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消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算力大會暨第二屆“西部數谷”算力產業大會開幕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以算力設施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圍繞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舉措,實施一大批重大工程項目,推動我國算力產業實現快速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金壯龍表示,截至目前,全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76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達到每秒197E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位居全球第二。圍繞算力樞紐節點建設130條干線光纜,數據傳輸性能大幅改善,我國算力產業已初具規模,服務器、計算機、智能手機等計算類產品產量全球第一。高算力芯片加速迭代升級,一批行業骨干企業茁壯成長,算力應用廣泛深入到政務、工業、交通、醫療等領域,不斷催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助力各行各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金壯龍表示,算力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力,是全社會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基礎。要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主攻方向,一體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和深度融合應用,做強、做優、做大算力產業,為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優化基礎設施布局。深入實施“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著力打造數據中心集群,促進東西部算力高效互補、協同聯動。進一步完善算力設施高質量發展頂層設計,加強算力資源統籌,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給,增強算力網絡可靠性,提升高效集約利用水平。
二是加快關鍵技術攻關。技術突破是算力發展的根本,要密切跟蹤全球技術演進和產業發展趨勢,加強系統性創新,牢牢掌握發展主導權。開展“算力強基揭榜掛帥”,充分發揮“鏈主”企業牽引作用,圍繞計算、網絡、存儲等關鍵環節,匯聚科技力量,加大研發投入,盡快突破一批標志性技術產品和方案,加速新技術、新產品落地應用。
三是激發融合應用潛力。面向工業、金融、能源、教育等重點領域,支持產業各方通力協作,培育推廣一批規模大、帶動性強、示范效應突出的應用場景。以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為引領,積極推動企業上云,鼓勵各方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精細化、個性化的算力產品和服務。支持各地結合產業實際,打造算力特色應用。
四是營造開放合作生態。良好產業生態是集聚產業、催生創新的重要保障。我們要大力推動產學研用深度結合,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有效銜接、融通發展,加快構建軟硬件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堅持開放發展理念,積極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及規則,鼓勵國內企業與國際組織及跨國企業,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項目,共享算力創新發展的成果。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