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雄安新區考察,主持召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黨的二十大報告在提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的同時,專章部署“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重點任務,其中明確“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
面對從“一張藍圖”到“未來之城”的發展機遇,如何以檢察工作現代化服務雄安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緊緊圍繞新區數字之城、未來之城的發展目標,河北省檢察院雄安新區分院主動融入數字城市建設,充分發揮大數據賦能司法辦案、參與融入社會治理的作用,交出數字檢察“雄安答卷”。
錨定方向:主動融入數字城市建設,構建數據共享新格局
雄安作為中國第一個全域實現數字城市與物理城市同步建設的城市,現實城市中的每一棟建筑、每一盞信號燈,都能在數字孿生空間中一一對應。
2022年6月29日,全國檢察機關召開數字檢察工作會議,對加快數字檢察建設,以“數字革命”驅動新時代法律監督提質增效,更好以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部署。
為著力在服務保障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中貢獻檢察智慧,在檢察工作創新發展中走出新路徑、探索新可能,2022年11月8日,雄安新區分院與該區數字辦共同出臺了《關于支持雄安新區檢察機關深度融入數字城市建設加強大數據應用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支持雄安新區檢察機關深度融入數字城市建設,將數字檢察建設與新區數字城市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推廣應用;支持雄安新區行政數據與檢察數據共享、共用、共治,為服務新區社會治理提供檢察智慧和檢察力量。
“融入城市整體規劃建設,打通數據壁壘,推動數據共享對接,是落實檢察大數據戰略的必經之路?!痹谛郯残聟^分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紀志明看來,《意見》的出臺是檢察機關主動融入新區數字城市規劃建設的一次積極嘗試,并且收獲頗多——雄安新區分院作為城市運營中心的分中心,可通過塊數據平臺實現與各單位之間數據共享,同步獲取智慧社區數據、智慧道路數據、氣象數據等海量公共服務數據。
為持續推進政法協同數據、行政執法數據對接,該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意見》,實現“兩法銜接”平臺與河北省“互聯網+監管”、雄安新區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對接,提升數據共享信息化水平,實現了兩級行政單位行政許可信息共享。
點燃引擎:“區塊鏈+檢察”創新助力檢察工作提檔升級
雄安新區作為國家區塊鏈綜合試點城市,為各領域區塊鏈豐富應用提供了肥沃土壤。
作為“區塊鏈+檢察”特色領域試點單位之一,雄安新區分院協同雄安新區相關部門搭建了完備的自主可控區塊鏈平臺,為城市提供滿足各類業務需求的應用級區塊鏈服務。該平臺作為國內首個城市級區塊鏈底層操作系統,由雄安新區管委會統籌建設,目前已獲得可信區塊鏈功能評測證,為開展區塊鏈綜合試點工作提供了全方位基礎支撐。
通過對檢察業務梳理和調研,雄安新區兩級檢察機關一體開展了基于區塊鏈的檢察數據大腦業務模型、認罪認罰同步錄像、“兩法銜接”三個系統的建設與應用:
在檢察數據大腦業務模型方面,系統采用可視化的形式為雄安新區檢察干警提供全面的數據共享、數據治理和數據建模服務,探索嘗試各類數據全閉環的應用流程上鏈,包括數據融合上鏈、檢務數據知識上鏈、檢務業務研判結果上鏈。截至2022年年底,系統已匯集各類數據1000余萬條,塊數據平臺匯集量位居雄安新區前列。
在辦理認罪認罰案件聽取律師等有關人員意見同步錄音錄像方面,系統按照《人民檢察院辦理認罪認罰案件聽取意見同步錄音錄像規定》要求,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全程可追溯的技術特點,實現認罪認罰案件信息和同步錄音錄像視頻信息全鏈路可信、全節點見證。
“兩法銜接”系統在現有的“兩法銜接”平臺基礎上搭建法律監督平臺,探索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行政處罰、行政許可、治安處罰、社區矯正信息及公檢法刑事結案等信息共享。
該系統試用以來,共接入雄安新區121家成員單位,錄入行政處罰案件671件,對接共享行政許可信息5358件;行政機關通過該平臺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線索8件,立案3件;檢察機關通過平臺將47件不起訴案件移送相應行政機關,并提出行政處罰檢察意見,行政機關均已處罰到位。
激發動能:深挖數字檢察“富礦”,推動法律監督提質增效
如何將數字化的最新成果賦能檢察工作,是檢察機關面對的重要課題,也是深化實施數字檢察戰略的重中之重。
結合雄安新區建設實際情況,雄安新區分院黨組提出,雄安新區檢察機關要積極構建具有雄安特色的數字檢察模式,加強大數據監督模型的探索應用,建立“個案辦理—類案監督—系統治理”的法律監督機制。
目標明確了,行動就要跟上。今年初,雄安新區兩級檢察機關建立了一體化數字孿生辦案工作區,通過創新運用分布式控制、區塊鏈、5G、大數據等技術,實現了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數字化轉型。
“我們將實體辦案工作區和虛擬數字化辦案工作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實現辦案工作區‘實體建設多個點,網上虛擬一個區’的建設目標?!奔o志明介紹,雄安新區分院通過對檢察機關當前主要辦案職能進行模塊化設計,確立了訊問(遠程提訊)、未檢辦案、認罪認罰同步錄音錄像、分析研判、檢察聽證等功能模塊建設標準。雄安新區兩級檢察機關在此基礎上開展辦案工作區辦案節點建設,完成了以容城、安新辦案區為主體,船載、車載辦案節點為補充的多節點實體辦案工作區。
依托雄安新區全域IPv6、5G全覆蓋的數字城市建設成果,雄安新區檢察機關建成了移動檢察工作網,建設船上辦案節點和水上辦案節點,實現白洋淀水上和陸上移動訊問、遠程訊問、聽證、宣講等功能建設。與此同時,雄安新區檢察機關依托雄安檢察智腦大數據建模模塊搭建了大數據檢察監督模型4大類60余個,發現包括偵查活動監督、行政檢察、公益訴訟等各類監督線索200余條,切實提升了法律監督效能。
“雄安檢察人將在服務保障‘法治雄安’的新征程上不斷前行,為建設‘未來之城’提供堅強的司法保障,讓法治建設成為雄安畫卷中的亮麗底色?!奔o志明表示。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