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國家信息中心、亞洲數據集團主辦,以“數字變革激發城市新活力”為主題的2023智慧城市發展高峰論壇在高交會期間成功舉行。同期,“2023中國智慧城市評選頒獎典禮”公布了本年度各類獎項的評選結果。大慶憑借作為資源型城市在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探索和嘗試、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一系列創新模式和舉措,獲評“2023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稱號。
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蟬聯“中國領軍智慧城市”,數字大慶何以脫穎而出?
近年來,大慶積極搶抓數字化發展機遇,以“數”賦能、以“數”謀城、以“數”制勝,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和數據價值化四個方面共同發力,聚力打造“中國新興的數產深度融合城市”。
“數字+”讓高效治理成為現實
這是一張覆蓋大慶全域的網格電子地圖。
它實現了對全市4880個綜合網格、1047個警務網格、762個人民調解網格、87個專屬網格的一屏通覽,全市人口信息、房屋信息、社會治理特殊人群標簽等各類社會治理信息嵌入網格,為社會治理提供了一手數據……
這只是智慧大慶高效治理的一個縮影。
大慶已經打造出全國一流的一體化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數字大慶中心。作為城市智能體,數字大慶中心集“數字產業化孵化平臺、產業數字化賦能平臺、數字化治理支撐平臺、數字價值化增值平臺”于一體,不僅可全面提升城市數字化運營能力,還通過城市概覽、城市治理、經濟運行等8大IOC專題,實現“一腦智全城、一屏看全城、一網通全城、一端管全城”。
城市“慧”治理的背后,是“云、腦、網、安”等共性能力和基礎設施的全面建成。
在“一網統管”上,大慶作為東北首個建設“一網統管”的地市,通過打造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綜治體系,已經實現從經驗治理向科學治理的轉變,推動了政府機制變革和業務流程重塑。
在聯動指揮上,大慶通過構建“大應急”格局,建設東北首個、全國領先的多級聯動應急指揮體系,實現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域的統一指揮調度,真正成為“數治大慶”的“指揮官”。
在“一屏通覽”上,大慶通過建設IOC城市運營指揮系統,打通全市27個部門系統數據,接入全市2.5萬路攝像頭,接入視頻會議50路,實現全域視頻資源“應匯盡匯”,以5厘米精度繪制出空天地一體化城市一張圖,將“一屏看全城、一網通全城、一端管全城”落到實處。
在“一網通達”上,大慶建設的全國首個市級可持續發展的IPv6+F5G全光網,在計算、整機、操作系統上實現端到端安全可靠,可覆蓋全市13個傳輸匯聚節點,為48個廳局委辦提供傳輸通道,實現政務網、物聯網、視頻網、業務專網全業務承載,業務數據“一網通達”。不僅如此,大慶還構建起全國領先的市區共享、數據融合城市一朵云,承載超過300個業務系統,在東北三省電子政務平臺評測中連續三年榮獲第一。
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建設5G基站750個,實現主城區信號全覆蓋;華為云數據中心已累計上線1200余臺云主機、總數據存儲量超過2000T,為全市95%的政務服務和部分企業提供云服務。
從“以人治城”到“數據讀城”,“數字”之于大慶,是社會治理的“破舊立新”,不斷推動著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數字+”讓民生幸福亮色十足
“城市智慧”與民生幸福緊密相連。
動動手指就能換身份證、換駕駛證、提取公積金、查看公交、預約掛號……如今,生活在大慶,足不出戶就能體驗如同“網購”一般便捷的全方位、多層次網上政務服務,暢享便利美好的“指尖數字生活”。
“我申請開一家科技公司,從遞交材料到拿到營業執照,全流程六個環節,用了不到四個小時?!蓖跸壬f,“之前就聽說咱大慶企業開辦速度又快又便捷,這回親身體驗,才知道傳聞不虛??!”
“高新區推出的企業電子查檔系統真是太方便了,特別是在著急投標用檔案時,可以選擇就近自助解決,有效節省了在檔案室排隊、復印的時間?!贝髴c高新區中環電力控制系統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辦理完相關業務深有感觸地說……
從“一號一窗一網”建設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改革,大慶以數字化驅動營商環境建設、提升民生服務質量,政務改革在提速中不斷“破冰”。
按照《加快推進“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工作方案》,明確第一批公開市本級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事項1323項,可網上辦理事項1202項,進駐大廳事項1311項,切實做到讓群眾辦事少進門、少跑路、少折騰。截至目前,大慶市第一批市本級“最多跑一次”事項實現率74.2%,進駐大廳事項實現率73.6%。全面實現網絡互連、數據互通、業務協同。依托全市統一政務服務網,將全市132個便民服務點的事項、數據、服務全部貫通,將各類政務服務事項通過“一張網”下沉延伸至鄉鎮、街道和村。同時打造了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馬上辦“一網四單”,建立了人口庫、法人庫、信用庫、電子證照庫“一網四庫”,建設了實體大廳、網上大廳、手機大廳、自助大廳“一網四廳”。市、縣、區5萬余個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網上辦理,網上可辦率達到98%,全程網辦事項占比達到了90%。
“數字+”讓經濟發展動能澎湃
觸手可及的“智慧”運用,讓不可能變成了日常。
11月18日,雪后的道路又濕又滑。采油四廠第六作業區杏六集輸班集輸工李淑紅依然準時來到了單位,利用數字化集中監控全面實時查看生產管轄區域情況。集輸站是室內室外都要巡檢生產設備。數字化以后,減少了寒風里走路不說,且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故障。
截至到目前,大慶油田累計完成6.1972萬口油水井、3913座站場的數字化改造,數字化建設覆蓋率分別達57%、56.4%,通過“云”服務使大慶油田勘探開發業務整體計算能力全方位提升,越來越多的油田人享受到數字帶來的便利。
競逐產業賽道,改變城市未來。
大慶市高力度推動數實融合發展。實施“智能制造數字轉型工程”,依托公共服務平臺以及龍頭骨干企業的賦能作用,已累計培育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106家、省級首臺(套)產品企業6家、省級數字化(智能)示范車間19家,繼大慶沃爾沃大慶工廠之后,黑龍江伊利乳業再次獲評全省“智慧工廠”稱號。
發揮華為(大慶)云基地資源優勢,建設華為(大慶)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截至目前,創新中心已扶持服務企業6家、為企業降本增效20%,節省人力成本15%以上。
開發建設了“數字農業提質增效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對農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不可篡改記錄,同時精準實現供需對接,將優質農產品直銷至農批市場、商超等銷售機構,實現產業規模和參與主體快速壯大。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