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跑出“五好”園區建設岳陽“加速度”,10個省級及以上園區為796家企業就近高效辦理行政審批事項5831項。

  一枚印章管審批,園區事園區辦,一件事一次辦……2022年初,岳陽市政府深化園區“放管服”改革,賦予岳陽經開區、城陵磯新港區、南湖新區和湘江新區湘陰片區首批205項市級管理權限,同步,各縣(市、區)政府向轄區內省級園區賦予若干縣級管理權限。

  一石激起千層浪。去年以來,全市10個省級及以上園區共為796家企業就近高效辦理行政審批事項5831項,企業滿意率98.4%,跑出了“五好”園區建設岳陽“加速度”,打好了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持久仗。

  “四即”改革讓審批更簡

  優質的營商環境是企業成長的沃土。在岳陽各產業園區,洽談即服務、簽約即供地、開工即配套、竣工即辦證的“四即”改革熱潮一波接著一波。

  岳陽經開區聯東U谷項目二期推行“告知承諾+容缺受理+并聯審批”改革,實行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挖掘城市道路和街道兩側公共用地許可證三證聯辦、同步送交,設路標,轟油門,改變原來“材料不齊不能辦”的審批困境,實現從串聯辦理模式變為“邊受理邊完善材料”的并聯化推進模式。

  湘陰高新區聚焦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建成,出臺園區“極簡審批”工作細則,中聯重科新材料湘陰標桿工廠50天內報批報建手續“四證齊發”,兩個月實現“凈土交付、即簽即建”目標,助推全省簽約投資最大的制造業項目在岳陽成功落地、扎根生長。

  園區賦權讓服務更優

  近年來,岳陽以園區改革為切口,以園區賦權為抓手,堅持“為發展放權、為辦事松綁”,讓園區“當家作主、輕裝上陣”,釋放園區新活力,增添發展新效力,岳陽園區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春天。

  湘陰縣以高新區機制體制改革為契機,調優配強園區專業化“幫代辦”隊伍,依托政務服務大廳“園區事園區辦”綠色專窗,2名“店小二”廳內幫申報、4名“快遞小哥”廳外盯著跑,服務方式從大廳“窗口前”開到企業“家門口”,企業手續辦理從“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跑”升級,為企業提供高效幫代辦服務150多次。

  汨羅市提升園區親企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能力,探索實施“一枚印章管審批”。湖南工程機械配套產業園區的長沙(汨羅)上元產業港商業廠房,實現汨羅首個商品工業廠房“交房即交證”。

  謀劃在前,謀定后動。

  今年,我市將調整優化第一批賦權事項54項(其中,調整賦權方式33項、取消下放21項),涉及市直部門單位5家;啟動下放第二批賦權事項90項,涉及市直部門單位14家,進一步提升賦權精準度,優化“園區事園區辦”閉環服務體系。

  機制賦能讓環境更優

  改革進入深水區,全市各級各部門創新機制,讓營商環境更優。

  我市支持有條件的園區積極爭取市場準入、工程建設等領域省級權限下放。加強下放承接和實施效果的跟蹤評估,督導相關部門做好業務培訓和指導,研究建立“能放能收”的動態調整機制。打造園區和自貿區涉企經營、項目建設“一件事一次辦”升級版,進一步激發園區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行動在先,實干立本。

  為升級園區全科集中審批,我市著力推動岳陽經開區、城陵磯新港區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完善汨羅、臨湘、華容產業園區“一枚印章管審批”制度,進一步提升云溪、平江等產業園區“一站式”和湘江新區湘陰片區先進制造業“放管服”改革綜合服務能力,賦能岳陽高質量發展。

  2022年,臨湘高新區獲評省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表彰,納入全省園區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改革試點,岳陽綠色化工高新區、平江高新區、汨羅高新區等7個園區獲評省“五好”園區創建先進單位。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