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將打造綜合性數字經濟示范區,重點建設“一城一區三基地”,打造特色化數字經濟集聚區。10月9日獲悉,《數字長沙建設行動計劃(2023-2026年)》(以下簡稱《計劃》)日前正式印發實施。
完善城市智慧基礎設施部署,是長沙市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
《計劃》明確,要夯實數字長沙建設基礎。一是實施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升級工程。持續完善5G覆蓋深度,推進5G示范城市建設,實現城市鄉鎮全面覆蓋、行政村基本覆蓋、重點應用場景深度覆蓋。推動“北斗+”規?;瘧?。二是實施先進算力基礎設施拓展工程。統籌優化全市數據中心布局,構建超算中心、大中型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分級組合的高性能協同計算生態。三是實施城市融合基礎設施改造工程。按照“集約利用存量資源、能共享不新建”的原則,構建靈敏健全的城市神經元系統,完善城市智慧基礎設施部署。統籌“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建設。
同時,長沙將實施數字經濟產業倍增行動,打造綜合性數字經濟示范區,重點建設“一城一區三基地”(湘江科學城、自貿區長沙片區、馬欄山基地、科大金霞基地、大澤湖基地),打造都市高品質數創空間,打造特色化數字經濟集聚區。實施數字賦能千行百業行動,加快中小企業“數字迭代”,實施中小企業“兩上三化”行動,推出中小企業“小快輕準”方案。實施數字治理優化升級行動,打造“數利全城”的數字政務,加強政務數據開放共享,加強政務數字化能力建設,加強政務數字化服務水平。打造“數呈全景”的數字文化,打造馬欄山媒體融合新地標、沉浸式紅色文化旅游體驗地、湖湘文化線上線下融合展示區。
《計劃》為數字長沙構建了“4+6”的發展體系,即高水平建成全國數字技術自主創新策源地、全國先進計算產業發展集聚地、全國數字智造產業轉型引領地、數據要素大循環中部樞紐等4個發展定位;圍繞基礎設施、技術創新、產業發展、數字治理、生態構建等數字長沙全周期全場景鋪排“六大行動”。到2026年,數字長沙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數字應用滲透各行各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15%,增速領跑中部,建成全國極具影響力的城市數字發展樣板和標桿。
未來三年,長沙將持續突出數字人才引育集聚,培育數字高精尖人才,加大數字經濟領域引才力度。培育數字創新型企業家,大力實施“湘商回歸”計劃,舉辦全球知名企業家峰會或論壇。培育數字“長沙工匠”,建立全市“數字工匠”培育庫,構建適應數字經濟發展需要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