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省政務服務辦獲悉,該辦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部署要求,采取多項措施,發揮政務服務系統資源聚集、直面企業群眾的優勢,提升審批質效,降低企業成本,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便利民營企業準入準營。優化民營企業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推進申請材料分階段整合,統一申請表單和申報材料,將民營企業核準類、備案類建設項目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審批時限,分別壓減至11、10個工作日。

  “我們還將全面清理省級及以下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設置的預核準、初審轉報、聯合會商、專家評審等審批環節,以及資金、人員、場所等準入條件,堅決破除民營企業市場準入限制和隱性壁壘?!笔≌辗辙k“放管服”改革協調處處長王進東表示。

  壓減民營企業運營成本。依托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向社會主體免費提供電子印章,探索推進電子合同在線簽署,為企業提供從協商、意愿確認到簽署的全過程在線服務。推廣“信易貸”模式,強化各級融資服務平臺涉企信息共享,支持金融機構開發創新一批針對民營企業融資需求的無抵押、無擔保、純信用貸款產品,進一步發揮信用支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

  創優民營企業政務環境。王進東介紹,一方面,在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大廳全面設立企業服務中心,為民營企業提供線上線下咨詢、全程幫辦代辦、輔助業務申報等服務,協調解決企業在要素需求、投資融資、科技創新、人才引進、改制上市等全方位的需求。另一方面,聯通市場監管、稅務、社保、交通、商務等部門業務系統,通過資源整合、數據協同,打造政商“直通車式”線上服務平臺,在線了解企業訴求和建議,監督審批服務行為,實現政府與企業的在線互動、平等互信。

  培優民營企業信用環境。建立健全涉企信用信息采集機制,擴展公共信用信息歸集渠道,定期更新完善信息目錄,推動各信源單位在依法履職、提供服務過程中產生或獲取的民營企業信用信息“應歸盡歸”。建立個體工商戶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統一評價分級標準,開展全覆蓋、標準化、公益性的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執行全國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制定有針對性的失信懲戒措施清單,依法實施失信懲戒。

  做優民營企業交易環境。進一步規范評標行為,全面推廣招投標“雙盲”評審服務模式,8月底前盲評率和分散評標率均達100%,10月底前實現省、市遠程異地評標,維護公平競爭招投標市場環境。清理招投標過程中針對民營企業設置的各類隱性門檻、不合理限制和壁壘,強化源頭治理,保障民營企業平等參與交易活動。

  暢通民營企業訴求反映渠道。全省各級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開設民營企業服務專席,建立完善民營企業高頻事項知識庫,“7×24小時”在線提供咨詢答疑、投訴處置、意見受理等服務,精準回應企業訴求。

  “另外,我們還將運用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社會信用、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四大平臺開展民營企業訴求數據分析,研判企業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蓖踹M東說。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