳理辦事指南,實時維護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公安一體化在線平臺,對網上辦事指南實時動態調整,確保線下展示內容與線上公示內容一致;民警以申請人身份登錄政務服務平臺,體驗網上辦理要素,對不合理、不方便流程及時整改優化,強化政務服務平臺便民功能提升。
三是做優綜合服務窗口“便利店”。在前期全面建成7家派出所綜合服務窗口基礎上,從細節入手,進一步規范管理機制和事項標準化,對軟硬件、服務事項進行優化升級,推出多項個性化便民服務措施,試點運行安裝車駕管業務遠程體檢系統;針對群眾對綜合服務窗口業務不熟悉的情形,在揚中公安“微警務”不間斷宣傳解讀辦證新政;組織各家綜合服務窗口間現場觀摩、交叉互評,促進各窗口單位查漏補缺、提檔升級,形成比學趕超的良性互動。
在“幫”上見實效,下好為企紓困“關鍵棋”。
揚中公安注重著力優化企業發展環境,設置專職警企聯絡官,全面發放服務聯系卡,建立所有涉公安事項均通過警企聯絡官溝通協調、其他警種部門協同解決的警企服務機制,實現“一警專職”“一警通聯”“一警受理”“一警反饋”。
一是問需于企。大隊強化公安與企業的直連直通,主動上門問需,對涉及公安審批權限的事項,做到主動辦、上門辦,確保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訴求反應順暢、溝通及時有效、服務立顯可見;開創警企郵箱和政務微信群,群里專人值守,為企業提供實時辦件疑難問題解答,對材料繁雜事項進行“一對一”遠程輔導。
二是問計于企。政務服務大隊牽頭各業務部門、派出所及企業召開聯勤協調會,共同會商企業在發展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啟動“助企直通車”,實現民警與企業齊心協力解決企業“堵心事”“難心事”,營商環境得到了進一步優化。三是問效于企。針對企業高發的金融電信詐騙,創新“聯動、聯防、聯治”“三項”機制,進一步深化走訪宣講、推動聯動共治、創新反詐宣傳方式,及時在全市大中企業做好以案釋法、以案促改等工作。截至目前,共走訪企業1000多家,建立警企反詐聯盟微信群150余個,舉行反詐宣傳活動50余場,全力壓降涉企電詐警情。
在“強”上下功夫,下好能力提升“制勝棋”。
揚中公安為進一步加強綜合服務窗口隊伍規范化建設,打造“服務意識強、專業素質硬、溝通能力強”的政務服務隊伍,大隊緊緊圍繞民警基本能力提升,以“思想淬煉、實戰練兵、機制融合”為抓手,大力培育“全科警察”。
一是建立常態業務培訓機制。加強綜合業務培訓,針對綜合受理平臺、業務進駐事項、惠民惠企政策,通過編印政務服務培訓教材、制作電子業務實操手冊及PPT,實行周學習、月培訓常態培訓制度,以窗口實操為主、集中培訓為輔,將培訓課直接搬進窗口,梳理日常工作中容易混淆、容易差錯的業務難點和重點,全面提升業務能力水平和服務水平,今年以來,開展業務培訓4次,政策宣傳5次。
二是開展“無差別綜合服務窗口” 聯席會議。定期組織召開“無差別綜合服務窗口” 聯席會議,強化綜合服務窗口與各警種部門溝通聯系、協同配合,協調綜合服務窗口和業務警種部門之間工作銜接、配合中的突出問題,及時解決“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下窗口出現的各類問題,保障“綜窗”平穩、高效運行。
三是強化日??己吮O督。將政務服務管理工作納入績效考核,將全年任務分解量化,確保保質保量完成;暢通政務服務投訴舉報渠道,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組建回訪隊伍,建立“回訪—轉辦—整改—反饋—考核”全流程閉環工作機制,對“好差評”評價結果進行定期通報,對群眾評價滿意率不高的窗口,督促改進工作作風,進一步規范窗口服務,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