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聚焦企業群眾辦事申報材料多、提交材料不規范、部門審批核驗難、辦件反復被駁回、權力尋租等問題,創新實施政務服務一鍵申報、一鍵核查、一鍵直達改革,利用數據調取、電子證照、電子表單、電子簽名簽章等代替企業群眾提交實體證照、紙質表格、簽字簽章文件等材料,以數據一鍵核查賦能人工核驗審批,實現了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材料零提交、群眾零跑腿、審批零風險、尋租零空間,推動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秒報秒批”。截至目前,已實現市縣兩級2816個政務服務事項“一鍵申報”“一鍵核查”“一鍵直達”,占市縣有權限改造事項的53.25%。

  一鍵申報,材料零提交。將市縣兩級2816個事項,分為表單開發類、數據調取類、“四電”應用類、綜合類進行改造,改造后的事項,申報頁面極其簡單,企業群眾點點鍵盤即可完成事項申報。一是表單開發免提交。將申請表、情況說明、承諾書、委托書等需要群眾自行編寫的材料,改造為固定模板的網頁表單,讓群眾在線填報,不需要再拍照上傳材料。二是數據調取免填報。針對網頁表單中需要群眾手動填寫的部分內容,通過數據接口自動調取部門內對應的數據代替群眾手動填寫,解決了群眾容易錯填、漏填等問題,讓群眾不需要再手動填報信息。三是“四電”應用免跑腿。制作481類4485萬個電子證照,備案10463枚電子印章,上線電子云簽功能,歸集109類478.05萬份電子檔案材料,推進能夠關聯電子證照的事項一律免于提交實體證照,能夠電子簽章的事項一律免于提交紙質簽字材料,能夠電子印章審批的事項一律免于線下蓋章審批,能夠生成電子檔案的事項一律免于紙質存檔,讓群眾不需要再前往現場簽字簽名、提交實體證照。同時,針對材料復雜的事項,綜合運用表單開發、數據調取、“四電”應用等多種方式,實現群眾辦事“材料零提交”,減少了因材料錯誤導致的辦件反復被駁回現象,辦件平均駁回率由0.82%降低到0.05%。例如,“償還購買自住房公積金貸款本息提取住房公積金”事項,以往需要群眾提供銀行還款記錄、公積金繳存證明、單位證明、公積金提取申請表、購房合同或不動產權證、銀行卡6項材料;現在通過綜合改造,實現了群眾只需填寫一張網頁表單,不需要提交任何材料,審批通過后資金直接撥付至群眾賬戶內。

  一鍵核查,審批零風險。上線證件助手、一鍵核查等數據輔助功能,以數據一鍵核查賦能人工核驗審批,減輕了審批人員工作量,避免人工核查容易出錯的風險,大幅提高審批效率,平均審批時間由3至5天壓縮至4小時以內。例如,“貨運車輛年審”事項,以往部門需要核實企業群眾提供的“道路營運車輛審驗登記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證”“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證”“車輛登記證書”“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報告”“車輛北斗安裝單”等6項材料,針對網上拍照上傳的材料,還需向公安部門發函核查材料和相關數據的真實性,審批需要3至5天;現在通過平臺的證件助手、一鍵核查等數據輔助核查功能,僅需3個小時即可完成審批(最快的僅需2分鐘),大大提升了行政服務效率。

  一鍵直達,尋租零空間。充分運用大數據手段改造政務服務模式,匯集350個國家級、1090個省級數據接口和本地4411類110.4億條數據,安徽政務服務網亳州分廳累計調用數據接口3275.4萬次,累計數據交換12446.5萬條,強力支撐申報審批服務一鍵直達企業群眾,減少了關系審批、人情辦事、暗箱操作、“吃拿卡要”、反復駁回等現象,阻塞了權力設租尋租空間。例如,“企業設立登記”事項,以往需要法人代表身份證、委托書、公司章程等至少7項材料,企業為了方便省事,寧愿花費200至500元找中介代辦;現在通過表單開發,將7份申報材料整合為一張表單,公司章程等材料可以通過群眾填報的數據智能生成,申報便利度大幅提升,企業對中介需求大大下降。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