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建省以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為目標,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動員全民參與、堅持因地制宜、加強城鄉統籌等措施,全省下好“一盤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效已初顯。2023年5月,住房城鄉建設部通報了全國2023年第一季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估情況,福建省被列為全國三個一檔省份之一,一、二檔城市占全省城市總量67%,廈門市在全國排名持續保持第一。

  福州

  做好“三端”全過程監管

  聚焦“三端”,全程監管。強化前端分類督導員培訓,提升亭(房)管理標準;實時監督中端運輸作業操作及車輛軌跡,精準規范“公交式”收運;后端加強紅廟嶺各處理場設施管理,保障生產作業安全??萍假x能,精細管理。加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平臺建設,推動“一網統管”,實施垃圾分類前、中、后三端全過程智慧監管。設施完善,分類處置。終端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建有廚余垃圾等14個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置項目,處理門類齊全、工藝先進、體系完善,是環境優美的郊野公園式產業園。

  廈門

  推動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

  構筑高標準管理體系。以保持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為目標,構筑分類清楚、體系完善、布局合理、協同高效、適度超前的一體化生活垃圾分類管理體系,進一步夯實各層級、各環節責任,實現分級分類動態監管,嚴格落實問責追究,夯實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基礎?!袄弊儭百Y源”。堅持“末端牽引前端”的工作思路,依托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進一步完善低值可回收物收運處置體系,實現低值可回收物從“垃圾”到“資源”的轉變,推進環衛清運網絡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兩網融合”。推進廚余就地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大型果蔬基地、大型批發市場、大型農貿市場廚余垃圾就地資源化模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漳州

  加強垃圾分類宣傳監督

  “抓老抓小”,全民參與。通過深入學校、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抓老、抓小”,帶動整個家庭共同參與。完善機制,主動參與。探索以獎代補機制,打破“大鍋飯”,引入競爭機制,調動物業服務企業主動參與。要求物業服務企業要勸導業主做好垃圾分類,每日對廚余垃圾量進行統計。對拒不開展垃圾分類或者垃圾分類工作組織不力的物業服務企業,按照規定予以處罰?!澳缓蟆弊呦颉芭_前”。設立“垃圾分類曝光臺”,對混投的居民進行曝光,讓居民的垃圾分類行為走出幕后、走上臺前,提高垃圾分類的關注度。

  泉州

  打造“黨建﹢”社區鄰里中心

  打造星級垃圾分類“黨建﹢”社區鄰里中心。泉州市委組織部與市城市管理局把垃圾分類納入“黨建﹢”社區鄰里中心組成部分,2022年聯合打造16個星級垃圾分類“黨建﹢”鄰里中心,推動垃圾分類星級社區建設,有效帶動社區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成立領導小組,強化統籌力。鯉城區成立以區四套班子領導為總督導的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一辦五組”,統籌垃圾分類工作全局。

  三明

  創新“三大”垃圾分類模式

  共商共議模式。由社區牽頭,邀請主管部門、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居民代表多方查看、商討,將小區分類亭(房)的布局與居民日常需求有機結合?!傲亩ㄒ黄脚_”分類管理模式。引入第三方服務機制,建立“積分兌換”體系,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水平?!皩I﹢”宣講模式。采用培訓一批專業講師、招募社區志愿講師的“專業﹢”宣講模式,采取進家入戶宣傳、社區與單位聯動等方式,面對面宣傳示范,手把手教會分類,引導公眾正確分類投放。

  莆田

  建立評估信息管理輔助系統

  探索設立垃圾分類“樓長制”“片長制”,消除垃圾分類工作的薄弱點。建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估信息管理輔助系統,銜接住房城鄉建設部管理平臺,并拓展到各縣區、鎮街及相關職能部門填報模塊,建立系統上報機制,優化考核得分,督促基層執行,提高信息填報管理能力。

  南平

  構建“五位一體”工作格局

  印發《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扎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意見》,推動形成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志愿者“五位一體”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市每季一次、各縣(市、區)每月一次、街道(鄉鎮)每周一次召開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的工作模式,定期研究垃圾分類工作,加強民主監督;編制幼小中垃圾分類教育讀本,逐步完善垃圾分類知識教育長效機制;與其他部門聯動開展專項行動;制作宣傳短片并在公共場所滾動播放。

  龍巖

  形成垃圾分類管理“一張網”

  指導建立由物業服務企業黨支部﹢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業委會(或業主代表)共同參加的三方聯席會議管理體系。建立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模式。以“智慧環衛”推動垃圾分類管理“一張網”,建成采集、感知、分析、服務、指揮、考核等為一體的垃圾分類“一張網”,實現“一圖看全城、一屏管全城”。以“云上長汀”APP促進市民垃圾分類“全參與”,采用“垃圾分類APP﹢督導員”的方式,實現垃圾分類投放實時監督、溯源。

  寧德

  配套“水滴分”智能管理平臺

  “水滴分”是寧德市東僑區城市管理局推出的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平臺,整合二維碼、投放記錄、積分排名、垃圾識別、實名制等多種功能。它根據居民正確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行為賦予相應積分,積分可用于兌換生活用品,調動廣大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相關部門定期在小區中舉辦“水滴分”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活動,表彰垃圾分類先進家庭。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