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監管總局9月21日消息,2023年4月,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為期一年半的企業信用監管數據質量全面提升行動,旨在以全面、準確、完整、及時的數據,夯實信用監管工作基礎,持續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目前,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已初步完成自查整改,取得積極成效。

  線上與線下、智慧與人工相結合,強化問題排查

  各地創新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智能與人工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加強問題數據排查。山東充分利用現有的數據治理購買服務項目,委托第三方機構提前部署開展質量提升相關工作,并開發相關數據質量監測系統,為全省數據質量提升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廣東開發編寫數據質量檢查程序,對全省市場準入系統經營主體數據進行治理,并理順現有經營主體信用監管信息異議反饋機制,優化數據溯源流程。

  以問題為導向,因地制宜實施分類整改

  各地對自查中發現和市場監管總局下發的企業信用監管問題數據進行全面分析研判,按照問題數據產生原因、整改措施等不同,進行分類整改。對能夠修正的問題數據,分批分層分類逐一修正;對不能修正的數據,完善工作機制,防止增量數據質量問題產生。上海已修復數據問題5891.1萬個,528.9萬個數據問題已明確修復口徑和修復技術手段。浙江完成年報列異列嚴,抽查檢查、告知承諾不實等共229類問題處置方案確認,已完成整改問題數據3897.9萬個。山東全省1.35億條問題數據中,88.4%已通過省局信息化系統批量修正,剩余11.6%問題數據,配套開發行政處罰問題數據整改、年報一般檢查信息修改、經營異常名錄數據維護等信息化模塊,支撐基層在線修復問題數據。吉林、云南等地整改問題數據均超過1000萬條。

  加強數據源頭治理,建立健全防錯校驗機制

  各地進一步完善數據分發、校驗、反饋、采集等工作機制,加強數據質量問題源頭防控。浙江建成數據質量治理成效評價模塊,優化數據分發通道以及分發邏輯,并在溫州龍灣開展數據治理試點。山西對年報信息中失業再就業人數大于從業人數等問題增加校驗程序,并依托山西省市場監管智能指揮平臺,將發現的問題數據及時反饋至相應業務系統,形成問題數據處理閉環。江蘇運用數字校驗技術,完善系統自動檢測不符合分布規律的異常值數據、業務數據邏輯不一致等問題數據的功能,確保數據錄入問題及時發現、及時修正。青海完善年報信息與自主公示信息的填報規范,提高數據采集質量。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