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王磊介紹了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頂層規劃。
他指出,為了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北京市于2021年7月,也就是在首屆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期間率先發布了《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形成了全市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個頂層規劃。
《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為北京市的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制度性的綱領保障。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作為市里的“五子”之一,是新時代首都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對于加強“四個中心”建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具有關鍵的支撐作用。
談到未來的發展,王磊說,下一步,北京市將全面落實中央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持續精準施策,重點發力,更好地發揮數字經濟雙循環動力引擎的作用,扎實推進新時代首都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體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建設標桿基礎設施,筑牢城市的數字底座。系統推進新一代數字集群專網,建設支撐數字原生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城市感知體系,促進數據、算力、算法生態協同發展。持續建設數字城市管廊,率先在重點領域實現智慧城市場景開放的新突破。
二是創建國家級數據基礎制度先行示范區。向國家層面積極爭取支持北京開展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先試示范區的建設,加快推進數據產權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的先行示范。加快數據知識產權的試點,擴大數據資產的評估范圍,健全數據跨境流動合規模式,探索“沙盒”監管等包容審慎的新型的監管方式。
三是搶抓通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新的機遇。加快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建設,增強高質量數據的供給能力。探索訓練數據的有效供給及合規高效安全有序地流動,引導推動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推動建立人工智能大模型相關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同時大力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與互聯網3.0產業的聯動發展。
四是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加快信息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持續提升數字經濟細分領域的產業貢獻度,加強優質企業的招引,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拓展產業能級新賽道,加強北斗、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新產業應用推廣,推動集成電路、重要研發產業項目的建設,高標準建設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完善數字經濟“一區一品”的發展格局。
五是夯實市場主體的競爭優勢,持續優化數字營商環境。加強全市數字經濟園區的統籌和規劃建設,支持平臺企業規范健康發展,完善標桿企業的遴選服務機制,完善以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為主體的多層次合作平臺,積極參與數字領域國際規則和標準的制定,強化數字經濟安全體系的建設。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