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為期一年的信用提升行動,2023年,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已累計對外公示市場主體信息1.34億條,企業信息獲取更便利,社會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為助力審批提速,市場監管局政務服務事項已有13個主項、75個辦理項實現告知承諾辦理方式。通過“互聯網+信用承諾+形式審查”模式,建立了以“信用承諾”為基礎的登記注冊服務體系,通過承諾制辦理登記注冊業務337萬件;共有4萬9千余戶餐飲單位通過“告知承諾制”方式取得了北京市小規模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深挖信用數據效能,歸集各類信用信息數據2074萬條,對全市203萬戶企業分級分類,并將結果在市場監管部門以及全市各部門聯合抽查中開展運用,對信用風險低的市場主體進一步減少抽查比例頻次,監管效能顯著提升。
為助力市場主體“輕裝前行”,本市對信用懲戒更加審慎,失信處置由事后懲戒向事前預防延伸。今年,在年報公示、信用懲戒、清理長期停業未經營企業等環節,對信用風險較高的市場主體發布信用風險提示指導10.6萬次;同時,設置信用懲戒“緩沖期”,對18.1萬戶主體暫緩實施信用懲戒措施;實施公示信息抽查容錯,已有693戶次主體通過自我糾錯避免了信用損失。
此外,信用修復也更加便利。本市對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探索推進“在線申請+數據核查”修復方式,實現信用修復“網上辦、零見面”,已為2.67萬戶市場主體開展了信用修復,其中通過線上途徑為市場主體節約“跑腿”時間3100小時。與“信用中國(北京)”建立“多口受理、協同處理、一次辦成”機制,實現了企業“一次申請,同步撤下”,通過數據共享互認,為10112家企業修復了行政處罰公示信息。
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通過“多報合一”方式報送年報,今年以來,全市37萬余戶企業減少填報數據超過220萬條。截至目前,累計對外公示市場主體信息1.34億條,獲取企業信息更便利,社會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