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通辦”,進一張“網”辦全部事。
如今在鄭州,圍繞個人常辦的出生、就學、創業、退休等事項,以及企業常辦的工商注冊、社保繳納、工程建設、納稅服務等事項,都可實現“掌上辦”“刷臉辦”,群眾只需操作一個辦事系統,就能辦成不同領域的事項,解決辦不完的手續、蓋不完的章、跑不完的路這些“關鍵小事”。
“一網通辦、一次辦成”始終與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鄭州城市數字化轉型等重大任務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技術、業務雙輪驅動,構建起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智慧化的服務體系,讓群眾充分感受到管用、愛用、受用。
將數據賦能作為優化政務服務的支撐,持續突破部門壁壘,逐步實現以“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切實解決群眾在公共服務和民生領域的“急難愁盼”,為群眾提供更多便利,這正是鄭州市加快推進“一網通辦、一次辦成”高頻事項全覆蓋的初衷。
“一網通辦”便民應用上線2967項
“給剛出生的女兒上戶口、辦社保和醫保,本以為又要帶著出生證明、戶口本跑上三四個地方才能辦齊,沒想到在手機上用‘鄭好辦’APP就可以輕松搞定?!边€沉浸在喜得千金喜悅中的市民陸浩鑫為這樣便捷的辦事方式點贊。
在不少人的觀念里,如果要辦“一件事”,往往需要由一個或多個部門的多個“事項”構成,為辦成“一件事”,往往要跑多個部門、辦多張證……
其實,2020年鄭州市啟動“一網通辦、一次辦成”政務服務改革以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以法治思想為引領,系統性建設政務服務網、“鄭好辦”APP、綜合自助一體機、大廳綜窗系統“四端協同”的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
據市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按照“一網通辦”改革要求,實現在政務服務網及“鄭好辦”APP上線運行的高頻事項、便民應用數量共2967項,其中“鄭好辦”APP已上線2768項,實名注冊用戶超1852萬人,日均活躍用戶超30萬人次,累計業務辦理量突破708.9萬件,日均辦件量超6300件,最高日辦件量1.3萬件。累計發放各類政府補貼消費券41218張,線上兌付惠企資金74.77億元。同時,堅持“建運一體”,印發《鄭州市網上政務服務運行管理暫行辦法》,完善了工作管理、推進協同機制,常態化開展網上政務服務運行通報,初步建立起網上政務服務運行工作機制。
在2021中國城市APP發展水平評估中,“鄭好辦”APP被評為“中國城市APP綜合示范獎”。今年3月,鄭州市“一網通辦、一次辦成”政務服務改革實踐成果入選2022年智慧城市運營典型案例。
鄭好辦已成為鄭州市城市綜合服務平臺
鄭好辦作為鄭州市城市綜合服務平臺,不僅是持續深化“一網通辦、一次辦成”改革,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載體,也是全市人民、企業享受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營商環境成效的直接渠道。
記者從市大數局獲悉, “鄭好辦”APP正式上線運行3年多來,雖然為全市居民和企業提供了便捷、精準、高效的辦事服務,但它仍在不斷“進化”,重點圍繞“政務便民”“服務利企”“福利惠民”“線上助力市域治理”“服務能力”五個方面提升服務水平。
去年4月以來,上線“居住證簽注”,市民線上刷臉辦,打破地域、時間等限制。上線“房戶地址不一致變更登記一件事”,通過線上跨部門聯辦,精簡辦事流程,有效解決了“小學入學線上報名”時部分家長房產地址和戶口所在地的描述不一致等問題,提高線上報名成功率?!靶律鷥阂患隆眱灮笾匦律暇€,家長一鍵即可完成“新生兒上戶口、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登記、社會保障卡申領”三事聯辦。
配合市商務局、各區縣(市)商務局,開展“醉美·夜鄭州”“金秋促消費”“雙節促消費”“家電以舊換新”“汽車消費券”等20余次政府消費券活動,承接超11億政府消費券補貼發放,累計超2500萬人次、400萬人參與。上線“錢包”功能,圍繞“錢包”打造支付場景,逐步上線“水、氣、暖”等生活繳費、話費繳費,推出“開通錢包送話費”等活動,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
“鄭好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將以5.0新版本為契機,通過強化數據支撐、優化平臺功能,實現從政務服務APP向城市超級APP轉變,推進“鄭好辦”與城市、政務、經濟、社會民生深度融合,真正將“鄭好辦”打造成為每一個群眾用了就離不開的掌上“城市綜合服務平臺”。
構建“四端協同”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
今年是鄭州市“一網通辦”改革的第四個年頭,這期間,“一網通辦”不斷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大數據共享應用,聚焦群眾辦事的堵點、痛點、盼點,建立部門協同、整體聯動的工作機制。
在頂層設計方面,鄭州市建設了以政務服務雙中臺支撐,集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便民事項為一體的“四端協同”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架構。提供標準化、可復用的業務和技術支撐組件,滿足多層級、多部門不同的事項開發上線需求,實現表單一次配置“四端”(政務服務網、“鄭好辦”APP、自助一體機、線下綜窗)同步透出,服務同質同源,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在具體的技術層面,基于數據歸集、共享和應用創新服務模式,建立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整合各部門的信息資源,實現跨部門協同和信息共享,支撐政務數據的統一管理和共享,最大程度地“減材料”“減時間”“減跑動”。
目前已實現系統打通、數據對接的各級專網業務系統101個(其中市級自建系統76個、省部級系統25個)。同時,大力推進50個企業和個人事項“一件事,一次辦”、500個事項“免證辦”等工作。
打造線上預約平臺提升辦事體驗感
借助于大數據和互聯網新技術,“一網通辦”有了無限的施展空間。
在創新落實“萬人助萬企”活動部署,聯合市財政局建成上線了鄭州市“親清在線”平臺,逐步形成全市涉企涉民資金兌現“一張網”。截至目前,平臺已上線 122個惠企利民財政補貼事項,累計申報5.1萬人次,累計辦結4.9萬人次,累計兌付3.8萬筆,共計 74.77億元財政補貼資金。
開設“免申即享”專區,實現符合條件的企業免予申報,直接享受政策紅利,截至目前,系統已上線“免申即享”類11個,累計撥付資金1.94億元。
方便群眾、提升群眾辦事體驗感才是改革的落腳點。
為緩解政務服務大廳窗口排隊壓力,合理配置政務服務資源,鄭州市還開展了全市統一的預約工作,優先實現公積金、社保、醫保、不動產、辦稅、出入境、婚姻登記等高頻業務的在線預約,采用預約人實名制、預約服務優先制、黑名單管理等制度,提供線上“鄭好辦”APP辦事預約專欄、線下政務大廳排隊叫號機取號的全流程服務,實現預約渠道、預約規則、預約事項、預約號源、數據管理、服務機制等各項工作的“六統一”。
此外,市統一預約平臺提供預約“就近辦”地圖智能引導功能,企業群眾在預約時,自動匹配辦事路徑指引、服務指南。同時根據企業群眾辦事習慣,在預約成功、臨期履約、取消預約的場景均會發送短信進行提醒,為企業群眾到廳辦事提供全程跟蹤服務。截至目前,通過市統一預約平臺預約辦件總量31888件。
把民生服務做到群眾的“心坎”里,實現“一網通辦”需要的不僅是智慧,還有擔當。
“一網通辦”是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先行軍,也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關鍵一環,更是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載體。未來,鄭州將持續深化“一網通辦、一次辦成”改革,推動政務服務辦事過程更智慧、更便捷,切實方便群眾,提升群眾辦事體驗感。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