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圳市聚焦涉企服務,積極探索更多政務服務改革探索和創新實踐,全力提升服務效率與服務品質,實現主動、精準、整體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務,以優良的政務環境和數治環境助力營商環境優化,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
目前,市區兩級依申請企業政務服務事項已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99.4%行政許可事項已實現“零跑動辦理”。其中,依申請行政權力審批事項法定時限平均為26.1天,審批部門通過優化流程、精簡材料等措施將承諾時限壓縮為平均2.8天,時限壓縮89.1%,政務服務指標整體占優,企業群眾辦事服務獲得感持續增強。
專解企業“急難愁盼”
推進企業訴求“速辦快結”
民生訴求綜合服務改革是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難題的關鍵手段之一。深圳市以此為抓手,搭建全市民生訴求一體化平臺,確保民生訴求得到快速、高效辦理。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研判,及時捕捉“弱信號”中的“強信息”,及早發現處置“強風險”,讓問題發現在早、化解在小、預防在先。
在此基礎上,加強民生訴求與涉企服務聯動,推進企業訴求服務快速反應機制改革,按照“統一入口、一體分撥、分級處置、綜合評價”的模式,打造全市市場主體訴求管理體系,以“@深圳-民意速辦”一體化平臺為主入口、“12345 熱線”“深 i 企”等為重要組成的統一入口,依托市民生訴求一體化平臺進行統一受理、統一分撥,并與省市場主體訴求響應平臺對接,實現市場主體訴求提交、分辦、監督全流程閉環管理,推動市場主體訴求服務響應時效和分辦效率“雙提升”。
“響應及時,體驗感非常好!”深圳互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前在平臺上咨詢了工商變更事項及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辦理流程,很快就得到相應部門的回復解答,并提供了詳細的辦事指南,還能實時查詢事件辦理情況。工商變更事項還能全流程網上搞定,不用跑腿,大大提升了辦事效率。
到大廳辦事請假難、不了解福利政策申報條件和流程、行動不便的老人等特殊群體難以自主完成網上申辦……通過對企業代表、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重點涉企市直部門調研發現,企業群眾辦事存在諸多痛點?;诖?,深圳市主動為企業群眾提供一體化的幫辦代辦服務,打通服務企業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最大程度上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
“坐在辦公室就可以把業務辦好!”深圳鯤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體驗了福田區推出的“上門辦”服務,對服務效率和方便程度贊不絕口,“以前辦理業務流程手續比較繁瑣,如果申報材料有問題,可能要跑好幾次才能辦成。有了‘上門辦’服務后,我們只需準備好資料在公司等著服務人員上門,不懂的問題還可以咨詢他們,如果材料缺失或有問題現場就可以直接整改,很便捷!”
從“跑多次”到“不用跑”
實現主動精準靠前服務
深圳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為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2014年,深圳云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之時,僅花費4小時就完成了公司注冊,這樣的“深圳速度”讓他們印象深刻。云天勵飛黨委書記鄭文先表示,云天勵飛近年來在深圳深耕發展,深刻感受到深圳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從“好”向“高質量”發展。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今年5月,深圳圍繞企業發展周期和市民日常生活工作的高頻場景,在“一件事一次辦”的基礎上,通過整合再造業務流程,在全國率先提出“一件事”自主選、隨心辦“助企模式”,實現公眾側“一件事”隨心辦,政府側“一件事”協同辦,降低企業群眾辦事成本,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一件事”隨心辦推出后,申請人可根據辦事需求選擇對應主題并自主勾選、隨心組合該主題下的事項,動態生成屬于自己的“一件事”,同時系統自動推送其他關聯事項,申請人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其他想辦的事項加入“一件事”。目前,已在廣東政務服務網推出“我要”開頭“一件事一次辦”服務1752個。
從“跑多次”到“最多跑一次”,再到“一次都不跑”,深圳以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為支撐,通過數據自動比對,推進利民惠企政策“免審即享”。推動從“人找服務”向“服務找人”轉變,實現政策補貼精準直達、高效兌現。
目前,“深i企”和“i深圳”APP開設了政策補貼服務專區,分別上線4316項企業政策兌現事項、645項個人政策兌現事項。全市共有精準推送獎項231項,免審即享事項159項。先后開展專精特新企業獎勵、國家重點“小巨人”企業獎勵、工商用戶電費補貼、穩崗補貼等一系列“免審即享”項目,受惠企業超過95萬家,發放資金超過139.65億元。
創新跨域政務服務
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為給在深外資企業經營和外籍人士投資、就業、居住、旅游提供便利,深圳市打造多語種版政府網站,主動提供多語種辦事服務。在深圳市統一政務服務APP“i深圳”上線繁體字、英文、阿拉伯語、日語、韓語、法語版本,力爭用一年時間,基本實現港澳臺居民和外國人高頻服務“一站式”辦理,相關政策資訊及問答“一站式”匯聚,服務流程和辦事體驗進一步優化。
為進一步加強深港合作,深圳創新大灣區政務服務領域區域合作新模式,在港澳布設“前海港澳e站通”的服務網點,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設立“e站通”綜合服務中心,以跨域政務服務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質量推進。
其中,“前海港澳 e站通”開通以來,重點圍繞企業開辦這一核心需求面向港澳企業和居民提供包含“注冊易”“辦稅易”“社保通”等 250項政務服務,提供從政策咨詢、系統申報到營業執照領取等企業開辦“一站式”全流程服務,實現“足不出港澳”開辦前海企業,促進深港澳政務服務協同化、智能化、便利化。龍崗區為解決外來人員辦事兩地跑的問題,依托“粵政易”等省平臺,將屬地政務中心窗口“遠程投射”到異地政務中心窗口,實現群眾屬地業務異地可辦。
目前已在區內22個政務服務中心部署“視頻辦”設備,實現區內跨層級、跨區域通辦。福田區在“福上門”小程序中開發“福在線”5G視頻導辦功能,成功實現審批部門、窗口工作人員和企業群眾三方聯動,推動全區政務服務再提升、營商環境再優化。
深圳光子晶體科技有限公司CEO鄭港表示,深圳市政府的務實、開放、包容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作為科技型企業,產品設計需具有國際視野、面向國際市場,跨境服務的推出使他們免于在深港兩地奔波,在家門口就可以辦好事情,對企業發展來說可謂“如虎添翼”。
為進一步提升涉企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6月,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出臺《優化涉企政務服務助力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推出7個方面共20條措施。
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深圳市將繼續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大數據、大平臺、大服務優勢,力爭把支持服務企業發展落實到具體行動上,為企業放心發展、放手拼搏打造更有質量、更為高效、更加便民的政務服務環境,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