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下半場“拼經濟”的關鍵時刻,廣州加碼發力。
8月以來,一連串重磅政策相繼發布,從“民營經濟20條”到“夜間經濟19條”,廣州步履不停。尤其是8月10日對外發布的《廣州市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宜商興業”為目標導向,降低成本、優化產業生態為著力點,正式啟動營商環境6.0改革。
優化營商環境是培育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2018年以來,廣州迭代實施營商環境1.0到6.0改革,改革力度不斷加大,改革成果惠及廣大經營主體。
走過近6年的改革歷程,營商環境始終被廣州視為“重中之重”。一路爬坡過坎的改革,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向“優”而行,增強企業在穗發展信心,為城市經濟發展注入不竭動力。截至2023年7月底,全市各類市場主體330.27萬戶,同比增長6.81%;新登記市場主體31.94萬戶,同比增長24.05%。
持之以恒的“接力賽”
對于廣州而言,營商環境改革是一項從未停步的“現在進行時”,始終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課題。
2018年以來,廣州迭代實施營商環境1.0到6.0改革,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頭號工程”,在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試點中一路“闖關升級”,著力減流程、減成本、減材料、減時間、優服務,改革試點不斷突破。
從1.0到如今的6.0.廣州堅持每年圍繞一個主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改革流程、提升服務,且步步深入、不斷提速??v觀廣州營商環境的迭代升級,“制度創新”始終貫穿其中。除了推進營商環境改革頂層設計加快落實,廣州還推出了一系列全國或全省首創改革舉措。
以南沙在全國首創的“無證明自貿區”改革為例,該舉措在2020年正式提出,即對有法律規定的證明事項,利用“大數據+AI”、區塊鏈科技手段,通過直接取消、數據查詢、部門核驗、告知承諾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等4種方式分類實施改革,并建立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實現“無證明”辦理,用“部門跑、數據跑”代替“群眾跑”。
如今,廣州營商環境位居全國前列。在2019—2020年國家發改委組織開展的營商環境評價中,廣州市連續兩年排名位居全國前列、18個指標全部獲評全國標桿;2021年,廣州入選國家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2022年12月30日,廣東省2022年營商環境評價報告發布,深圳、廣州位列第一檔。
投資廣州就是投資未來,廣州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著包括世界500強在內的全球企業紛至沓來。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廣州市場經營主體達315.55萬戶,在穗投資世界500強企業累計335家、項目1658個。
市場主體增長快、活力強,得益于廣州營商環境越來越好。同時,規模不斷壯大的市場主體,也對廣州營商環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即是其一。營商環境6.0改革錨定“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的標高追求,主動試、大膽干,所呈現的就是一種“再出發”的拼勁干勁闖勁,一種勇爭一流、追求卓越的志氣和魄力。
搶抓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建設機遇,廣州正全力以赴打造全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的重要“策源地”和“試驗田”,讓更多的企業在這里拔節生長,辦成大事。
時不我待的“攻堅戰”
建立“熟地”清單和產業用地“一張圖”、建設藍領服務體系、保障企業“拿地即開工、電等項目來”……《廣州市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正式發布,開啟了營商環境6.0改革。
“產業”,成為此次廣州營商環境改革的關鍵詞。
按照“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要求,改革方案以“宜商興業”為目標導向,從“全要素營商環境”視角,提出五個方面39項任務,綱舉目張,幾乎一句話就是一項政策、一項改革、一項任務,著力建設企業綜合成本最低、產業生態最優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6.0改革首次將要素環境納入改革。在1.0至5.0改革持續深耕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優服務“三減一優”便利化改革的基礎上,6.0改革堅持“大營商”視野,進一步拓展改革的廣度和深度,重點瞄準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企業在用地、用工、融資、用能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提供總量充足、結構合理、成本可控的要素保障,著力優化可量化并體現為企業綜合成本的全要素營商環境。
與此同時,在6.0改革中,“民營企業”作為關鍵詞多次出現,政策著墨點放在提升民營企業服務效能、加快推進民營企業合規建設、及時有效維護勝訴民營企業權益等方面,支持民營企業家發展,減輕其負擔,塑造企業家信心,以樹立信心和典范。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說了算。營商環境不斷升級的背后,是民營企業發展空間的持續擴寬,遇到困難時相關部門及時“伸出的手”。
“我們享受到了包括土地稅、房產稅、社會保險費等稅費優惠政策,大大減輕經營成本和負擔?!比鹚煽萍伎偛弥?、市場營銷中心總監張東升曾公開表示,在政府研發創新的減稅降費政策下,研發費用扣除比率從50%提升到了100%,為企業增加研發投入、開展技術攻關注入“強心劑”。
在廣州,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長效工程,是一項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依靠一個或幾個部門就能簡單完成的。這是一場需要協同配合的攻堅戰。
近年來,廣州全力落實各項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家專注創業創新、安心經營發展。
此前,廣州發布“民營經濟20條”,結合廣州民營經濟實際情況,聚焦民營企業關切,分別從扶持政策、服務體系、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四方面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支持民營經濟最大限度釋放活力潛力。從支持民間投資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到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宣傳民營企業創新創業事跡,“信心”成為越來越多廣州民營企業家掛在嘴邊的高頻詞。
廣州市工商聯主席、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梁耀銘注意到,《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出臺后不到半月,廣州便正式發布了落地措施,“響應速度極快,落地措施翔實有力,不僅提振預期信心,更給予民營企業家更多的‘安心’,讓我們更加堅定決心、輕裝上陣、聚力謀發展?!?/p>
力挺民營經濟已經是一種共識。在廣州的“力挺”下,本地民營企業不負眾望,堅守主業、做強實業,邁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全力以赴的“關鍵局”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密集“出招”優化營商環境,帶動全國營商環境品質的普遍提升,良好的營商環境成為了各城市招商引資、招賢納士的“金字招牌”。
從國際看,我國營商環境的全球排名在不斷地大幅躍升,連續兩年成為改革成效最大的10個經濟體之一;從國內看,一批批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舉措壓茬推進,精準施策,聚焦企業所需所盼,增強了企業長遠發展的信心。
今年以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仍需要通過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培育和激發市場活力,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共同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同為試點城市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紛紛加快了營商環境改革的腳步,致力打造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企業獲得感最強的投資目的地。
今年農歷春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上海便召開了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大會,并于同日印發,《上海市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實施195項任務舉措;隔日,《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發布,出臺32條政策措施,密集釋放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服務市場主體加快發展的強烈信號。
4月,北京市發布新一輪營商環境改革6.0方案,以“一業一證”改革、“一件事”集成服務、“一體化綜合監管”等“三個一”改革突破為牽引,帶動全鏈條審批、監管、服務整體優化提升。過去5年,北京市5版優化營商環境方案共推出超1000項改革舉措,集中力量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障礙和堵點。
8月初,深圳連發三文,包括《深圳市優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深圳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深圳市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聚焦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三大方向推動營商環境改革走向縱深。
向改革要動力,如今已成為各城市邁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共識。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能夠為地方經濟尤其是民營經濟的發展營造穩健、寬松的成長空間;而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又能促進地方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相互形成良性循環。
對于廣州來說,營商環境改革更是一場需要全力以赴的“關鍵局”。
就在營商環境6.0改革正式啟動的一周后,8月16日,廣州召開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專項巡察工作動員部署會,將派出8個巡察組對全市11個區,以及涉企事項較多的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8個市直單位開展專項巡察。
此次巡察,將深入查找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服務民營企業方面存在的痛點、難點、堵點;突出“?!钡牧Χ?,加大營商環境相關領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急難愁盼問題排查和解決力度;突出“?!钡姆绞?,傾聽企業真實訴求,以下看上查找深層次問題,以更實舉措抓好專項巡察任務落實。
從政策創新到落地執行,再到巡察監管,廣州既在降低企業成本上做減法,更以積極姿態在主動作為、靠前服務上做加法,為企業發展提供更為有力、全面的要素支撐,推動地區經濟發展行穩致遠。(鐘曉宇 黃舒旻)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