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京郊的首個億元鄉鎮,如今轉型為設計小鎮,乘著副中心建設發展的東風,張家灣迎來鎮域風貌巨變的同時,基層治理的“里子”也打磨得更加精細。上個月,張家灣鎮已連續12個月市民熱線接訴量未進入全市前十,順利退出市級治理類街鄉鎮名單,基層治理水平向副中心高標準看齊、邁進。
小鎮轉型帶來新課題
張家灣地處通州區腹地,是一個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大鄉鎮。上世紀80年代,這里工業興盛,成為京郊第一個億元鄉鎮,高峰時擁有企業2000余家。2016年以來,隨著通州區升級成為城市副中心,張家灣也迎來了打造設計小鎮的角色轉變,過去的一座座老舊廠房改造為未來設計園、時尚現代展廳等,充滿活力的設計小鎮加速崛起。
然而,張家灣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卻沒能及時跟上,再加上近些年疏解整治促提升、園林綠化、棚改拆遷、美麗鄉村等工作開展較快,引發了大量關于農村管理、城鄉建設等方面的問題訴求。2019年,因多次訴求量進入全市前十,張家灣鎮在當年7月被納入市級治理類街鄉鎮?!斑@與副中心的定位格格不入。我們定位為設計小鎮的同時,也是城市副中心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區,相應的治理能力要對應匹配,才能滿足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睆埣覟虫傸h委書記鄒海濤表示。
2022年,通州區啟動“基層治理年”,大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水平。2022年底,城市副中心基層治理五年行動計劃發布,通過實施“九大典范工程”,進一步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提高基層治理能力,加快形成城市副中心基層治理模式?!斑@為我們提供了目標和參照,經過仔細找差距、查問題,我們梳理出過去基層治理存在人員配備場地設施不完善、流程機制不細致不精準、深層次歷史遺留問題研究不充分等一系列問題。對此,我們逐一研究對策著力解決,將接訴即辦作為民生‘一號工程’,完善隊伍建設和制度創新,加速推進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编u海濤說。
創新接訴即辦根治問題
有了目標和動力,張家灣鎮上上下下迅速動了起來,鎮黨委首先開展“鑒事 見人 建情”主題實踐活動,從轉變干部作風入手加速思想轉變。針對人員力量不足,鎮里優化崗位設定,調派精兵強將前往關鍵崗位;針對流程機制不完善,鎮里制定接訴即辦工作機制,壓實責任、高效處置……一系列組合拳打下來,張家灣鎮接訴即辦工作高效運轉起來。
政府大院里孵化的優質服務,很快送到了社區鄉村。在距離鎮政府約10公里的后青山村,村民欣喜地看到,村莊過去破舊不堪的水泥路變成了平整開闊的柏油路。張家灣鎮市民訴求處置中心負責人張慧慧告訴記者,過去鎮里也接到過后青山村民關于道路破損的訴求,但是應對辦法基本都是小修小補,類似問題時有反復。開展接訴即辦改革創新之后,鎮里想方設法根治問題,最終通過在后青山村試點美麗鄉村建設,將道路破損問題徹底解決。
后青山村在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中,將精細化治理理念融入其中,讓百姓參與基層治理,共建美麗家園。結合鎮里開展的“有事沒事轉一轉”實踐活動,后青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繼剛經常來到村民身邊,充分了解大伙需求解決實際問題,讓村莊完成美麗鄉村各項建設的同時滿足大伙的實際需求。
引入多元力量共解難題
2022年3月,張家灣鎮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基礎上,揭牌成立了“一核多元共治中心”,引導通州區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區檢察院聯絡室、楓橋式公安警務室、區政協專家工作站、畢金儀工作室、春燕社會工作事務所、老趙工作室等專家學者律師顧問團隊入駐,以多元力量幫助化解群眾矛盾,主動開展法律咨詢、心理疏導、訴前調解等服務。
今年2月,為解決小北關村飲水機商家拒絕維修設備以及拒還水費問題,通州區法院張家灣法庭組織立案員開展巡回立案來到村委會門口?!胺ㄔ汗ぷ魅藛T大老遠跑來替我們解決問題,不出村就能立上案,真是太方便了。為了水卡的事跑過腿、打過電話,現在終于看到眉目了?!毙”标P村村民吳先生說。
引入多元力量的同時,張家灣還積極擁抱科技賦能,開發上線了“灣事通”小程序,市民通過掃碼即可實現訴求上報,隨即納入鎮級平臺統一派單處置。自“灣事通”小程序上線以來,已累計處置群眾反映訴求、需求1400余件?!盀呈峦ā毙〕绦蜻€為群眾提供“菜單式”服務,市民可通過“點單”方式預約參與法律咨詢、心理援助、矛盾調解等。
“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實踐過程中逐漸探索出一條‘一核多元共治’的基層治理模式,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承接多元力量下沉服務,完善以基層黨支部為核心的村民自治體系,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编u海濤說。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