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證明城市”建設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山西省晉城市強化制度建設,按照梳理公布、查漏補缺、建章立制,分步驟分階段推進創建工作,形成可檢驗、可復制、可推廣的“晉城樣本”。

  由“減證便民”向“無證利民”轉變

  “無證明城市”創建的重心是解決群眾反響最強烈的證明折騰問題,證明事項和證明材料的清理是改革的核心環節。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晉城市遵循“法無規定一律取消”和“法有規定無需提交”這一總體原則,依據“六個一律”(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能通過個人現有證照來證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式解決的一律取消,能被其他材料涵蓋或替代的一律取消,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一律取消,開具單位無法調查核實的證明一律取消),確定了梳理事項等具體規則和具體舉措。最終,形成了《晉城市無證明事項辦理清單》《晉城市證明事項實施清單》,共包含296項證明事項,其中實施“無證明”辦理事項97項,實施證明辦理事項199項,切實從制度層面解決企業和群眾辦證多、辦事難、多頭跑問題。由“柜臺掌柜”向“跑堂小哥”轉變

  “無證明”不是“零證明”,而是通過四種方式實現證明事項的“無證明”辦理,即沒有法律依據規定的證明事項,直接取消;可由申請人告知承諾的證明事項,免于提交證明;審批服務單位可直接查詢獲取信息的事項,通過“網上跑”自動生成證明;涉及個人隱私、商業機密或暫時無法數據共享的事項,通過部門核驗實現證明。

  創建工作中,晉城市強化“以人為本,服務于民”的理念,依托政務服務網及實體大廳,通過整合資源、再造流程,結合“辦一件事、一次告知,進一張網、一網通辦,進一扇門、一次辦成”等工作,從政策制定、優化流程、解讀引導全過程落實“無證明城市”創建工作要求。政務服務工作人員通過數據共享、部門核驗等方式化身“跑腿小哥”辦理事項,擦亮“晉心服務”品牌,最大限度為企業和群眾辦理業務提供便利。

  由“單打獨斗”向“無縫銜接”轉變

  只有管得好,才能放得開。在具體推動實施過程中,晉城市堅持整體政府理念,各級各部門既各盡其責,又密切聯動,確保了“放管服”三方面協同推進。

  壓實監管責任,明確監管部門和責任,對于以告知承諾辦理的事項,全面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以批促管,以管促簡。

  創新監管方式,建立“部門協同聯動機制”,推行“審管五聯動”(職責互補、政策互通、審批互動、業務互助、信息互聯)、“互聯網+監管”“雙隨機、一公開”“雙公示”制度,從橫向、縱向實現部門內部、部門間、跨層級的“證明”高效核驗、“審管”無縫銜接、“辦事”緊密聯動,更加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

  建立信用體系,推進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與公開;拓展信用應用場景,強化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提升信用信息共享、公開和應用水平,為“無證明”城市改革創造信用環境。

  由“一陣風”向“一以貫之”轉變

  “無證明城市”創建是一項長期性的改革工作,只有發揮評估檢查的反饋作用,對“無證明城市”創建全流程、全環節進行把脈問診,才能避免“蜻蜓點水”的一陣風式改革。

  為全面推動利民便民政策落地見效,晉城市采取分類自查和專項檢查兩種方式對市縣兩級“無證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全面評估檢查工作,重點對清單公示、辦事流程、業務辦理和業務檔案等事項進行了評估檢查。同時,組織相關單位、縣(區)召開座談會,集體研判政策運行過程的難點、堵點問題,征集“兩清單”修改意見,并對“兩清單”進行動態調整。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