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主體是經濟發展的“細胞”,既是經濟發展水平的微觀體現,也是宏觀經濟決策的基礎和支撐。進入四季度決勝沖刺季,如何為中小企業提振信心、化解難題,進一步提升經營主體活力?

  “信心就是預期,強信心與激發經營主體活力高度正相關?!笔∩缈圃航洕芯克彼L夏梁分析,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經營主體尤其是中小企業對于良好營商環境的需求更為迫切,政府部門更要當好“店小二”,通過有效降低成本、精準政策供給、全生命周期服務等方式,當好“營商合伙人”,穩住經營主體的信心和預期。

  降本增效期待再加力

  讓中小企業輕裝上陣

  截至10月底,全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已達797萬戶,觸達生活每個角落,凝聚市場煙火氣息。經濟承壓回暖之下,如何摸準經營主體尤其是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痛點?

  來自省市場監管局的一份專項調研報告顯示,目前全省個體工商戶經營預期平穩,成本壓力較大。在所有調查對象中,2023年經營成本與2022年基本持平的占比45.11%,可能增加的占比44.83%,可能下降的占比為10.06%。

  個體工商戶普遍反映,房租、水電氣、物業費、原材料等固定成本較高,同時由于員工招聘難,用人成本也在“水漲船高”。還有商戶反映,大的電商平臺綜合抽成比例較高。潛江市某餐飲店老板反映,其在參與線上經營之前,日均營業額為2萬元,凈利潤約10%;參與某外賣平臺后,每日營業額增加到2.5萬元,由于外賣平臺抽成較大比例,其凈利潤不升反降。

  如何有效降低成本,讓中小企業輕裝上陣?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勤介紹,湖北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圍繞經營主體發展需求,立足市場監管部門職能,充分發揮各類統籌協調機制作用,打好“組合拳”,推動湖北經營主體提質增量。

  聚焦水電氣暖、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我省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強化涉企違規收費治理力度,組織開展“清費惠企”專項行動,深入推進涉企違規收費整治,依法查處涉企亂收費行為,加大商業秘密保護力度,推動和指導各地加強商業秘密保護示范區、示范站(點)、示范企業建設,前移保護關口。

  推動政策“工具箱”落實落地

  讓更多好政策“一鍵直達”

  “雙11”來臨,又到冬衣暢銷時。漢川小企業制造的棉衣,正暢銷廣西南寧、湖南長沙、山東濟南等地的大型商超。

  在漢川市千鶴莉達服裝加工廠,新采購的6臺自動磨扳機正加班加點“工作”,不僅為服裝廠節約人力成本,還讓棉衣工藝更優、質量更好?!敖衲暌患抟碌膯蝺r提高了10%?!彼阗~時,該廠負責人何承春喜上眉梢。

  何承春的喜悅,來自于“個轉企”好政策的精準直達。今年2月,在市場監管部門的幫扶下,他的服裝店完成“個轉企”。有了企業身份,當地農商行向千鶴莉達服裝加工廠發放了兩筆累計130萬元貸款。7月,何承春利用貸款資金購買了6臺均價5萬元的全自動磨扳機。

  “我們在實地調研中發現,政府部門雖然出了不少優惠政策,但是很多企業并不知道,好政策難以精準落實落地?!毕牧悍治?,其中緣由,一方面是政策宣傳力度不夠,另一方面是部分優惠政策申請程序比較復雜,門檻較高,導致企業很難享受到好政策。

  為提高好政策“一鍵直達”效率,湖北已在全國率先上線了“個體工商戶公共服務專區”?!拔磥?,我們將利用這個平臺,進一步優化平臺功能,提升平臺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實現個體工商戶想要什么政策都能‘一鍵通’?!笔∈袌霰O管局登記注冊處處長陳勇介紹。

  提升服務能力和素質

  “店小二”還要更給力

  “做好‘店小二’,業務素質和服務意識都很重要?!毕牧赫J為,政府主動作為、主動服務的精神,能夠感染企業,是企業增強信心的“定心丸”。

  以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深圳為例,這里的市民中心,做到了一個窗口可以通辦所有服務事項,全科無差別,每個窗口都能辦1100多個事項。這意味著窗口工作人員必須業務精湛,吃透所有事項的審批要點。

  讓市民辦事更省心、更高效,背后凝聚著“店小二”花費的時間與心血。目前,“湖北智慧服務一張網”專區即將擴容,上線政策科普、品牌培育、中試服務、法律咨詢、知識產權服務等業務模塊,讓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可更便捷地反映訴求、解決問題,為湖北企業提供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的質量服務。

  眼下,我省市場監管部門正全面推行登記注冊規范化、標準化、便利化改革,鞏固企業開辦“210”標準服務成效,持續深化“一業一證”改革,試點探索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培育改革,全面提升經營主體準入準營便利度,強化精準培育幫扶力度,助推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