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政務服務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環節。今年來,福建省惠安縣聚焦群眾辦事需求,深化政務服務數字化改革,創新實施“1243”模式,試點先行推動泉州市“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行政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泉州市一體化平臺”)鎮村拓展應用,實現基層群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構建“一套體系”
組建泉州市一體化平臺鎮村拓展應用工作專班,構建縣鎮村三級聯動、上下貫通的工作體系。以兩批次6個試點鎮為先鋒隊,召開專項推進會4次,深入鎮村調研指導6次,組織現場培訓12場,指導培訓300余人次;建立“日對賬、周調度、月通報”機制,將12個鄉鎮鎮村拓展應用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評。
梳理“兩張清單”
梳理高頻事項清單,以基層群眾需求為導向,首批梳理28項高頻事項清單,涵蓋醫社保登記、救助補貼、土地建設、資格認定、證照核發等領域;深化流程再造,進一步簡化辦理流程,壓縮事項辦理環節,共計壓縮時限417天,壓縮比達81.28%。優化村居證明清單,目前已梳理“親屬證明”“健在證明”等14項村居證明。
拓展“四個功能”
依托泉州市一體化平臺,拓展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應用,持續優化群眾辦事服務體驗。突出鎮村聯動,由村(社區)工作人員受理并錄入辦件信息,辦件數據通過平臺直達鎮級,鎮級工作人員實時審批,實現數據直達、信息共享,打造鎮村兩級“受審分離”服務提速模式。推動掃碼錄入,工作人員通過“掃碼槍”掃描辦件二維碼,提升信息錄入準確性和辦件效率。施行線上填表,實現紙質表單電子化,表單數據可分類輸出,自動生成申報材料,降低群眾申報難度。深化模擬操作,運用線上模擬操作考試系統,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操作技能和服務水平。今年來,通過數據共享集約利用,共推送辦件二維碼6350個,減少信息錄入次數2467次,惠及群眾26000余人。
推動“三個轉變”
著力減流程、補短板、提質效,鎮村拓展應用實現全縣12個鄉鎮218個行政村全覆蓋,鎮村聯動、村居證明、其他事項推廣率均為100%。變“多頭跑”為“協同辦”,村級辦件信息可同步傳送鎮級端口,實現即送即審,自推行以來,“鎮村聯動”累計辦理7000多件,當日即辦率較先前提升35.44%。變“線下跑”為“網上辦”,通過相關微信公眾號“掌上審批”端口,鎮級工作人員可利用手機端在線審批,今年來完成“掌上審批”辦件量4300多件,掌上率達61.43%。變“多趟跑”為“自助辦”,優化村居證明電子簽章功能,以“村居智助”模塊服務村民自助辦理證明材料,實現電子化應用,累計為群眾自助開具村居證明14000多件,證明電子化率達100%。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