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抓手,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行動,更是實現百姓“少跑腿”的重要渠道。近年來,市政務服務中心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積極探索打造“無紙化大廳、無證明城市、無實體印章、無證照辦理”政務服務新模式,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辦事零材料”,為推進智慧政務和數字政府建設開辟了新路徑。
網上賦能,創建“無紙化大廳”。為實現“無紙化審批,全流程網辦”,市政務服務中心推進網上辦事標準化、智能化、便利化改革,推動事項管理系統同步江西政務服務網新余分廳公開辦事指南,統一事項名稱、申請材料、申請流程、承諾時限等內容,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管理規范化。將市本級1869個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納入“一張網”辦理,持續優化事項審批深度,1585項事項做到“互聯網咨詢、收件、預審、受理、辦理、辦結信息反饋、電子證照反饋”七級網辦深度,“全程網辦率”達84.81%,真正實現群眾辦事“零跑腿”,政務服務“零距離”。
告知承諾,打造“無證明城市”。為從源頭上減少辦事群眾提交證明材料負擔,有效解決辦事群眾來回跑問題,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力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開展證明事項清理。針對市政府規范性文件和政府各部門(單位)規范性文件設定的證明事項進行清理,公布市本級取消(調整)126項證明事項。編制證明事項承諾制清單。組織市直單位和縣區認領編制并公布告知承諾制的證明事項目錄清單(非涉企)294項,在辦理行政許可、行政確認等依申請行政事項中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2023年以來,全市依承諾制辦件79455件,占承諾制事項總辦件量的57.5%,大大減少了證明事項,優化了辦事流程,便利了辦事群眾和企業。
電子簽名,推廣“無實體印章”。積極推廣電子印章,推動電子印章代替實體印章,大力建設市電子印章平臺,推動電子印章平臺與人社電子勞務合同系統、政務服務“幫辦代辦”平臺、稅務部門等系統進行對接。針對社保醫保、稅務、公積金等八大領域,調研梳理電子印章應用場景,在“贛服通”設立“新
e簽”專區,上線“渝水區項目備案企業信用承諾書、新余市電子印章申領成功告知簽收單”等電子印章微應用,制作“新e簽”操作指南,企業群眾可使用個人名章和企業電子印章,簽發各類辦事材料和文件,避免忘帶公章辦不成事的尷尬現象。截至7月底,我市電子印章企業申領數為48385家,企業用章數為793家。
數據共享,實現“無證照辦理”。按照政務數據“應歸盡歸”要求,積極統籌整合政務服務數據資源,推動全市公共數據的集中管理和高度共享,匯聚全市64個部門、6415個數據目錄、10.7億條基礎數據資源。以電子證照庫建設為契機,我市電子證照庫共匯聚51個單位162種電子證照,梳理身份證、駕駛證、不動產權證等20種常見電子證照,用于一窗式平臺“掃碼亮證”“亮證掃碼”“刷臉辦事”三種方式調用核驗,支撐541個無證辦理事項200多個應用場景使用,可出示電子證照代替實體證照,實現業務“無證照辦理”。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