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構建“社區(村)源治理、街道(鎮)匯治理、區級融治理”的工作體系,暢通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切實提升基層治理質效。

  “源治理”治未病、祛小患

  加強源頭調解。社區(村)全部建立“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組建居民代表、黨員、法律從業者等多方力量參與的調解隊伍,形成“糾紛排查-甄別研判-多元化解-跟蹤回訪”的工作閉環。對網格員不能就地化解的復雜矛盾糾紛,及時組織調解隊伍、當事人在矛盾糾紛調解中心集中化解。加強源頭防范。充分發揮網格管理精準定位優勢,將社區矯正、刑滿釋放人員、精神障礙患者等人員全部落實到網格,一人一檔,確保不漏管、不脫管。 加強源頭服務。打造“泰山一鍵通”網格服務管理平臺,轄區居民通過平臺反映訴求,網格員第一時間接收回復、第一時間合理處置。

  “匯治理”化頑疾、解難題

  建立“1+N+1”(“1”即依托街道<鎮>綜治中心平臺;“N”即多方力量參與;“1”即問題一次性解決)的“匯治理”工作模式。 一個中心受理。依托街道(鎮)綜治中心,整合司法、公安、應急、城管等治理單元,集中辦公、統一調度,打造集矛盾糾紛調處、社會風險研判于一體的“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平臺。 一個專班解決。落實“街道吹哨、部門報道”工作機制,由政法委員牽頭,適時召集區直部門相關同志會商研判,研判內容一張清單交辦,專人負責、專班辦理,推動群眾反映的問題得到高質高效解決。 一套制度保障。嚴格落實“五個必須”工作制度:凡到街道(鎮)綜治中心反映問題(交辦問題)的,必須第一時間登記受理;自受理之日起,必須在三日之內啟動研判;充分研判后,必須在三日之內主動向問題反映人(交辦人)反饋推進情況;事件辦結后,必須在當日聽取問題反映人(交辦人)評價;對街道(鎮)難以解決的個別矛盾糾紛,必須在當日上報區綜治中心。

  “融治理”強弱項、補短板

  融黨建促引領。在城區,構建“社區黨委-網格(小區)黨支部-樓(棟)院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構架;在農村,搭建“村黨組織-網格(村民小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架構,954個網格實現黨組織建設全覆蓋。 融警務促平安。打造“警務+網格”融合聯動模式,構建以“網格警務指導員(社區民警)、網格警務管理員(輔警)、網格警務協管員(樓棟長等)”為主體的網格警務共同體,警務要素全面嵌入網格,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平安就在身邊。 融數據促提效。設置泰山先鋒慧治服務中心,打造一體化信息平臺,橫向深度整合12345、大數據中心等各類信息收集平臺,全面匯總各相關行業發現的問題;縱向及時接受網格員利用移動終端提報的相關事項,實現線上、線下問題收集全覆蓋。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